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三、林病工作的当务之急 如何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大大降低主要病害所带来的损失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二十年林病、工作急须解决的问题。我国林木病理学的研究和林木病害的防治工作要达到上述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的木本植物锈菌33种,对其中在北京地区第一次报道的9种进行了描述,对过去报道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13.
美国森林病害考察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夏天,我们一行三人(还有两位森林昆虫学家)应邀访问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塞拉库斯)、费罗里达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以及美国农业部林务局下设的北部林业中心试验站、西南太平洋林业试验站,还有印第安人自然保护区(林区)及私营公司的林场、苗圃等。在各大学主要是访问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林学系(或称环境及森林生物学系,或称森林资源及保存系)。美国的国土面积大致与我国相若,但森  相似文献   
14.
杨树叶锈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陆森林病理事业之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17—1953年为萌生期,其间只是少数林学家、植病学家或真菌学家对森林病害进行另星的调查或研究,防治也仅限于少数病害的单一措施,森林病理学教学内容基本上借鉴外国的;1954—1978年为创建期,其间森林病理的教学、科研和防治实践都已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建立了一支从事森林病理教学、科研的专门队伍和从事基层森林病害调查、检疫、防治的技术力量;从1979年至今为发展期,其间森林病理教学已发展成多层次、多途径培养人才,研究工作已深到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抗病育种、病害流行和预测预报等,防治工作已从单纯化学防治进入以栽培管理和提高植物抗性或选用抗病树种以及调节微生物生态平衡为主的综合防治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我国原有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出一套中国的植物病理学来。  相似文献   
16.
经接种试验证明,Melampsora magnusiana wagn只能侵染杨属中白杨派树种,而不能侵染黑杨派和青杨派的树种。在白杨派中,以毛白杨,河北杨和新疆杨最为感病。毛白杨对此锈病的抗病性改变与其个体发育有密切联系:抗病力随植株年龄的增长和叶片的老熟程度而提高,10年生以上的幼树或大树很少发病,夏、秋季开放60天以上的叶片很少受侵染。比较、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在解剖上的差异,并研究了夏孢子侵入的途径。发现夏孢子除可以通过叶背侵入外,同样可以在叶正面萌发,直接穿透角层侵入叶内,叶片的抗病性随角质层及表皮细胞外擘 加厚而增加,测定了老、幼叶片及病、健叶片在生化上的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近年国外林病发生情况林木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据1975年美国《林场主》年刊报道,全国每年因病虫所致损失超过2.8亿立方米。榆荷兰病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重新出现大流行,英格兰仅1975年就病死190万株榆树。此病自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是科技兴林关键的10年。90年代伊始,林业部科技委和林业部科技情报中心,于1990年11月9日组织召开了90年代林业科技发展展望研讨会。与会专家和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很好的见解.我们深信这些见解必将对今后我国的林业决策和林业科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将专家们的发言摘要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