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林业   602篇
农学   505篇
基础科学   387篇
  400篇
综合类   3077篇
农作物   307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1918篇
园艺   809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近年来,病虫为害已严重制约我国西甜瓜生产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尤其在设施栽培快速发展之后,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病害频发现象愈加突出,使瓜农损失惨重。对此,《中国蔬菜》编辑部特别采访到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甜瓜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古勤生研究员,请他来为瓜农朋友支支招。古勤生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鲜活的生产实例,为广大瓜农朋友推荐了一套不仅能将病害扼杀在"摇篮"里,还能结出高品质西甜瓜的技术——"西甜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他特意强调:这套技术的成败关键在于瓜农要转变种植理念,做到"预防为主、全程防控"。  相似文献   
932.
为建立国内流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的新型微量凝集试验抗体检测方法(MAT),本研究以副猪嗜血杆菌4型、5型、12型和13型为抗原,分别对其MAT方法进行了最佳反应条件筛选、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以及疫苗免疫样品和临床样本检测。MAT试验结果显示,4型、5型、12型和13型凝集抗原的最佳反应浓度介于1.5×10~9 cfu/mL~2.0×10~9 cfu/mL,最佳反应温度37℃,最佳反应时间为6h~8h。4种型的MAT方法对猪巴氏杆菌病等6种细菌性疾病和猪瘟等5种病毒性疾病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4种方法之间有轻微的交叉反应,但其抗体效价均不高于1∶4 (阴性临界值)。4种型的MAT方法比相应试管凝集方法的敏感性提高了2~4倍,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副猪嗜血杆菌4种型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良好。利用该方法检测临床样品,并与国家标准套式PCR方法对比,结果显示二者阳性符合率为82.1%。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种型的MAT方法均能检测到商品化疫苗免疫猪14 d的血清抗体,可用于疫苗免疫的抗体评价。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断奶仔猪、保育仔猪和经产母猪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2.3%、49.3%和69.8%,提示保育期仔猪的合群可能导致了猪群的大量感染。本研究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疫苗抗体评价和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3.
正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奶牛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规模化条件下的奶牛养殖业在追求快速、效益、经济的前提下,也存在一些问题。疾病多发是奶牛养殖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其中,寄生虫病尤其是像球虫病这类隐性感染的消耗性疾病容易让养殖企业忽视或者错诊为一般病症,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将损失严重。因而了解奶牛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和特点,提高对其防控水平有重要意义。1规模化奶牛场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相似文献   
934.
尿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为了新陈代谢的需要,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近年来,骆驼尿液因具有广泛的医疗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在中东地区,其主要用于对疾病的辅助治疗,包括发烧、感冒甚至癌症。研究表明,骆驼尿液中含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化学成分,如刀豆氨酸可在不同肿瘤中表现出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且研究证实骆驼尿液具有抗菌、保肝、抗肿瘤和抗血小板活性等重要作用,极具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骆驼尿液中的有效生物化学成分,并对骆驼尿液在各种疾病中的医药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为今后对骆驼尿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5.
以解决技术供求矛盾为前提.把政府各级部门、科研机构、竹农、竹加工企业之间存在一种"断层"关系"接续"起来,提出了"接续"方法,即竹农参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实施和运用.在本文中,提出了竹农参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基本要求、参与效果的指标、参与模式的基本思路、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36.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热带假丝酵母菌(CT)与桑叶黄酮(MLF)对断奶前后犊牛能量与氮代谢、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以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20±2)日龄中国荷斯坦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断奶前为代乳品和开食料,断奶后为开食料;CT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CT;MLF组添加MLF;CM组添加CT和MLF。犊牛于56日龄断奶(代乳品),试验期60 d。分别于犊牛28、42、56和80日龄采集瘤胃液,35和63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CT组相比,CM组犊牛断奶前代谢能显著提高(P0.05),较CON组,断奶后CM组氮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断奶前MLF组较CON和CT组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相比,CT组显著提高了28~80日龄瘤胃液p H和56、80日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含量(P0.05),CT、MLF和CM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与CON组相比,56日龄M LF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42日龄乙酸/丙酸CT和MLF组较CON组有提高的趋势(P=0.090),各组间乙酸和戊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CT有助于改善断奶前犊牛瘤胃液p H和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添加CT和MLF有助于提高断奶前犊牛饲粮代谢能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提高断奶后犊牛总能代谢率和氮的利用率,降低粪能和总排出氮量,同时具有改善瘤胃发酵的作用,并且CT与MLF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一添加。  相似文献   
937.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为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偶见于骆驼、猪、马,以及其他野生反刍动物的脑及脊髓中的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寄生虫病,俗称"转圈病"。以转圈、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多呈地方流行性,可引起动物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较为常见。阿荣旗某养殖户从外地引进羊进行育肥,但是育肥前没有及时进行育肥前驱虫,导致所育肥的羊只发生脑包虫病。通过笔者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控  相似文献   
938.
瓠瓜俗称"瓠子",也叫"扁蒲",其花夕开晨闭,故称"夜开花".白粉病菜农称为"白霉",是瓠瓜生产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全国各地、各种栽培方式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939.
昆嵛山之旅     
山东省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成立的,位于胶东半岛东端,总面积4745公顷。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丰富,有木本植物328种,草本植物600多种,观赏花卉348种。除本地乡土树种外,东北的红松、南方的水杉、美国的火炬松和杜松、银杏等在公园...  相似文献   
940.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统一,核心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文章通过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是国家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原理为依据,进行系统诊断,全面规划;加强控制指标体系等基础性研究;修改和补充有关技术政策。把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尽快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