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研究了赤星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弱毒株TBA16的灭活孢子制剂PCF1对烟草抗赤星病的诱导作用,及在田间控制赤星病的效果和对烟叶产量、品质等性状的影响。在温室内幼苗上,PCF1可明显诱导烟草对赤星病的系统抗性,抗性诱导效应为57%—89%。在山东5个主要产烟县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PCF1有3种作用:①可以明显控制赤星病的发生程度,效果与用作对比的化学农药菌核净相当或略低,在烟草生长后期防治效果可达76%;②增强烟株生长和叶片扩展能力,使烟叶(烘烤后)产量提高7%—38%;③明显改善烟叶内在品质、增加上中等烟叶的比例,使产值提高17%。 相似文献
12.
GntR是原核生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分析了辣椒溶杆菌Lysobacter capsici X2-3 GntR家族中一个Hut C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LC_HutC缺失突变体MT4090的生长速率、运动能力、对小麦根系分泌物的趋向性及对小麦根系的定殖能力较野生型菌株明显减弱,生物膜产量则明显增加,互补菌株MS4090与野生型水平相当。但突变体对病原真菌和卵菌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LC_HutC对X2-3生长、运动、趋化性以及根际定殖等有广泛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辣椒溶杆菌的调控机制有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生姜根际土壤分离得到62个细菌分离物。以姜茎基腐病病原菌(Pythium myriotylum)为指示菌,共选出7株对姜茎基腐病菌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等,X-11、JK-14、SF-19、SF-23等4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JK-19、JK-28、JK-25 3株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Peanibacillus spp.)。SF-19、SF-23、JK-25、JK-19、JK-28、X-11和JK-14的16S rDNA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Q283970、JQ283971、JQ283972、JQ283973、JQ283974、JQ283975、JQ283976和JQ283977。进一步分析表明,7株拮抗菌对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graminearum、Verticillium dahliae等多种类型的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拮抗菌可导致病菌菌丝细胞顶端膨大、菌丝体畸形、分隔增多等变化。 相似文献
15.
烟草赤星病菌糖蛋白激发子诱导烟草抗病防卫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来自赤星病菌弱毒株的糖蛋白激发子处理烟草,能明显抑制烟煤草体内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组织中H2O2的含量,诱导后1dCAT活性就已开始下降,至第6天下降到最低,以后又逐渐恢复,而H2O2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AT活性的变化相反,随CAT活性的降低,组织中H2O2含量逐渐增加,在诱导后第10天达到最大值,激发子处理烟草还可以诱导碱性PR蛋白基因PR1b的表达;同时,烟草对赤星病强毒株的抗性逐渐增强,以诱导后第10天接种抗性最强,且这种抗性是系统性的,水杨酸(SA)处理后CAT及H2O2的变化与上述趋势类似。 相似文献
16.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植物诱导抗病性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机制及防卫基因诱导表达及信号识别、传导等分子机制,以烟草抗赤星病诱导的研究为例阐释了这些机制的表现;对利用诱导抗性防治植物病害的途径作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核黄素诱导烟草悬浮细胞酚类物质和木质素的积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阐明核黄素对烟草悬浮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以及抗病相关的酚类物质、木质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1 mmol?L-1的核黄素处理烟草悬浮细胞,用生物化学、细胞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方法测定苯丙烷代谢有关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结果】核黄素处理后,PAL和POD活性明显升高,处理12 h 和24 h后酶活性分别达到峰值;荧光观察细胞壁积累了更多的酚类物质,胞内和胞外scopoletin(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含量明显升高,在处理12 h后都达到峰值,分别是对照的3.6和3.9倍;细胞染色和含量测定表明,核黄素处理后烟草悬浮细胞沉积了更多的木质素,处理24 h和48 h后,木质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5和1.8倍。【结论】核黄素处理后提高了烟草悬浮细胞PAL、POD活性,积累了更多与抗病有关的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8.
瓜类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病原细菌,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方便快捷,应用广泛。该方法使用不当会出现假阳性问题,仅适用于病原菌的初筛检测。本研究将Aac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GICA)与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了GICA-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蛋白与核酸2个层面上从发病西瓜叶片上检测到瓜类果斑病菌,有效解决了试纸条检测的假阳性问题,提高了瓜类果斑病菌检测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串联双病原物诱导启动子驱动基因表达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中,目标基因可控的高效表达是一重要目标。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将串联的病原物高度特异性诱导启动子EAS4(EP)和hsr203J(HP)转入烟草,uidA基因在相应病原物或激发子诱导后可被驱动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此串联双启动子驱动的基因表达特性,采用荧光法对GUS诱导表达活性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双启动子表现较高的诱导表达活性,双启动子与单启动子的活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研究还发现,两个启动子串联的顺序对其活性强度和时间动态有影响,双启动子HP+EP的诱导表达高峰出现在诱导后6~10 h,而EP+HP的活性高峰出现在诱导后8~14 h。同时,初步分析了串联的EP和HP协同促进基因高水平表达的原因。串联的双病原物特异性诱导启动子不但可响应较广谱的病原物的诱导表达,而且可协同促进基因的高效表达,因而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