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0篇 |
免费 | 165篇 |
国内免费 | 4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84篇 |
农学 | 572篇 |
基础科学 | 523篇 |
594篇 | |
综合类 | 3314篇 |
农作物 | 456篇 |
水产渔业 | 251篇 |
畜牧兽医 | 1880篇 |
园艺 | 951篇 |
植物保护 | 2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288篇 |
2022年 | 341篇 |
2021年 | 384篇 |
2020年 | 293篇 |
2019年 | 443篇 |
2018年 | 406篇 |
2017年 | 238篇 |
2016年 | 338篇 |
2015年 | 246篇 |
2014年 | 404篇 |
2013年 | 391篇 |
2012年 | 461篇 |
2011年 | 525篇 |
2010年 | 477篇 |
2009年 | 578篇 |
2008年 | 443篇 |
2007年 | 419篇 |
2006年 | 419篇 |
2005年 | 384篇 |
2004年 | 236篇 |
2003年 | 212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03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为了研究獭兔不同发育时期盲肠组织结构变化特点,总结其发育规律,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相同条件下饲养的不同生长阶段(出生后1,15,30,60d)獭兔各6只进行解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盲肠组织结构.结果发现,獭兔盲肠黏膜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的高度、杯状细胞的体积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半环形皱襞间的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小,皱襞的长度和体积也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此外还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八点黑獭兔盲肠蚓突内的淋巴小结数目明显增多,黏膜下层内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随年龄增长也越来越多,黏膜皱襞变得密集. 相似文献
92.
2012年5月上旬,我县某蛋种鸡场饲养的蛋种鸡发生一种以排黄白色粪便、少数有粪便带血、头部皮肤呈蓝紫色或黑色为特征的疫病,经到现场了解发病情况,分析病鸡临床症状,对病死鸡进行剖检,结合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组织滴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类树叶饲料对林麝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选取12头年龄相同、体况良好的雄性林麝[体重(8.0±0.5) kg],随机分为6组。试验采用6×6拉丁方设计,整个试验期为84 d,共分为6期,每期14 d(预试期11 d,正试期3 d),按照树叶饲料种类分为青皮藤组、桑树叶组、三角枫叶组、榆树叶组、苦楝树叶组及以上树叶等比混合的混合叶组,共6组。结果表明:(1)桑树叶组基础饲粮和树叶采食量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桑树叶组日粮采食总量显著低于混合树叶组(P<0.05),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2)日粮粗蛋白(CP)、粗灰分(Ash)、钙(Ca)、碳水化合物(CHO)、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以桑树叶组较高(P<0.05)。(3)桑树叶组沉积氮和氮利用率较高(P<0.05)。由此可见,林麝以桑树叶为粗饲料时日粮表观消化率和氮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94.
随着养鸭业的规模化发展,鸭子疫病的发生变得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发病的种类增多,亚临床型病例增多,混合感染增多,这给临床诊断及疫病防制带来困难。在种鸭养殖中,鸭的疫病常造成种鸭死亡率、淘汰率升高,产蛋率及孵化率下降,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制定合理的疫病综合防制措施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疫病防制与饲养管理、饲养环境有密切关系。要减少疫病的发生,应做好如下工作:①育雏期间应有合理的温度、通风,确保育出健壮的雏鸭。②育雏期垫料保持松软,并有一定厚度;注重饮水卫生,并防止垫料潮湿,…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以自杀性质粒pUT携带含有信号标签的Mini-Tn5转座子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菌进行转座诱变,构建了带有12对特异性信号标签的Mini-Tn5转座子的pUT自杀质粒,转化到供体菌E.coliβ2155后,利用双亲本滤膜杂交法与受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菌(APP1)进行接合转移,构建并优化了接合转移体系.利用抗性和营养缺陷培养平板筛选得到接合突变体,通过抗性通用引物与12个特异标签引物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IV(ApxIV)鉴定引物分别对这些突变体进行了PCR鉴定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加入标签的MinI-Tn5转座子可以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从供体菌E.COliβ2155中插入到APP1基因组当中,并成功构建了12个含有特异信号标签的重组质粒,获得了APP1的12个转座突变体库,经筛选鉴定后得到561个突变株.这为研究APP1的功能基因和筛选特定突变株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97.
为探究崩岗区草本植物根系构型特征,以8种禾本科植物:白茅、金茅、五节芒、鹧鸪草、狗牙根、宽叶雀稗、巨菌草和香根草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6个根系构型参数进行分析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试验草本根系平均直径为0.36~0.63mm;金茅、五节芒、鹧鸪草、宽叶雀稗和香根草总根长无显著差异;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和交叉数均不同,巨菌草的总根表面积最大,白茅的最小,巨菌草的根尖数和交叉数均最大。根系构型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平均直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8种植物根系综合得分依次为:巨菌草宽叶雀稗金茅五节芒香根草鹧鸪草狗牙根白茅。研究成果可为崩岗治理中草本植物的筛选、配置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99.
100.
以前期研究获得的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ADP核糖基化因子(ARF)基因干扰表达转化植株为材料,用qRT-PCR法对转基因植株的ARF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转基因叶片中AR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先降低,生长后期略有增加,表明ARF基因干扰表达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发生改变。ARF基因干扰表达影响马铃薯叶片中酶活性,不同发育阶段转基因叶片与对照相比,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升高11.61%~27.84%,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活性提高21.10%~41.32%,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 PLD)活性降低2.88%~57.64%,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SPS)活性提高29.00%~39.57%;不同温度(4℃和室温)贮藏的块茎中AR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先降低,再升高,但前者较后者ARF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室温较4℃贮藏的转基因块茎PPO活性升高30.44%~56.28%,NR活性提高17.41%~40.92%,PLD活性降低24.39%~85.11%,SPS活性提高30.89%~45.78%。室温较4℃贮藏的非转基因块茎PPO活性升高25.11%~70.66%,NR活性提高36.07%~89.62%,PLD活性降低11.35%~72.64%,SPS活性提高27.31%~61.33%。本研究通过探讨ARF基因干扰表达对马铃薯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ARF基因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