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6篇
  23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农耕地为对照,对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7种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土壤种子库主要为草本植物种子.农耕地、柑橘林地种子库密度较高,分别达到12 043粒/m2和10 160粒/m2;针阔混交林、板栗林、栎林、马尾松林地土壤出现灌木和乔木种子,导致其种子库物种丰富度较高.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针阔混交林,达到3.9.各模式间种子库组成成分相似性变化范围为37.50~86.67,无较大的异质性,农耕地与其他模式的相似性最小.各植被恢复模式均可提高林冠层对降水的截持作用.单场降雨量为3.12~43.80 mm时,各模式平均林冠截留率为18.04%~24.36%,马尾松林、栎林和针阔混交林等3种模式的林地枯落物吸持水量为1.97~4.55 mm.各模式林地土壤最大蓄水量大小依次为竹林(402.29 mm)>茶园(349.34 mm)>农耕地(330.55 mm)>柑橘林(272.65 mm)>针阔混交林(242.93mm)>栎林(201.20 mm)>板栗林(175.08 mm)>马尾松林(144.97 mm).坡耕地经植被恢复后,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系数平均分别减少82.04%和83.72%.土壤侵蚀模数减小1 608.87~1 876.66 t/(km2·a).各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质量均高于农耕地,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板栗林(0.562 9)>马尾松林(0.512 1)>柑橘林(0.492 1)>栎林(0.448 5)>针阔混交林(-0.258 7)>茶园(-0.453 5)>竹林(-0.638 5),均高于农耕地土壤质量指数(-0.664 9).各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值均高于农耕地,其中针阔混交林为生态公益林恢复的最优模式,板栗林为经济林建设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32.
选取了6个评价因子,采用实地调查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对长江流域的10种湿地水生经济植物进行了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效益最好的是莲藕,其次为茭白、藜蒿、水芹、芡实、荸荠、菱角、芦苇、水稻,综合效益最差的是芋头;实际测定值与单因子权重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33.
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湖湿地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和湖北省最大湖泊,它是荆江和长江的水位调节器。洪湖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效益。生态功能主要有涵养水源与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O_2与释放O_2、控制侵蚀与保护土壤、营养循环和生物栖息地。直接的产品用途主要有供水与储水、湿地动植物产品、能源生产、水运、休闲与旅游和研究与教育基地。洪湖湿地属性主要有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文化重要性。尽管过去曾有研究其功能价值,但是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加大研究,为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湿地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4.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摆上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并做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部署。林业和生态是这一战略中的两个关键词,如何以生态学原则与理念指导林业生态建设,又如何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展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我们需要把握的机遇。  相似文献   
35.
笔者针对三峡库区页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应用生态修复的原理与方法,开展了以生物措施为主的生态修复试验。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宜昌页岩区应采用水平抽槽整地、客土回填、灌木种直播、乔木种采用生根粉和菌根菌等处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植被恢复,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分乡页岩区的治理应着重强调自然恢复,同时也要辅以人工方法促进植被恢复,从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降雨因子对优先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为研究降雨对优先流的影响,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采用自记流量计记录了优先流过程,同时对降雨过程进行测定。降雨过程中分别测定了降雨总量、降雨历时、前期降雨、>20 mm/h降雨量及最大降雨强度5个因子,优先流过程中测定了优先流流量、历时、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峰值流量4个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对优先流的制约关系十分明显。影响优先流流量的主要是降雨总量,影响优先流历时的主要是降雨历时和降雨总量,影响优先流峰值流量的主要是降雨总量。采用强迫引入法,建立了优先流因子与降雨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7.
采用坡面径流场和三角形-梯形复合测流堰方法,观测了芦花冲小流域多功能防护林林地的径流、泥沙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多功能防护林体系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不同造林模式林地同对照比较,坡面径流量减少17.75%~77.41%,泥沙流失量减少55.24%~89.83%,土壤容重减少3.00%~30.30%,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2.67%~75.55%。应用世行多功能防护林造林模式营造林3~4a后,林地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38.
日本花柏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胞长度自髓心向外,1~11a迅速增加,11a后管胞长度增加缓慢,11~26a保持相对稳定,26a后有少许的波动;管胞长度沿树干自基部向上逐渐增加,3.3~5.3m处达到最大,然后向上变短,树冠区域管胞长度最短。管胞直径与胞壁厚度在径向上变异模式基本相同,径向上从髓心向外先增加后稳定,但是胞壁厚度变化幅度比较平稳;轴向上管胞直径先有少许的增加后减少,胞壁厚度则基本呈减少趋势。管胞长宽比径向变异与管胞长度的类似,也是在11a后趋向稳定。管胞壁腔比在径向上先增加后减少,但是相对于其它性状来说,其变异模式波动较大。日本花柏平均管胞长度为1.94mm,管胞直径为27.8μm,胞壁厚度4.89μm,长宽比61.0,壁腔比0.192,为优良的造纸原料。其木材幼龄期为11a,且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大。  相似文献   
39.
三峡库区几种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孙维侠等,2004;方运霆等,2004),土壤碳与大气CO2的快速交换影响着地球表层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碳循环(许信旺等,2005),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的影响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中影响最深远、最直接的一个方面.研究和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储量及转化的影响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国正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理化性质都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必定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0.
从对荒漠化概念的诠释入手,全面论述了湖北省土地荒漠化的现状、类型、成因及其演变历史,并初步探讨了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