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噬菌体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腐蛋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铜绿假单胞菌是孵化过程中造成腐蛋的主要病原菌,拟尝试用裂解性噬菌体防治。选用腐蛋中筛选的铜绿假单胞菌PA-MH12,以此为宿主从河水中筛选到1株裂解性噬菌体MH12-Q,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体外进行了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腐蛋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噬菌体MH12-Q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效价可达到1013pfu·mL-1,完全裂解效价(CLC)为1010pfu·mL-1,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稳定性好,最适pH为6~8,且其在pH4~10的效价都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最佳感染复数(OMOI)为0.001,感染宿主的潜伏期为30 min,爆发期为70 min。噬菌体MH12-Q可使高浓度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从70%降低到40%。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MH12-Q的生物学性质适合生产应用,对孵化场腐蛋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能够提高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鸡胚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抽样法对荆州市城区街道绿化树种的种类及生长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绿化树种的物种多样性偏低,灌木类树种被利用的水平低,城市绿化景观的特色不鲜明。最后提出了该市绿化树种选择及其配植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海水养殖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是一种能导致海水鱼脑、中枢神经及视网膜等神经系统坏死的病毒,该病毒引发的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主要发生在稚鱼和幼鱼期,较强的致病力及高致死率给海水鱼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成为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文章主要综述了NNV的基本特征、诊断技术、病毒传播、疫苗免疫学等研究进展,介绍了NNV的防控技术及策略,为海水养殖鱼类NNV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方法对牛羊肉掺杂鸡肉和鸭肉的定性鉴别。【方法】采集新鲜的牛里脊肉、羊后腿肉、鸡胸肉、鸭脯肉各41份,用绞肉机绞碎成肉糜,按照0%、25%、50%、75%、100%的掺假比例分别将鸡肉糜和鸭肉糜掺入到牛肉糜和羊肉糜中,得到4种纯肉样品各41份,牛肉掺鸭肉、牛肉掺鸡肉、羊肉掺鸭肉、羊肉掺鸡肉样品各123份,并采集近红外光谱。利用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nd Der)、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校正(standard normal variate correction,SNV)、2nd Der+S-G、2nd Der+MSC、2nd Der+SNV、S-G+MSC、S-G+SNV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预处理,结合OPLS-DA分别构建牛羊肉...  相似文献   
10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芪和党参茎叶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432羽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Ⅰ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黄芪茎叶粉(Ⅱ组)、1%党参茎叶粉(Ⅲ组)、1%黄芪茎叶粉+1%党参茎叶粉(Ⅳ组)、2%黄芪茎叶粉+1%党参茎叶粉(Ⅴ组)、3%黄芪茎叶粉+1%党参茎叶粉(Ⅵ组),每个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Ⅳ、Ⅴ、Ⅵ组在1~21 d时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Ⅰ组相比,Ⅴ、Ⅵ组在22~42 d时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Ⅴ、Ⅵ组在22~42 d时的平均体增重显著升高(P<0.05)。(3)与Ⅰ组相比,Ⅴ、Ⅵ组在1~42 d时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Ⅲ、Ⅳ、Ⅴ、Ⅵ组在1~42 d时的平均体增重显著升高(P<0.05)。(4)各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5)与Ⅰ组相比,Ⅳ、Ⅴ、Ⅵ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06.
试验旨在分离鉴定出鸽乳中产角蛋白酶微生物,并研究其产酶特性。通过筛选培养基分离出目标菌株,观察菌落形态,测定角蛋白酶活力,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并扩增其16S rDNA序列,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和相似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此外,还探究了菌株在不同时间点的猪皮降解率和角蛋白酶活性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底物条件下的角蛋白酶活性大小。结果:分离出3个产角蛋白酶菌株,1株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上述菌株均具有较好的产酶能力,且48 h后对猪皮的降解率均超过60%;3种菌株所产角蛋白酶的活性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3种菌株均对羊皮存在较高的降解作用,其次为猪皮和鸡皮。试验结果为鸽营养物质消化机理和产角蛋白酶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