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防病增产套餐组合在玉米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可有效防治玉米病害,还可显著增加产量。2021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试验基地选用2个玉米防病增产套餐组合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喜福套餐组合及享尔套餐组合对玉米生长均无药害,且有刺激生长、促进早熟的作用,使玉米成熟期提前2 d;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效分别为81.98%、80.33%,增产率分别为12.10%、10.21%,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2.
为促进药物结构优化和改造,利用293T细胞进行转染及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研究病毒血凝素(HA)在内质网应激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糖基化位点HA蛋白差异性表达明显,HA蛋白可诱发内质网应激反应,且不同的HA蛋白样中CHOP的表达量不同,从而引起内质网应激反应所导致的细胞凋亡也不同。  相似文献   
73.
为获得具有开发应用价值的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株,本研究从自然界中共采集了35个土样,经过富集、涂布、划线分离、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后,采用二甲基亚砜和丙酮以1:3的比例进行破壁提取,并对色素提取物进行紫外扫描定性、定量分析,得到7株酵母菌株符合试验要求,并筛选出胡萝卜素产量最高的菌株,编号为21-1,产量为7.42 mg/L。对此菌株进行无机盐组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初步优化,优化后21-1菌株胡萝卜素产量为8.55 mg/L,相比初筛的菌种提高了15.3%。将这7株菌株产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与β-胡萝卜素标准品进行对比发现,其中一种含量为β-胡萝卜素。 [关键词] 胡萝卜素|酵母菌|发酵优化  相似文献   
74.
为促进植物促生菌剂的开发与应用,分离玉米根系促生菌株,并以玉米促生细菌(壳聚糖酶产生菌YM0137)为研究对象,阐明菌株YM0137在玉米根系的定殖,并测定菌株YM0137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局部梯度溶液稀释技术分离纯化菌株;玉米植株接种细菌采用灌根接种法,筛选检测显著促进玉米生长与发育的菌种;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的解析以及生理生化反应,判断菌种YM0137的生物学分类地位;通过菌落测定法并结合扫描电镜,确定菌株YM0137在玉米根表的定殖量;采用酶标仪检测离体条件下菌株YM0137的生长曲线;采用碱裂解法提取细菌质粒;并将菌肥YM0137施用于田间进行实收测产。筛选出对玉米促生效果显著的菌株YM0137,与对照相比,菌株YM0137处理的玉米幼苗株高增加了18.5%;经系统发育与生理生化分析,菌株YM0137为壳聚糖酶产生菌(Mitsuaria sp.);菌株YM0137可通过产生的微菌落定殖在玉米根表上,且在玉米根表的定殖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研究发现菌株YM0137存在内生质粒;测产结果表明菌肥YM0137替代25%化肥与常规施肥在玉米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与不施化...  相似文献   
75.
黑龙江省二代区玉米螟发生一般较重,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19-2020年,基于二代区玉米螟为害特点,优化集成二代区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天敌昆虫赤眼蜂寄生一代玉米螟卵,施用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防治二代玉米螟低龄幼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模式对玉米螟的整体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为86.08%~88.43%,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7.78%~7.83%,亩纯增效益66.00~149.60元,投入产出比为1:(6.37~11.84),有效地控制了玉米螟为害,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绿色环保、节本增效,对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显著。  相似文献   
76.
为了明确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秧苗期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因素为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施用次数,设2个处理,处理A:喷施1次,处理B:喷施2次,设喷施清水空白对照(CK)。大田期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因素为丙酰芸苔素内酯稀释倍数,设稀释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和4 000倍液4个处理和一个喷施清水空白对照(CK)。秧苗期调查记录地上鲜重、地下鲜重,株高、根长和总根数,大田期调查记录水稻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并测定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秧苗期用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常规用量稀释2 000倍液喷施1次,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地上鲜重3.4 g,地下鲜重1.7 g,株高36.7 cm,根长16.3 cm,总根数50.7条;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常规用量稀释2 000倍液或3 000倍液在水稻移栽后5和12 d各喷施1次,对水稻提质增产效果明显。因此,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合理控制使用浓度和适期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7.
为了明确氯氟吡啶酯+敌稗桶混茎叶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杂草的防治效果,2022年进行了田间小区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移栽稻田杂草2~4叶期,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用量20.0~50.0 g·hm-2)+敌稗(有效成分用量1 600.0~4 000.0 g·hm-2)桶混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安全性较好;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用量25.0~50.0 g·hm-2)+敌稗(有效成分用量2 000.0~4 000.0 g·hm-2)桶混,对移栽水稻田稻稗、野慈菇的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可以有效防治移栽水稻田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尤其是可以有效防治当地难防抗性杂草稻稗、野慈茹。适宜施药剂量为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用量25.0~30.0 g·hm-2+敌稗有效成分用量2 000.0~3 000.0 g·hm-2桶混,杂草基数或叶龄小的地块用低量,杂草基数或叶龄大的地块用高量。  相似文献   
78.
为推广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减少水稻田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赤眼蜂释放效率,降低防治成本。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二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完成了不同放蜂量、放蜂器投放数量、放蜂量和放蜂器投放数量组合3个试验,调查卵块寄生率、校正寄生率、相对防效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释放量45万头/hm2,放蜂器投放数量90个/hm2,分3次平均释放,每次释放间隔5 d,卵块寄生率62.8%,校正寄生率60.0%,防治效果67.7%,产量和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1 186.4 kg/hm2和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