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鸭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AJ272577、AJ272578、AJ272579和AJ272580)对6个鸭群体(绍鸭、番鸭、樱桃谷鸭、北京鸭(Z4、Z1)和奥白星鸭)300只鸭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基因座在6个鸭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鸭的遗传多样性评估;且基因座AJ272578变异最大,基因座AJ272579变异最小,从不同群体来看,北京鸭Z1的遗传变异最大,奥白星鸭的遗传变异最小。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将绍鸭和樱桃谷鸭归为一类,北京鸭Z1、奥白星鸭和北京鸭Z4归为一类,番鸭归为一类。鸭的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为检测品种(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以Z型北京鸭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体动物模型,运用遗传参数估计软件MTDFREML估计了Z型北京鸭6周龄时生长发育性状和屠宰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体重、屠体重、胸肌重、全净膛、皮脂率、胸肌厚度、胸肌体积、胫骨长和脂肪率为高遗传力性状;腹脂重、背加腹部皮脂厚、胸肌率、腹脂率、腹部皮脂厚、胸宽、龙骨长、胸深和瘦肉率为中等遗传力性状;腿肌重、皮脂重、腿肌率、背部皮脂厚和颈长为低遗传力性状。  相似文献   
183.
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在对油茶园害虫茶袋蛾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系统调查基础上,运用生态位理论和灰色关联度及模糊贴近度方法,系统研究了茶袋蛾与其天敌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茶袋蛾空间生态位重叠值>0.8758的天敌有跳蛛、圆蛛和蟹蛛;时间生态位重叠值>0.4748的天敌有蟹蛛、圆蛛和肖蛸。天敌与茶袋蛾灰色关联度较高的种类依次为圆蛛、姬蜂、小蜂、寄蝇和微蛛;与理想天敌关联度较高的天敌种类为微蛛、肖蛸、跳蛛、姬蜂和小蜂;天敌同茶袋蛾和理想优势种关联度总积分较高的依次为微蛛=姬蜂>圆蛛=肖蛸=小蜂。茶袋蛾与其天敌模糊贴近度最大的是圆蛛,其次为肖蛸。这些结果表明圆蛛对茶袋蛾追随效应显著,为优势种天敌,其次为肖蛸。  相似文献   
184.
MHC及其在肉鸡和蛋鸡中的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鸡HHC的结构、组成等特性,并介绍了其在肉鸡和蛋鸡中的不同。最后,总结了鸡HHC的作用.并对其在鸡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5.
北京鸭初生重与生长速度和屠宰性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鸭3个群体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北京鸭初生重对生长速度和屠宰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北京鸭的初生重对生长速度和屠宰性状均有影响,初生重大于57.5 g的2组在6周龄体重显著高于体重小于57.5g的2组,屠体重、胸肌重、全净膛重、胸肌率虽然有随着初生重增大的趋势,但只有体重大于60g的一组和其他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初生重只对前期(0~4周龄)绝对生长速度有影响,而后期无影响;相对生长速度虽然有随着体重增加减少的趋势,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对初生重的高强度选择可以对北京鸭生长性状和屠宰性状产生影响,特别是以旨在提高6周龄体重为目的而对初生重进行选择时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6.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教学试验基地养鸡场伊莎褐蛋鸡为试验对象,选取1500枚种蛋,研究种蛋在孵化期胚胎的死亡规律。将1500枚种蛋分为A1、A2、A3、A4、A55个重复,每重复300枚种蛋。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法分别比较5个重复间的差异,孵化前期和孵化后期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不同胚胎日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重复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孵化期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不同胚胎日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分别在4~6天和16~18天(P0.01);孵化前期胚胎死亡高峰期4、5、6天死亡率极显著高于3天和7天(P0.01);孵化后期16、17、18天的胚胎死亡率显著高于15天前和19天后(P0.01),其余日龄间胚胎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7.
凡纳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月龄凡纳对虾900只,测定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和体质量共9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定量分析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凡纳对虾8个形态形状与体质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依变量的真实关系,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宽和头胸甲高对体质量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所以它们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328 4**)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头胸甲宽(0.242 5**)、体长(0.151 0**)、头胸甲高(0.120 4**)和第一腹节背宽(0.109 8**),第一腹节背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049 2*)最小;第三腹节背高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很大(0.735 7**),但它与头胸甲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都非常小,所以它们主要通过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来间接影响体质量,是影响体质量的次要因素,均被剔除;决定系数和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系数为R2=0.944 9,说明影响体质量的主要自变量已经找到;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全长(x1)、体长(x2)、第一腹节背高(x3)、第一腹节背宽(x5)、头胸甲宽(x7)和头胸甲高(x8)对体质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回归截距和相应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2.599、1.043、0.547、0.969、2.279、6.118和2.797。  相似文献   
188.
利用数学模型研究蛋鸡生长曲线,探讨蛋鸡生长发育的规律性。选取商品代罗曼褐蛋鸡和商品代海兰褐蛋鸡各29 000只体质量的累积生长数据,对其生长曲线做拟合与分析,选出最优模型以描述罗曼褐与海兰褐蛋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Logistic、Gompertz及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回归模型分别拟合其体质量累积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均以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拟合度(R2)达到0.996以上,残差平方和(E)最小,尤其对初始体质量的估计最好。在两个品种蛋鸡中,海兰褐蛋鸡的生长发育水平快于罗曼褐蛋鸡的生长发育水平,其Gompertz生长曲线方程为Y=1 785.94e-3.631exp(-0.166t),拐点周龄为7.77周,拐点体质量为657 g。罗曼褐蛋鸡的Gompertz生长曲线方程为Y=1 952.81e-3.992exp(-0.165t),拐点周龄为8.39周,拐点体质量为718 g。由Gompertz描述的该曲线方程与拐点也代表两个品种蛋鸡生长发育的平均水平。选出的最优模型可用来分析罗曼褐与海兰褐蛋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指导蛋鸡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9.
镉氮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镉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镉氮交互作用对小白菜植株的干重和镉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土壤施氮显著改善小白菜植株的生长状况,土壤镉污染水平对小白菜植株地上部分和根系干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土壤镉污染显著导致镉在植株体内的累积,镉污染水平对小白菜植株镉浓度和镉累积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施氮条件下植株镉浓度的变化趋势因土壤镉污染水平不同而异,施氮在促进生长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植株对镉的吸收和累积。植株地上部镉累积明显大于根系镉累积,且土壤外源镉污染水平下小白菜植株没有表现出镉毒害症状,说明小白菜植株地上部具有耐镉并累积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0.
实验以EDTA和不同金属离子为效应物,果胶为反应底物,研究不同浓度的EDTA,Na+,K+,Ca2+,Cu2+,Zn2+,Mn2+,Fe2+,Fe3+,Ag+和Ba2+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Cu2+,Zn2+,Mn2+,Fe2+和Fe3+对PG有激活作用,对PG产生最大激活作用的浓度分别为0.3mmol/L,0.4mmol/L,0.3mmol/L,0.3mmol/L和0.6mmol/L,EDTA,Ca2+,Ag+和Ba2+对PG有抑制作用,Na+和K+对PG活性没有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0.3mmol/LNa+和K+处理后,PG的Km和Vmax基本没有发生变化,2mmol/LEDTA和0.3mmol/LCa2+处理后,PG的Km和Vmax均下降,0.3mmol/LCu2+,Zn2+,Mn2+,Fe2+,Fe3+处理后,PG的Km和Vmax都上升,0.3mmol/LAg+和Ba2+处理后,PG的Km上升,Vmax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