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根据山地微环境及其与风速互作机理进行精细化风速场模拟;探究其对林火蔓延精度的影响;为林火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以云南省2006年安宁“3.29”火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林火蔓延的关键气象驱动因子;并在30 m空间尺度上进行风速场GIS地理模拟。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结合毛贤敏修正的王正非林火蔓延经验模型;实现林火蔓延模拟;通过与历史火场档案及常规反距离权重和克里金内插方法的气象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评估模拟精度。结果: 1) 基于机理模型分析的风速驱动因子表明;风速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坡度、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和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的30 m空间尺度的平均风速场显示;火灾发生区周围平均风速场最大风速为3.70 m·s?1、最小为0.28 m·s?1。2) 结合火场周围地形及可燃物数据;模拟3月30日—4月3日的火灾发生过程;以火灾历史档案逐日火线范围为参考;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精细化风速场模拟的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内均表现出较高的模拟精度;其中4月1日的模拟结果最优;S?rensen系数和重合精度分别为0.83和93.28%;3月30日的模拟结果精度相对较低;S?rensen系数和重合精度分别为0.65和80%。与2组插值风速场模拟结果相比;基于精细化风速场模拟结果的重合精度和SC系数分别最大提高6.67%、11.67%和0.11、0.08。结论: 与常规反距离权重和克里金内插方法相比;模拟的30 m尺度风速场数据在空间异质性和连续性方面表现更佳;能够更精细反映山地风速场的空间格局;有效提高林火蔓延模拟精度。本研究综合考虑宏观气象条件和微观地表特征;利用GIS空间建模对影响林火蔓延的关键驱动因子进行精细化刻画;实现了更精准的林火蔓延模拟。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种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的连续化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现有国家标准中预报结果阶跃,即气象数据只有微小差异但计算出的火险等级差距却较大,导致预报误差较大的问题。同时利用GIS系统所提供的小区域地理环境和地图数据,对该模型连续化分布森林火险预报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显示该模型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一例新的平衡X;21易位的原发闭经。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t(X;21)(Xqter→Xq24::21p11→21qter)。对X—常染色体平衡易位的原发闭经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发生在X染色体关键区Xq13→Xq26或Xq27的易位,有可能造成性腺发育基因的断裂和缺失而导致性腺发育障碍,引起原发闭经和第二性征缺如。  相似文献   
24.
在一个家系中发现姐妹3人均是平衡易位的携带者,经G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其核型为46,xx,t(8;9)(p11;q34)。先证者27岁,未婚,因原发闭经就诊。查体:身高162cm,体重55kg,心肺正常,轻度智力低下。双  相似文献   
25.
本文首次发现孕早期绒毛染色体的Prz现象,并对胎儿绒毛染色体的Prz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6.
地表温度是研究陆地表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分析山地地表温度格局及作用机理,对了解山地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准确刻画山地地表水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滇中地区为研究区,应用Landsat-8数据、多窗口区域匹配算法(IMW),结合近地表常规气象站及微气象台站同步观测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地表温度空间格局及其与地理环境和人居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构建了山地地表温度多因子作用模型.结果 表明:遥感影像与地面同步观测数据相结合反演的地表温度场平均绝对误差为2.01℃、平均相对误差为2.35%、均方根误差为5.09℃,反演结果优于MODIS地表温度产品.地表的温度场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及人居环境密切相关,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形起伏度、海拔、坡度、水域影响与地表温度场成负相关,而居民区与地表温度成正相关关系;从相关性大小看,山地温度受归一化植被指数影响最大,其次是地形起伏度、海拔、坡度、水体、居民区,坡向影响最小,说明提高植被覆盖具有地表降温的重要作用,城市人居环境具有地表增温效应.因此,构建山地温度时空模拟模型,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微格局与人居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以云南省玉溪市云南松计划烧除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载量评估、烟尘排放计算及时空扩散过程模拟,分析下风口城市PM2.5模拟扩散值与地面监测值的定量关系,揭示计划烧除烟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指导科学合理的计划烧除、烟尘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滇中计划烧除云南松林分为对象,通过10 m×10 m样地调查并取样,实验室烘干评估可燃物载量,以BlueSky计算烟尘中PM2.5排放量,并借助HYSPLIT前向轨迹模型定量分析扩散时空格局,再以高分四号卫星影像验证结果,最后对比分析烟尘传输通道下风方向昆明市的PM2.5模拟扩散值与地面监测值。【结果】HYSPLIT模拟的计划烧除烟尘扩散格局与高分四号影像目视的烟尘区一致;PM2.5排放量与可燃物载量及计划烧除面积呈正相关,且腐殖质越厚、可燃物载量越大、烟尘排放越多;位于烟尘传输下风区域的城市,其PM2.5质量浓度随后呈显著增加趋势,地面监测值与扩散模拟值格局较一致且正相关(R2=0.787 43),空气质量由通常的“优...  相似文献   
28.
为进一步提高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的估计精度,采用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构造各分量模型,再筛选出最优模型形式构造了线性和非线性复合模型,通过模型4个评价指标对拟合的简单非线性模型,线性和非线性复合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思茅松总生物量线性复合模型系统偏差较小,与数据拟合程度更好,预测精度更高,具有可解释性,并且以该方法构造的生物量模型能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29.
以2000、2005、2010年为时间点,分析云南省5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格局、构成变化和景观斑块变化,结果表明:哀牢山保护区森林、草地、湿地面积有所增加,耕地面积有所减小;无量山、哈巴雪山保护区森林、草地、湿地类生态系统面积没有明显变化,后者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城镇类面积有所增加;澜沧江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有小幅度的减小,草地、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有小幅度的增加,耕地、城镇类的地块面积略有增加;小黑山保护区森林、草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未变。哀牢山保护区有06km2的耕地转变为森林、01km2的耕地转变为湿地;哈巴雪山保护区有02km2的耕地转化为城镇;小黑山保护区有18km2耕地转变为森林,07km2耕地转变为草地,森林有02km2转变为草地、01km2转变为耕地;临沧澜沧江保护区有04km2的森林变为城镇,01km2变为草地,08km2变为湿地,有01km2湿地变为森林、01km2湿地变为城镇。各保护区斑块变化幅度小,破碎化现象不明显。总体来看,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状态,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但需加强对耕地、城镇类人为干扰的监测。  相似文献   
30.
   利用自然成土作用变量,预测并制作栅格化的土壤有机质分布图,对发展热带数字化精细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2006年云南省景洪市测土配方样点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BPNN)、基于强分类器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BPNN-Ada)、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PSO-BPNN)、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NN)和多元线性回归(MLR)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预测并进行空间化制图。   ① 土壤样点X、Y坐标值能够有效提高算法精度且充分表现环境因子与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上的协同关系。② 4种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结果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基本类似,均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③ 研究区域内4种神经网络模型的在建模集拟合程度从高至低依此次为:BPNN-Ada > GA-BPNN > PSO-BPNN > BPNN,在建模集中PSO-BPNN和GA-BPNN与BPNN拟合精度一致,BPNN-Ada的拟合精度R2最高为0.98。在验证集的预测能力由高至低依次为:BPNN-Ada > GA-BPNN > PSO-BPNN > BPNN。BPNN-Ada有着最高的预测精度和算法稳定性:RMSE = 4.47、MAE = 3.3、MRE = 0.05、R2 = 0.976。   在景洪地区进行土壤有机质神经网络建模时加入地理坐标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且基于学习规则的神经网络优化算法效果要优于优化初始权重和阈值的神经网络算法及传统的BPNN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