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坡地清带造林技术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表明,清带造林技术是将山地植被自然恢复和目的树种人工重建有机结合的有效的森林重建技术措施。它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先,改善林地的光、温、有机质分解条件,促进林木生长,维持物种多样性,利于形成乔-灌-草-地被物多层次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森林植被对降水的截留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简单介绍了森林植被对降水截留作用,从林冠截留、树干截留和枯落物截留概述了研究现状及部分成果。迄今对森林截留效应的研究规模多集中在小尺度,要把一个地区的小尺度的研究成果可靠地应用于大尺度的其它地区,还必须加强对截留过程的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以大渡河上游壤塘县、马尔康县和金川县为例,在野外考察、农户调查、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手段,研究了该区1950~2000年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和1967~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河谷区、中山区、林区和牧区,居民生计方式的演变具有不同的特点。随着生计方式的演变,大渡河上游具有多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1980年代以后,该区不同地带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具有显著的差异,居民对环境退化具有不同的响应方式。该研究还表明,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关键在于改变居民的生计方式,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封瓶称重的方法分圳在2006年6月下旬和8月下旬对灌从地的辽东栎和川榛两优势种进行了室内枝叶蒸腾模拟实验,分析了解岷江上游次生落叶阔叶灌丛存降雨过程中蒸散量,以了解这些次生灌从水文生态效益及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月辽东栎和川榛枝叶平均蒸腾速率均高于8月枝叶蒸腾速率,分别是8月的1.6倍和1.5倍.两个物种枝叶蒸腾速率均随枝叶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但是辽东栎枝叶蒸腾速率小于相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川榛的蒸腾速率.两物种枝叶蒸腾速率均与枝叶含水率呈幂函数趋势.枝叶蒸腾速率与周围环境因素和枝叶生物量等特征密切相关,枝叶蒸腾速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此外叶片数、叶面积、枝条粗细、长短均对枝叶蒸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冬小麦综合性状与产量间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主要部分农艺性状、生理性状、生物量分配和叶片养分性状等与产量间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对种植于大田自然降水条件下的42个冬小麦品种(系)的各性状与其产量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各生理、生物量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NA、NU、PU、KU、KA、PA、Chl、Gs、Pn、Tr、AB、UB、TB、Ci、SL、SN和TW。并将关联度大于0.700的性状对参试品种(系)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可以较好的反映品种(系)的选育及适应地区。与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是和叶片养分相关的生理性状,它们对作物产量形成产生的影响最大。因而可以作N、P、K积累量及吸收效率等生理性状为基础的选择,以提高合理施肥条件下保证高产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16.
种子贮藏物质变化及其贮藏生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徐亮  包维楷  何永华 《种子》2003,(5):60-63
本文综述了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种子贮藏物质与种子活力和种子寿命的相互关系,并对种子劣变的机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岷江上游油松与华山松人工混交林对降雨的截留分配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工油松与华山松混交林是岷江上游区域主要的群落类型,采用水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混交林林冠截留量、穿透量、树干茎流量等指标。通过混交林对24场降雨分配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林冠截留量83.47mm、穿透量81.43mm、茎流量2.00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50.o%,48.8%,1.2%;幂函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而线性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外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恢复重建后的人工油松与华山松混交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市是中国重要的晚熟芒果产区,了解芒果园产量及施肥现状,诊断施肥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改善施肥管理模式、促进芒果产量品质提升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攀枝花市不同发育阶段(挂果前期:2 ~ 5 年;挂果初期:6 ~ 10 年;挂果盛期:10 ~ 26 年)110 个芒果园产量及施肥管理现状,诊断芒果园施肥管理存在的问题。该市芒果园平均产量(15416.4±7876.3) kg/hm2,挂果盛期产量高于初期,不同农户间经营管理模式差异导致产量差距较大。多数挂果前期果园仅施用化肥。大部分挂果期(挂果初期、盛期)果园化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配合施用,年均施肥2 次,集中施用采后肥和壮果肥。挂果期芒果园N、P2O5、K2O 养分投入量均低于我国《芒果栽培技术规程》中的推荐量。当地芒果园普遍存在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农家肥腐熟程度不一、盲目随意施用石灰等碱性肥料等施肥管理问题。建议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地土壤条件和生产实际需求制定芒果园施肥管理规范,从而促进该区域芒果产量及芒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坡地清带造林技术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表明,清带造林技术是将山地植被自然恢复和目的树种人工重建有机结合的有效的森林重建技术措施。它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林地的光,温,有机质分解条件,促进林木生长,维持物种多样性,利于形成乔-灌-草-地被物多层次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002.9~2003.10)凋落量是5.900t/hm2·a,月凋落量在0.166~1.775 t/hm2之间变化,其中以10月凋落最盛,该月占了全年凋落量的30.09%:而凋落最少则出现在5月,本月凋落量仅2.81%.凋落物自然含水量在13.75%~63.62%之间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含水量普遍高于未分解凋落物,但2者月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凋落物自然含水量与其饱和持水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2者有较好的拟合关系.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分别在85.05%~323.41%,147.66%~251.11%之间波动,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变幅相对较小,未分解凋落物呈现明显的"凸"形月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则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