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87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48篇
  49篇
综合类   353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74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富硒香菇、木耳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香菇、木耳富硒栽培,探讨富硒栽培对香菇、木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富硒栽培,不但提高了香菇、木耳子实体中的硒含量,而且改善了它们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2.
龙须菜风味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须菜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沿海,是一种红藻类海洋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龙须菜由于藻体较硬和藻腥味较浓,所以民间不能直接食用,目前大部分用作生产琼胶的原料,只有小部分用作鲍鱼养殖的饲料(鲍鱼主要是用细基江蓠作为饲料)。因此,把龙须菜加工成风味食品,供人们直接食用,可提高龙须菜的利用价值,促进龙须菜养殖业的发展。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①龙须菜:采集于广东省电白县,藻体较粗,呈圆柱状,紫褐色,干品水分含量为35.6%。 ②化学试剂: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193.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溶液中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两个处理,研究了水稻生育期内土壤溶液中的无机氮(NH4+-N和NO3--N)、磷(P2O5)、钾(K2O)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溶液中铵态氮(NH4+-N)含量增加,而对硝态氮(NO3--N)含量的影响则是前期两个处理含量相近,而后期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溶液中硝态氮(NO3--N)含量。秸秆的施入降低了水稻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而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还田处理中磷的含量逐渐增加,并超过不还田处理中的含量。土壤溶液中钾的含量因秸秆施入变化最为明显,在整个生育期内,始终表现为秸秆还田处理高于不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194.
以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绿宝六号)为宿主植物,采用三室隔离盆栽培养系统,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根瘤菌及AM真菌和根瘤菌双接种,研究豆科植物接种AM真菌吸收外源氮产精氨酸的影响,外源氮分别为4 mmol·L-1NH4Cl,4 mmol·L-1NH4NO3,4 mmol·L-1尿素(Urea)和4 mmol·L-1精氨酸(Arginine,Arg)。结果表明,不同接种处理下不同外源氮对菌根中精氨酸含量影响不同,单接AM真菌及双接种均在施加外源氮Arg时精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47和3.20 mg·g-1,且双接种明显高于单接AM真菌处理,而单接根瘤菌处理中精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单接种相比,双接种下菌根侵染率、根瘤数、根瘤鲜重及茎叶中总氮含量都有所提高,且在施加NH4NO3时效果最好。由此得出,AM真菌和根瘤菌双接种更利于植物氮源的吸收及生长。  相似文献   
195.
19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mg/kg的杆菌肽锌(抗生素组)、800 mg/kg的黄芪多糖、250 mg/kg的丁酸梭菌以及800 mg/kg的黄芪多糖+250 mg/kg的丁酸梭菌的复合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Ⅴ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P0.05),Ⅴ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及补体3(C3)、补体4(C4)的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2)Ⅴ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Ⅴ组的法氏囊指数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Ⅳ组、Ⅴ组的血清和肝脏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Ⅰ组(P0.05),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Ⅳ组的血清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4)Ⅴ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Ⅴ组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复合剂比单独添加黄芪多糖或丁酸梭菌能更好地提高蛋雏鸭的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改善肠道绒毛形态。  相似文献   
197.
益生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84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252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对种鸽和6只乳鸽。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金霉素,试验组(C、D、E、F、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7、1×108、2×108CFU/kg丁酸梭菌,5×109CFU/kg乳酸菌和5×109CFU/kg乳酸菌+1×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 G组乳鸽15~28日龄、1~28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及28日龄时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除E组乳鸽的血清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TC)含量外,丁酸梭菌和乳酸菌显著提高血清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 G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和C组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升高,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 D和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 C和D组的空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及空肠、回肠V/C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促进乳鸽生长,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且对乳鸽的肠道形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添加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且单独添加以D组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8.
中药痢原清可溶性粉为桃金娘科植物海南丁香(Eugenia caryophy llata Thunb.)提取物丁香混酚和山龙眼科植物深绿山龙眼(Helicia nilagirica Bedd.)有效提取物接枝聚合的大分子化合物。通过多次试验和临床应用,证实其对埃希氏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厌氧梭菌、李斯特菌属等均有高度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9.
避免兔群暴发兔瘟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长岛县南长山镇乐园村养兔个体户肖某饲养种兔 50只 ,商品獭兔4 0 0只 ,饲养管理差 ,卫生条件差。 2 0 0 0年2月 2 8日对 70日龄的 82只兔接种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 ,3月 2日早晨发现注射疫苗的兔死亡 1 5只 ,当日晚上未注射疫苗的4只兔有一只死亡。来我站就诊 ,诊断为兔瘟。2 临床症状 病兔突然死亡 ,死前出现抽搐 ,惨叫 ,鼻腔流出泡沫状血样液。3 病理变化 剖检 4只刚死亡兔 ,主要病理变化为 :喉头、气管粘膜出现弥散性充血、出血 ,肺脏点状或斑点状出血 ,肝肿大 ,质脆 ,膀胱积尿 ,内充满黄褐色尿液。4 实验室诊断 采集…  相似文献   
200.
发病情况及症状某养狐场养狐1200只,畜主为提高公狐的利用率,新近采用了人工授精技术。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发现80多只母狐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屡次授精不孕,阴道口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流出,并有6只狐狸先后突然死亡,其余狐狸未见异常。剖检变化子宫病变十分明显,子宫壁增厚,子宫黏膜出血,有的脱落,子宫内充满黄白色分泌物。阴道内亦有炎性分泌物。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出血。实验室检查用解剖刀烧烙积脓的子宫浆膜面,然后,再在烧烙处捅一小口,用灭菌的接种环钩取脓汁分别直接涂布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