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1个优势苦瓜杂交新组合0711,平均每667m2产量达3533.2kg,较翠玉苦瓜(CK)增产14.06%;0712(新翠)与翠玉苦瓜产量相近,外观相似,肉厚品质佳,早期产量增产显著,达15.74%,适宜早春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72.
由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引进并保存的235份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参加了全国小麦资源主要品质特性的统一鉴定,从中筛选出蛋白质含量18.00%以上的高蛋白材料79份,赖氨酸含量0.50%以上的高赖氨酸材料129份,沉淀值40ml以上的标准45份,硬床测定值在15s以下的材料31份,兼具3各优异性状的材料35份,4项指标均优的材料1份。  相似文献   
73.
在生产上长期存在着不合理的栽培方式,使得一些小麦新品种的生产潜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试验主要是针对春小麦新品种农麦2号在不同密度和施用不同钾肥量对其产量、千粒重、容重等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密度和钾肥可以增加小麦的千粒重、容重等性状,进而提高产量,但并不是密度和施肥量越高越好,只有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一个品种的生产潜力,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
75.
<正> 晋县小川干枣属大枣类型,在河北省晋县现有80余年生大树。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60年生树高7m,冠径4.26×6.25m,干周59cm。发枝力较强,枝条密度大,隐芽和枣股主芽均可萌发。一年生枣头枝皮黄褐色,二年生枝为红褐色,多年生枝灰黑色。每枣股可抽生枣吊2~4个,枣吊长16~  相似文献   
76.
1 选育经过。农麦2号是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原代号15-1106).它是以小麦品种内麦19号为母本,农麦201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穿梭育种,南繁北育,连续多年多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05年5月经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77.
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于1995-1996年选用了弱筋、中筋和三种类型6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上3个关键施肥时期供氮,研究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弱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70kg范围,随施氮量蛔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均显著同步增长;强筋小麦品种 粒产量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70kg无显著差异,蛋白质呈和SDS沉降值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02.5kg范  相似文献   
78.
结合IPCC推荐的参考方法和部门方法,对基于能源平衡表的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量来看,2000~2010年黑龙江省碳排放总量大体呈现上升趋势;从细分部门来看,碳排放总量最大的是火电部门,其次是工业部门;从细分能源来看,以原煤消费为主的能源需求是导致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原因。最后提出短期内黑龙江省节能减排应从提高能源效率、重点开展火电部门及工业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入手。  相似文献   
79.
近52a辽宁西部地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层地温是影响区域气候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浅层地温研究有利于掌握其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为区域工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服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辽宁西部1959—2011年0~320 cm的6个层次地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层次地温年变化均具有升高趋势,但具有不同的温度倾向率,其中,0 cm温度倾向率最大,其次是320 cm,40 cm的倾向率最小;除0 cm地温历年变化突变点在1985年外,其他各层次的地温历年变化的突变点均在1987年,但各层次温变过渡区间有所差异;各层次地温季节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逐次后推,浅层地温纵向40 cm深温度低于其他任何层次,并以0 cm最高,320 cm次之,浅层地温的升高将影响植物萌芽越冬及根系生长,影响土壤生物繁殖和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辽西半干旱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正> 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盛岗支场,为提高贮藏性较小、晚熟品种差的苹果早熟品种的耐藏性,曾连续进行过研究。其引人注目的是采用高温处理,抑制影响苹果品质的乙烯发生。采用高温处理抑制乙烯形成的方法,过去曾在番茄、洋梨、花椰菜上做过试验,均获得成功。因此,将该方法用到苹果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