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麦适时冬灌,既能平抑地温,增强抗寒能力,防止冻害死苗,有利于麦田全安越冬;又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冬灌必须因地制宜,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温度、湿度、苗情、土壤、地力等因素,做到灵活进行,兴利除弊。合理冬灌的技术要点如下:1冬灌的适宜时间因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较大,故冬灌的具体时间不能都以季节来定,应以当地当时的气温确定为宜。小麦冬灌的适宜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7℃~8℃时开始,到5℃左右时结束,群众的经验是“夜冻昼消,冬灌正好”。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结合我国旱地小麦生产现状,围绕我国旱地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以旱地小麦高产稳产高效渗灌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有关研究结果为主要根据,对旱地小麦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为考察对象的旱地小麦生产系统,可分为8个组成部分或称系统要素。这一系统分析结果在学术上为旱地小麦栽培研究从总体上指出了研究方向,在生产及其管理上对我国旱地小麦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以"达赛莱克特"草莓为试材,研究1%壳聚糖处理的草莓果实在0℃低温贮藏7 d后20℃常温货架6 d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0.1%醋酸溶液处理)相比,壳聚糖处理降低了低温贮藏后期和货架期草莓果实的呼吸速率、花青素、类黄酮及酚类物质的含量,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显著减少了货架期草莓果实腐烂和霉菌的发生,对果实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表明1%壳聚糖处理可有效延缓草莓的采后衰老进程,延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4.
旱地小麦施肥效应及增产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于1988~1992年在山西省永济县虞乡进行,结果表明,旱地施肥在不同年型和不同肥力条件下,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地力瘠薄时,单施化肥小麦增产幅度小(0.7%~29.9%),对产量的影响是丰水年>常水年>歉水年;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小麦增产幅度大(84.7%~15.8%),对产量的影响是歉水年>常水年>丰水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小麦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从而提高了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5.
大麦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全国引进的39个春播大麦品种(系),在晋南(临汾)生态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 质性状等进行了试验鉴定。结果表明:ND1884、新引D6号、甘啤3号等6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异,其 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可以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本区域的春播品种应具备一定的时生育后期高温的 抗耐性。  相似文献   
26.
为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克服制茶用煤不足的困难,我场在1982年春将16台珠茶炒干机的煤灶,装上3.6kw 电容丝的电炉盘,改成电炉灶,以电代煤,炒干茶叶。从春、夏茶的生产实践看,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7.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果园生草覆盖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园在生草覆盖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处理均能提高叶片质量,促进新梢生长,其中以有机无机配施(NPKM)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同时各个施肥处理也能提高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以NPKM处理最高;施肥能增加单株产量和单果重,改善果实品质,与CK对照比较,传统施肥(NP)、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肥(NPK)和有机无机配施(NPKM)处理分别增产15.40%、19.27%、30.15%和54.49%,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分析,从土壤可持续效用的角度,M处理和NPKM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既能增强树势,又能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比分析引进马品种新吉尔吉斯马与伊犁马杂交后代(XY)、奥尔洛夫马与伊犁马杂交后代(AY)的产奶性状,进一步研究比较两个引进马品种对伊犁马乳用性能的改良效果,为新疆乳用马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两个杂交群体中成年母马30匹,分别采集和统计样本的最高日产奶量、日均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及全期产奶量,比较不同产奶量在两个杂交群体间的差异,并对同一群体中的不同产奶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个杂交群体XY和AY的平均最高日产奶量、日均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全期产奶量分别为8.15kg、6.00kg,6.15kg、5.34kg,43.94kg、36.94kg,133.45kg、97.38kg,738.41kg、641.94kg。在最高日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和全期产奶量上,杂交后代XY显著高于AY(P<0.05);不同产奶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的各产奶量之间相关程度不同。【结论】引进马品种新吉尔吉斯马对伊犁马的产奶性能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29.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的存在对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吸附固定能力,研究参与其形成的微生物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分别采用浓度梯度试管富集培养不同水稻根部土壤中的铁氧化菌,用最大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方法计算其丰度;测定土壤主要微生物群落结构,并结合各种土壤理化因素进行多元生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几种不同肥力的水稻土中可培养的微好氧铁氧化细菌数平均达169万个/g,其丰度与土壤pH值呈正相关,而与其他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没有显著相关性。在门的水平上,所测样品中以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主要类别,平均占细菌总量的46.35%。在属水平上,则以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属)、Anaeromyxobacter(厌氧黏细菌)、Geobacter(地杆菌属)、Anaerolinea(厌氧绳菌属)等为主,代表性的铁氧化菌Gallionella(披毛菌属)在所有相对丰度中排名第7,达2.2%。总体而言,各种样品的理化性质相近,但是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差异较大,其分布受到样品理化性质的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马铃薯化肥过量施用问题,促进节本增效。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结合土壤分析结果,系统分析了黑龙江中部区马铃薯主产区的生产田化肥施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马铃薯目标产量、结合地力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出黑龙江省中部地区马铃薯生产合理施用化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