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压制颗粒是配合饲料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着配合饲料的品质.为保证饲料产品质量,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经验,谈谈压制颗粒工艺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2.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串行通信技术,结合农机使用的特点,将用传感器测量的数据,记录在MCS-8051单片机上,然后利用串行口及VB6.0实现的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传输到PC机上并绘制曲线、进行数据分析,以直观掌握土壤状况及机组的耕作情况。  相似文献   
53.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变电所内除交直流电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设备功能。它以微机保护和计算机监控系统为主体,加上变电所其他智能设备构成功能综合化的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现在电力系统进行的农网改造,城网改造对于变电所二次系统的改造主要是以综合自动化系统替换原有的常规二次系统。  相似文献   
54.
采用根钻法和内生长土芯法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3种林型(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细根(≤2 mm)的生物量、垂直分布、生产与周转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细根生物量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林型的活细根生物量均高于死细根生物量,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0-10 cm土层,3种林型活细根生物量在幼龄林和成熟林之间差异显著;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 C/N、含水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水溶性碳、 pH、容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细根年生产量在0.14-0.64 kg?m-2?a-1之间,年死亡量在0.07-1.43 kg?m-2?a-1之间,云冷杉红松林成熟林细根周转率较高(1.61 a-1),椴树红松林幼龄林细根周转率最低(0.63 a-1)。  相似文献   
55.
红星2号是红皮红肉型厚皮甜瓜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好,抗性较强,口感好,品质优良,生态适应性广,适宜保护地、半保护地及露地栽培。介绍了该品种的育种目标、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56.
水费支出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生活、工业和农业三大用水分类,提出了水费支出系数指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水费支出系数指标与需水量之间的关系表明,水费支出系数指标在分析水需求调节和预测、水价的制定、节约用水、水价承受能力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金妹’是武威安泰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育成的黄皮红瓤特色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性较好,抗病性强,坐果性好,果皮韧性好,肉质酥脆,汁液足,口感好。生态适应性广,适宜露地、早春及秋冬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58.
生态系统管理起源于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是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对生存环境破坏与资源利用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渐形成的.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管理问题.森林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生产力和生物量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它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森林孕育了人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21世纪林业科学的主线和森林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各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对缓解我国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防止地力退化和病虫害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及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水稻Y58S核心种子不同世代群体的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Y58S以冷水处理方法生产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至第3代种子和未经提纯连续多代繁殖的种子进行育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Y58S育性敏感期在日均温为25.7~32.0℃条件下,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2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均为0,第3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1.00%,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2.67%,且出现同形可育株。育性敏感期用23.0℃恒温冷水处理6 d,由第1、2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分别为0,0.67%,第3代及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染色花粉株率分别为1.33%,3.0%,可见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2代种子用于制种,其不育的安全性高,第3代种子用于制种有风险,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则不能用于制种。育性敏感期用21.5℃恒温冷水处理12 d,不同世代种子种植的群体,正常花粉率从低至高的株率均呈正态分布,说明不育本质为主效基因,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漂变则是微效基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为挑选适应洞庭湖棉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对14个杂交棉的生育期、病虫害危害、早衰和倒伏情况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联杂8号、雅杂棉1号、皖杂棉11和晶华8号4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洞庭湖棉区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