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3篇
  18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主要存在认识片面化、教学模式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够合理三大问题,再针对性提出对计算机教育全面宣传、推进计算机教育模式转型与升级、优化评价体系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果园间作优良作物--魔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魔芋喜湿润、怕积水,喜凉爽、怕高温,喜弱光、耐遮阴的特点,笔者自2006年起连续5年在陕西省城固县的青龙寺林场和文川镇平地柑橘园、猕猴桃结果园试行间作魔芋,形成上有果树、下有魔芋的立体种植模式,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十五”期间批准立项,国家、自治区发改委扶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园区,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适应新时期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西藏农牧业产业和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特色”、“高效”、“示范辐射”和“产业带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带动和促进全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一个战略性重大举措。通过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西藏高原形成独具特色,既有重要影响,又有现代农业特征的高科技示范区和样板区。  相似文献   
15.
BGA激活剂系列产品,属于土壤调理剂,它不同于现有化学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保水剂、生根粉等产品,是一种全新型的农业、林业生产资料,它集保水、放水、催芽、改良土壤、供给和激活营养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除可用于正常条件下的种植获得养分外,最突出特点在于植物在难以种植的恶劣条件下(如高寒、干旱、风沙、瘠薄等),能使植物正常生长.在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区连栋温室内采用BGA激活剂,开展西藏名、优、特蔬菜引种与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实现了蔬菜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四季供应.本研究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工艺的引进、创新和组装集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传统农业改造,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区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农牧民增收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CTAB法提取苎麻总DNA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TAB法提取了苎麻总DNA ,考虑到苎麻中酚类、黄酮类等次生代谢物质多的特点 ,在提取液中加入了一定浓度的PVP和 β -巯基乙醇 ,从而获得了高分子量的DNA。经实验鉴定 ,其纯度符合分子遗传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河溪近自然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河溪近自然治理从河溪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地貌特征和水体特征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我国特殊的经济情况和复杂的水域特点,提出了由11个因子组成的河溪近自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河流的平面形态:(2)河流的横断面形态:⑶河流的水深:(4)水体宽度:(5)岸坡的结构:(6)水流的流速:(7)缓冲带植被宽:⑻水体与河床的接触情况:(9)河道粗木质情况:(10)水质:(11)底栖大型动物。再根据评价结果将河溪生态系统健康划分为四个等级,并对北京市怀柔区的典型河溪——怀九河进行河溪近自然治理评价,发现其处于河溪受到微小的人类活动的侵扰阶段,需要利用河溪近自然治理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的最佳破壁方法,分别使用反复冻融法、超声法、高速匀浆法、碱热法和研磨法对破囊壶菌进行破壁处理。为了解各方法的破壁效果,使用显微镜观察破壁前后的细胞个数变化,并利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为探究不同破壁方法对油脂提取的影响,首先使用尼罗红荧光染色法对油脂含量进行了定性检测,随后采用正己烷提取油脂。为探究不同破壁方法对油脂组分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油脂的组成情况。结果显示:(1)碱热的破壁效果最好,破壁率达到95.51%;(2)碱热破壁后得到的油脂产率最高,达到61.33%,远高于其他4种方法 ;(3)碱热破壁后得到的油脂中DHA含量最高、达到41.33%,相应的DHA产量也远高于其他方法、达到2.192 g/L。从制备高纯度DHA的角度出发,碱热法是最佳的破壁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赣红麻一号为材料进行了红麻苗期12种主要矿质元素缺乏研究.结果表明缺N、Ca、Mg、Fe、S、B等对植株上部症状影响明显,表现生长缓慢、叶数少,叶色失绿等,所有缺素处理叶鲜重均为对照的70%以下,其中缺Ca、缺Mg处理仅为CK的7.5%和19.5%;缺N、Ca、Mg、S、Mo等对根量有明显影响;缺N、P、Ca、Mg、Mo等对干物质积累与CK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土壤生物工程在北京山区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公路边坡绿化不仅可以保护边坡,防治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改善公路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创伤,已经成为公路边坡治理的重要内容。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河岸坡为试验示范区,以旱柳(Salix matsudana)作为主要的绿化植物,采用扦插、埋根、灌丛垫、柳篱挡墙、梢捆等土壤生物工程措施,对沿河公路路基边坡进行治理,并对施工完成5个月后的生长状况、护坡效果等进行观测调查。结果表明:5种土壤生物工程中旱柳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在试验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不同的工程类型、水淹与否等条件下,旱柳的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各措施按旱柳生长状况由好到差排序依次为梢捆、灌丛垫、埋根、扦插、柳篱挡墙;水淹1个月的旱柳基径和株高较未水淹的平均值分别小13.2%和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