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驴泌乳生理及乳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驴泌乳生理及驴乳理化特性,重点阐述了驴乳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其研究进展,并对驴乳市场开发前景作了总结,从其营养价值和特性方面来看,驴乳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2.
株两优175系江西省吉安市农科所用两系不育系株1s与自育的恢复系40175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势旺、后期落色好、千粒重较大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在江西省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3.
通过测定新疆极端干旱气候下野生胀果甘草种群在不同的物候期(现蕾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不同构件(茎、叶、花、荚果)中生物量、能量和营养元素(N、P、K)的含量,以探索随物候期的变化,生物量、能量以及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1)胀果甘草种群生殖分配随物候期的变化而增加,现蕾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的生殖分配分别为2.40%,4.30%,13.90%,18.90%。2)生殖构件的表型可塑性强于营养构件,且有性生殖构件表型可塑性随物候期逐渐减弱。3)在不同物候期,花(荚果)生物量与分株叶、茎和总生物量均呈显著(P<0.05)的线性正相关关系。4)在各物候期,各构件中能量和营养元素分配的变化趋势与其构件生物量变化几乎完全一致,叶均以盛花期为最高,茎中以现蕾期为最高,生殖构件中随物候期推移而增加。总体上,胀果甘草生殖构件生物量、能量和营养元素分配随物候期推移而增加,其有性生殖是一个物质、能量和营养元素积累的过程,但野生胀果甘草种群对有性生殖的投资比例较小,大部分用于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34.
为了调整湖南省的枇杷品种结构,实现枇杷良种化生产,从浙江、福建等省引进枇杷优良品种8个,进行了小面积栽培试验和多点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糯米枇杷)相比,各引进品种的产量提高了55%~85%。同时,通过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筛选出了湖南省低山丘陵地区最适宜栽培品种4个,即白梨、大房、太城四号、解放种,与对照相比,其产量分别提高了85%、83%、82%、74%;适宜栽培品种2个,即森尾早生和大红袍2种。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四川桤木6个家系,2~9a生样本连续进行生长、材性测定,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不同树龄之间、不同家系之间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含量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纤维长度、纤维含量、基本密度第8年、第7年、第5年以后基本稳定。4个指标两两之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生长速度与其材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36.
模拟光条件下4个四川桤木品系 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四川桤木不同品系对光的响应,为其引种和扩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模拟光条件下H1、H12、J5、J10品系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桤木品系具有较低的LCP(介于3.16~50.61μmol/-2·s-1>之间)和较高的LSP(>800μmol/-2·S-1>),其LCP、LSP的大小排序均为J10>H12>J5>H1;4个品系能适应多种光照环境。H12、J10强光利用效率高,其生长速度高于H1、J5品系,H1、J5品系利用弱光能力较强;(2)表观量子效率为0.0303~0.0495mol/mol,与自然条件下一般植物的表观量子效率(0.03~0.05mol/mol)基本一致;(3)影响其净光合速率(Pn)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是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等,J5、J10品系Pn还受到CO2R较大的影响;而Tleaf、Vpdl对H1、H12品系的Pn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7.
为了考察冬季低温下不同L-精氨酸添加水平对产蛋初期攸县麻鸭产蛋、血液指标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9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攸县麻鸭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养温度为冬季低温,分别饲喂L-精氨酸添加量为0.0%(CK)、0.2%(Ⅰ组)、0.5%(Ⅱ组)和0.8%(Ⅲ组)的基础饲粮,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Ⅱ组显著提高了第2周、第3周、第4周和全期产蛋率(P0.05);各组之间肝脏、肾脏重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对照组,Ⅰ组显著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P0.05),Ⅱ组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显著降低血清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P0.05);与对照组与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肝脏中CAT、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冬季低温下添加0.568%~0.593%的L-精氨酸有利于提高产蛋初期攸县麻鸭产蛋率,提高肝脏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38.
油茶林果实成熟期养分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宁市10年生油茶作为试材,对油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油茶营养诊断以及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N、Ca、K、Mg、P,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n、Fe、Pb、Zn、Cu、Cd;土壤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K、P、Mg,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Fe、Pb、Zn、Cu、Mn、Cd。土壤养分含量与油茶各器官养分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干的养分含量相关性最为紧密;土壤N、Zn、Mn、Pb、K含量与油茶植株养分元素含量的关系最为紧密;土壤Mn与油茶各器官Mn元素含量均呈现正相关;土壤N与油茶干中N含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土壤Cd元素含量和油茶各器官中Cd元素含量多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非点源污染作为目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已引起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业非点源污染领域。而林业非点源污染对山区、丘陵等区域地表水体的水质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采伐、整地、使用化学物质和林火等林业活动对水质的影响更大,因此开展林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北美红桤木引种的主要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美红桤木(Alnus rubua)是产于北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高大落叶乔木,中国林科院2003年底从美国首次引进。我们从2005年起首次系统研究了北美红桤木苗木主要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红桤木光合作用日变化呈现单峰与双峰曲线两种类型,在生长期(6月、7月、9月和10月)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是双峰曲线,峰值出现时间上午09:00~11:00,下午13:00~14:00;在6月、10月,Pn下午峰值比上午峰值小,在7月、9月Pn第二个峰值比第一个峰值高;11月份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②不同月份、不同季节北美红桤木的Pn日变化呈现不同特征。以11月份Pm ax最大20.3μmol/(m2.s),9月份次之14.6μmol/(m2.s);③北美红桤木光补偿点很低,介于7.52~51μmol/(m2.s),②、③说明北美红桤木利用弱光的能力强;④北美红桤木羧化效率为0.026 9~0.048 3,以9月份的羧化效率最高,7月份的最低;其中上部叶>侧枝叶,与台湾桤木的羧化效率(0.027 0~0.046 8)接近;CO2补偿点为49.35~117.95与四川桤木接近,属C3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