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41.
吴宁 《茶叶》2014,(2):114-117
范和钧先生(1905-1989)和向耿酉先生(1913-1992)茶叶专家,吴觉农先生的好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同在上海商品检验局工作,之后又分别去了安徽、福建、四川和云南等茶区种茶制茶。1949年以后,范和钧先生在台湾办茶场。本文根据近年来所收集的资料,回忆范和钧、向耿酉先生的几件往事。  相似文献   
142.
对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进行多点对比试验,以提高棉田肥料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具有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且棉株前期不旺长,后期不早衰。  相似文献   
143.
茶艺美学是茶文化美学价值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艺术文化色彩,是在饮茶活动过程中逐渐演变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以茶艺美学为切入点,对美术审美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在论述了茶艺美学的含义与特点后,着重分析了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之处,并据此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吴宁 《茶叶》2014,40(3):175-179
茶人佘小宋先生(1895-1969)和叶鸣高先生(1915-1992)是吴觉农先生的好友.佘小宋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与吴觉农同在芜湖二农任教,以后又主持浙江衢州东南茶叶改良场的工作,他也翻译多本生物进化论.叶鸣高先生在东南茶叶改良场、崇安茶叶研究所研究茶叶.1954年后在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书.本文根据近年来所收集的资料,回忆佘小宋、叶鸣高先生的几件往事.  相似文献   
145.
为探究猪源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及四环素耐药基因(tet)的流行与分布情况,从7省的合作猪场采集病死猪肝脏、肺脏、肠道作细菌分离,利用沙门菌属特异性侵袭基因(invA)和16S rDNA扩增、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测定tet基因,以及ERIC-PCR方法分析猪源沙门菌之间的相关性和遗传关系。从823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247株猪源沙门菌,分离率为30.01%。药敏结果显示,对多西环素、土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7.45%和94.74%。PCR检测发现,分别有62,66,3株单独携带tetA、tetB、tetC基因;分别有38,8,4,7,1株菌同时携带两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tetA+C、tetA+D、tetB+C、tetC+D);分别有9,6,1,6,1,4,3株菌同时携带3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C、tetA+B+D、tetA+B+M、tetA+C+D、tetA+D+M、tetB+C+D、tetB+C+M);分别有6,2株菌同时携带4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C+D、tetA+C+D+M);没有检测到单独携带tetD、tetM以及同时携带5种tet基因的菌株。接合试验表明,tetM可与tetA或tetC共同在沙门菌与大肠杆菌间转移,导致菌株多西环素抗性水平转移。试验菌共分为A~δ共30个ERIC型,tet基因分布于不同ERIC型菌株中,表明其在试验菌株间水平扩散。本试验首次在猪源沙门菌中发现了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猪源沙门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严重,对多西环素、土霉素具有普遍耐药性,tetA、tetB基因在7省猪源沙门菌中流行最广泛,分离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普遍耐药性与单个或多个tet基因的普遍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6.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规模化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伪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毒株和感染量,病情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猪的年龄。了解伪狂犬流行病学是扑灭该病的关键,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伪狂犬试验病毒株所特有的基因缺失(gE型)独特性,可以特异检测出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动物。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7.
以"犍为黄口姜"为试材,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生姜单作,生姜与大豆间作,生姜与四季葱间作,生姜与大蒜间作,生姜与大豆、四季葱混作,生姜与大豆、大蒜混作,生姜与四季葱、大蒜混作和生姜与大豆、四季葱、大蒜混作)对生姜大田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姜单作相比,所有间作系统均在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间作模式下生姜的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均高于生姜单作(如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同时间作较单作减少了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并且部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正相关性,如土壤蛋白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8.
成都市外来物种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种对成都市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集中分布在三环路以内的城市核心区。进入途径有4种,即:人为有意引种;无意间带入;自然扩散;动、植物园逃逸、人造物种的释放。就其特点而言,涉及面广,涉及的生态系统多,涉及的物种类型多,带来的后果有好有坏,稍有不慎,弊大于利。对成都市造成的危害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对土壤结构的危害;打断或改变食物链关系;改变量观;入侵乡土文化;动植物病虫害的引入;危害人类的健康;造成经济损害。针对现状,提出了8点管理对策:1.成立专门的管理办公室,协调多部门管理工作;2.搞好外来种的本底调查,建立现状数据库;3.切断外来种的通道;4.建立完善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监测、评估及快速反应体系;5.人才建设与技术规范;6.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制定;7.实行全民动员,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与危害;8.建立外来种受控试验基地,加强对外来种入侵研究。  相似文献   
149.
150.
吴宁 《茶叶》2012,38(2):119-123
吕允福先生自1930年与吴觉农在上海劳动大学相识以后,为中国茶业工作奉献了他的一生。本文记述了吕允福先生在浙江和四川重庆为茶业研究和教学的、鲜为人知的几件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