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6篇
  23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管流产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含有大孔隙的土体 ,如花岗岩风化壳及其上形成的土层水分运动规律并不遵从达西定律 (Darcy L aw) ,大孔隙中运动的水流称为管流 (pipe flow)。在花岗岩地区 ,由于管流的普遍存在 ,从土壤剖面流出的水量远远超出在达西法则定义下流出的水量。为研究土壤水分渗透中非遵从达西定律的土管 (大孔隙 )管流运动规律 ,在位于长江三峡的湖北省秭归县花岗岩坡面进行了管流流量、坡面渗流、地表径流和降雨过程等项目的观测和研究。发现管流在该地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管流过程中的水分运动不遵从达西定律 ,其流量在坡面渗流中占的比重约为 10 %~ 30 % ,土管在土壤剖面中所占面积虽然很小 ,但其水分通量远大于相同降雨条件下的土壤剖面水分渗透通量。  相似文献   
72.
不同环境下枫杨生长量及材性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不同环境下枫杨生长量及材性差异。枫杨纤维长度径向呈“递增—稳定”模式,轴向变异是由树干基部(0.3m高处)向上递增,至5.3m高度达最大值,然后递减;长宽比变异类似纤维长度的变化;纤维长度变化范围为676—1324μm,长宽比为27.7—54.4。基本密度径向由0.32g/cm^3递增到0.433g/cm^3,轴向由0.354g/cm^3递增到0.439g/cm^3。基本密度与树高、胸径和材积无显著相关,与纤维长度、纤维壁厚、长宽比和壁腔比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纤维腔径、腔径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天门和钟祥早生和湿生2个不同生态环境及钟祥、天门和武汉3个地区间,枫杨胸径生长量、基本密度、纤维形态和导管形态特征值等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3.
枫杨生长规律、材性变异及其纸浆用材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18年生枫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规律以及纤维形态、基本密度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径向、纵向变异模式,这些性状变化规律与有关理论是一致的。枫杨木材幼龄期为8~9年。从造纸原料要求评价,枫杨纤维长度属于中等,壁薄、腔大、长宽比适中,木材密度值稍微偏低,木材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是适合的造纸原料。枫杨林木改良可重点提高木材密度。  相似文献   
74.
长湖湿地生态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湖是湖北省第3大湖泊,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在湖北湿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概括了长湖湿地的自然概况,评价了长湖湿地的生态价值。并针对长湖湿地近年来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功能退化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5.
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林地水文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内选定3种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基于2007—2009年连续3a的观测,对退耕还林林地水文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2%~11.5%,非毛管孔隙度增加了69.1%~162.6%,平均可增加饱和蓄水量42.5%,非毛管蓄水量221.4%;(2)各退耕还林模式A层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分别在2.73~4.74mm/min和1.30~2.96mm/min,与对照相比A层土壤渗透性能差异不大,B层土壤初渗及稳渗速率分别较对照提高0.85~5.21倍和3.33~6.83倍,在0.14~0.87mm/min和0.06~0.47mm/min间变动;(3)各退耕还林模式年均径流深为13.21~22.38mm,较农耕地减少74.7%~57.3%,各退耕模式土壤侵蚀模数在137.1~331.1t/(km2.a),较对照减少92.4%~81.6%。  相似文献   
76.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林地优先流与地表径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优先流与地表径流的关系,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采用自记流量计记录优先流过程,在小流域出口处设置90°薄壁三角堰和水位计记录了地表径流过程,并对不同层次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优先流流量主要决定于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优先流峰值总是晚于地表径流峰值出现,从优先流与地表径流峰值出现时间的差异看,优先流的出现使得地表径流峰值出现时间推迟,历时过程延长。当优先流与地表径流流量过程线为双峰时,二者线性关系不明显。当优先流与地表径流流量过程线均为单峰时,二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关系随着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7.
三峡库区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对环境的改善程度,促进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以三峡库区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在野外调查和定位观测的基础上,对秭归县8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并在不考虑土壤类型和坡度变化的前提下,对全县2000年退耕还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对遏制水土流失有明显的作用,与坡耕地相比,退耕还林后地表径流量平均减少75.25%~85.21%,土壤侵蚀量减少1676.08~1876.66t/(km2.a),减少幅度为85.4%~95.6%;2)退耕还林工程每年防止土壤流失量为5.49万t,减少河流泥沙淤积量为1.27万t,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和全N、全P、全K流失量分别为652、32、82和871t。  相似文献   
78.
龙感湖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笔者叙述了龙感湖湿地资源现有的利用模式,指出了龙感湖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为龙感湖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从退耕还林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退耕还林的内涵及开展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国内外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与方法,总结了退耕还林(草)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0.
根据天然降雨和管流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长江三峡花岗岩区降雨类型基本上可分为均匀型、递降型、突发型和峰值型4种雨型,管流过程和降雨过程相对应;不同降雨类型的管流出现时间各有差异,峰值降雨型降雨产生的管流出现时间最早,其次是突发降雨型、递减降雨型、均匀降雨型;影响长江三峡花岗岩区管流产流的降雨量在26mm(24h降雨量)以上,平均降雨强度为0.0078~0.0537mm/min。在相同条件下,管流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降雨产生管流后,降雨过程中雨强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管流水文波形的明显反映,尤其是阵雨的出现,会使缓慢下降的管流流量水文波形下降的更为缓慢或转而产生小幅度的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