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76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102篇
  103篇
综合类   619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254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寒地早粳花培培养基中铁的效应(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study, through vitro culturing anthers of 7 F1 progenies of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on medium with different Fe2+ contents, it was found that Fe2+ content generated greater impacts on the induction rate and green plantlet differentiation.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if Fe2+ increased from 32 to 40 mg/kg, the induction rate of early Japonica rice anther culture in N6 culture media was more then 1.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N6 culture media containing 5.6 mg/kg Fe2+. In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induc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2+ content, while if the concentration was over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induction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2+, showing single peak distribution. When the Fe2+ was 40 mg/kg in differentiation medium, the differentiation rate decreased dramatically. The green plantlet differentiations of callus which were induced on culture media containing 32-40 mg/kg Fe2+ were different, when they were cultured on MS culture media, and 85.7% materials could increase green plantlet productivity to about 7.8%. Therefore, increasing Fe2+in induction media properly could increase anther culture efficiency of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相似文献   
952.
研究了2-羟基-4-异戊烯氧基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本文报道两种合成方法,方法一,经过羟基保护、醇醛缩合、水解及异戊烯基取代四步反应;方法二,采用异戊烯基取代、醛酮缩合两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MS等确证。结果本实验采用第二种合成方法,此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3.
重庆三峡农科院最新培育成功的牧草玉米品种,是专门种植用来当饲料的,不仅牲畜喜欢吃,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产量也很高。牧草玉米也结玉米,只是不像能吃的玉米那么大,而是像麦穗大小,玉米籽只作种子用。这种牧草玉米在3月播种,6月就可以第一次收  相似文献   
954.
目的土壤酶参与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文以喀斯特断陷盆地3种典型林地为研究对象,探究林地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植被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喀斯特断陷盆地云南松林、桉树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林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1)3种林地土壤pH介于5.47 ~ 6.03之间,10 ~ 20 cm和20 ~ 30 cm土层土壤密度,云南松林显著高于桉树林和次生林(P < 0.05),0 ~ 10 cm和10 ~ 20 cm土层全氮含量,桉树林显著高于云南松林和次生林(P < 0.05),0 ~ 1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次生林显著高于云南松林和桉树林(P < 0.05),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整体呈现次生林 > 云南松林 > 桉树林的规律。(2)3种林地0 ~ 10 cm土层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为次生林 > 桉树林 > 云南松林,而10 ~ 20 cm土层呈现相反的规律。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在0 ~ 10 cm和10 ~ 20 cm土层均为次生林最高,云南松林次之,桉树林最低。此外,林地各土层间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土壤酶活性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3)冗余分析表明,有机碳、铵态氮、速效磷和pH均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全氮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密度与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4)蒙特卡洛检验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重要性大小排序为:有机碳(41.4%) > 铵态氮(32.9%) > 速效磷(24.3%) > 土壤密度(12.6%) > 全氮(7.9%) > pH(5.5%)。结论综上分析表明,有机碳、铵态氮等是影响研究区内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指标,在断陷盆地林地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恢复方面,次生林最佳,而云南松林的优势高于桉树林。   相似文献   
955.
以无锡市2000、2005和2010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将无锡市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园地和水域5大类。同时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2000~2010年无锡市土地利用特征。最后结合无锡市社会经济和人文数据,对无锡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无锡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总量和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不断减少,而园地和水域面积有小幅度的上升,林地基本维持在原来的比例,减少的耕地大部分转换为建设用地、水域和园地。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2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菜籽相对公母仔鸡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数酸和甲状腺素浓度影响的性别差异,考察了甲状腺肿效应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12%菜籽粕使仔母鸡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均值极显著降低(P<0.01)。尤其在饲喂菜籽粕4周以内影响更大,而对仔公鸡没有显著影响(P<0.05),(2)12%菜籽粕对仔鸡血清甲状腺素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前期血清甲状腺浓度略有增加,后期略为下降;(3)12%菜籽粕导致8周龄仔鸡甲状腺极显著增大(P<0.01),而对肝重、肾重和腺重则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菜籽粕对仔鸡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雌性比雄性反应敏感,在公母仔鸡饲粮中,菜籽粕用量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57.
马尾松人工林单木生长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马尾松人工林间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用林分内单木相对直径、林分年龄、地位指数和单株地积作为输入变量,以单木直径生长量作为输出变量,构建了4:S:1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间伐试验林的单木生长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适宜的网络结构为2:3:1,网络对象名取为DMnet。网络模型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的结果,各密度级的平均训练精度为90.10%~97.73%。与常规模型的拟舍精度83%~93%相比,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显示,随相对直径和单株地积的增大,单木胸径定期生长量逐浙增大,其变化细节与林木在林分中所处的空间位置相符合,说明所建的单木生长神经网络模型能有效地描述林木生长随相对直径和林分密度指数的变化规律。模型可供同类条件的林分在进行经营设计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模拟、预测等使用。  相似文献   
958.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设施农业智能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无线传感网络是在微机电系统、片上系统、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成,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结合设施农业实际,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采用基于ZigBee协议的CC2530芯片作为传感器节点和网关/汇聚节点,进行监控参数传输、汇聚和融合;结合数据库技术和专家决策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和精细农业。  相似文献   
959.
一、试验目的 为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探索适合山区生产发展的种植模式,增加山区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将云南省农科院近年选育的荞麦新品种(系)引入我镇海拔2250米生态条件下采取夏播和晚秋套播试验,对丰产性和抗逆性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