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为探究脂氧酶缺失型大豆品种东富3、7S球蛋白缺失型大豆品种东富2为原料生产的豆乳理化性质,以普通大豆品种黑农64为对照,分别探究均质(80MPa)、加热工艺(95℃、25min)对3种原料豆乳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均质加热前,东富3生豆乳的蛋白溶解度、游离巯基含量在3种豆乳中最高,平均粒径、浊度、粘度、离心沉淀率最低;东富2生豆乳的蛋白溶解度、游离巯基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品种黑农64生豆乳(p<0.05),平均粒径、浊度、粘度、离心沉淀率显著大于黑农64生豆乳(p<0.05),即生豆乳中东富3物理稳定性最高,东富2物理稳定性最低。均质后,所有豆乳的蛋白溶解度、游离巯基含量均增加,平均粒径、浊度、粘度均降低。东富2和黑农64豆乳均质后离心沉淀率显著下降(p<0.05),而东富3豆乳离心沉淀率与均质前无显著差异(p>0.05),但物理稳定性仍然最高,东富2均质豆乳物理稳定性仍最低。加热后3种豆乳的蛋白溶解度、平均粒径、粘度均增加,而游离巯基含量、离心沉淀率均下降,较与均质,加热对豆乳物理稳定性提升效果更显著(p<0.05)。加热后东富3豆乳平均粒径和离心沉淀率仍然最低,尽管受热后东富2豆乳粒径增加幅度大于其他2个品种,但较高的粘度使其离心沉淀率下降程度最大,物理稳定性优于加热后的黑农64豆乳。豆乳微观结构图显示均质、加热前后3种豆乳油滴尺寸变化与粒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2.
不同施氮量对甜瓜养分吸收、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通过田间膜下滴灌栽培,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甜瓜养分吸收、 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甜瓜的氮、 磷、 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甜瓜后期氮、 磷、 钾的积累量。在施P2O5 140 kg/hm2、 K2O 150 kg/hm2 的基础上施N 225 kg/hm2,甜瓜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均为最高,各施氮处理甜瓜氮肥利用率在11%~29%之间,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甜瓜对钾的吸收量最高,氮次之,磷最少,表明甜瓜是喜钾作物。  相似文献   
93.
以乳酸菌作为出发菌株,将其接入豆浆(大豆?水=1?8)进行发酵,根据发酵过程中γ-氨基丁酸(GABA)产量,筛选出GABA的高产乳酸菌菌株,然后利用紫外线对高产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得到稳定高产GABA突变菌株.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L2为高产GABA乳酸菌菌株,GABA产量达到1.066 g·L-1.对L2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的最佳照射时间为50 s,在此照射时间下,获得高产GABA突变菌株L2-4,其在含有1% L-谷氨酸的改良MRS培养基和豆浆中的GABA产量分别为4.235和1.394 g·L-1,比原菌株的GABA产量分别提高了25.63%和30.77%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基质和3种施肥水平对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红心脆甜瓜品种为试材,泥炭、羊粪、蘑菇渣和沙子为栽培基质材料,采用重力滴灌系统,进行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追施化肥对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施用适量化肥对不同基质无土栽培的甜瓜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也有效的改善了甜瓜品质;三种不同基质相比,以羊粪∶蘑菇渣=1∶1为基质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以羊粪∶蘑菇渣=1∶1结合追施适量无机化肥(Ⅱ)处理时,甜瓜的增产效果最佳,其产量可达2 588 kg/hm2.  相似文献   
95.
日本产包膜控释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日本产2种不同释放类型的包膜控释氮肥(直线型和S型)在3种不同类型水稻上(扬粳4038、扬稻6号、扬两优6号)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常规氮肥相比较,施用控释氮肥并没有明显提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2种控释氮肥处理间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施肥能降低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与常规氮肥相比,控释氮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与直线型控释氮肥相比较,S型控释氮肥更能增加稻米垩白率、垩白度;施肥处理明显降低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对胶稠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与常规氮肥相比,控释氮肥也没有明显增加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但是显著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尤其是S型缓释肥显著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喀什地区小麦-甜瓜-玉米立体套种模式中小麦与甜瓜、甜瓜与玉米共生期间水肥管理、甜瓜病虫害发生以及甜瓜商品率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作物两两共生期矛盾易于克服,1 hm2产小麦5 400 kg左右,产甜瓜15 000 到22 500 kg,产玉米5 250 kg并青贮用秸秆37 500 kg,产值27 300~30 300元,较传统小麦-玉米-玉米套种方式增收9 750~12 750元/667 m2.证明小麦-甜瓜-玉米立体套种是一种可兼顾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养殖对于饲料的要求,又通过立架甜瓜的种植产生较好的增收效果的种植模式,能够满足喀什地区因人多地少而迫切需要提高套种效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吴海波  宋博洋  张烁  张鹏 《种子》2017,(1):76-81
种子休眠与萌发一直是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更广泛深入的发展.对相关概念和术语理解是否正确,研究材料选择是否科学,试验设计是否合理,研究方法是否严谨规范,这些问题都决定着相关研究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决定着研究水平和被同行的认可度.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重点从试验材料选择、试验设置和实施、相关概念和观点的比较几个方面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中容易误解和出错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明确了相关概念、观点和做法.建议研究者在从事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试验材料的选取要考虑具体目的,并注意种子的完整性、成熟度、贮藏时间等问题;2)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和过程,设置合理的样本容量和重复次数进行试验;3)掌握最新的种子体眠概念和分类理论,正确区分种子休眠的概念和类型;4)加强对种子休眠破除与萌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明确相关争议问题的焦点和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98.
随着我国“天保”工程的实施,人造板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使生产人造板的原料木片市场显 得非常紧俏。本文从木片生产的内外部条件和木片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开拓市场,开发原 材料,提高木片质量,建立木片生产基地等问题;并对有关部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扶持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绍兴目前耕地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农田土壤重金属Cd污染问题尤为突出。选择绍兴市典型Cd污染水稻田,采用品种调整、原位钝化、优化施肥与叶面调控4项治理措施进行大田试验,通过对治理后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和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综合评价治理效果,筛选适宜绍兴市Cd污染水田的治理技术模式。结果表明,4项措施均可使水稻籽粒中Cd含量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限量要求,耕地安全利用率均可达100%,原位钝化、优化施肥可有效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其中原位钝化效果最好,最大降幅约55%。4项措施均可在本地区中轻度Cd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治理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0.
模糊评判优化水酶法提取膨化大豆油脂和蛋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针对水酶法同时提取大豆油与蛋白时,两种目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有差别,因此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工艺参数进行双目标综合优化,得到同时兼顾高油脂提取率与高蛋白提取率的酶解工艺参数。其结果为:加酶量1.8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6 h,料液比1︰6,pH值为9。此时,油脂提取率为92.76%左右,蛋白提取率为93.81%左右。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以及显微切片分别就蛋白水解状态对油脂释放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可知,挤压膨化再粉碎后的大豆粉水解过程中油脂的释放取决于蛋白水解状态,经过挤压膨化后大豆细胞结构已经被较充分破坏,而大豆油脂与蛋白的作用没有被完全破坏,所以需要把蛋白充分水解才能使油脂释放聚集,因此挤压膨化后水酶法可以兼顾得到高油脂提取率和高蛋白提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