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碳单位的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是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它由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催化生成.采用RT-PCR技术从高原植物西藏红豆杉中克隆了编码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命名为TwGGPPS(Gen-Bank登录号:DQ 364604).该基因编码区长为1 182 bp,编码393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wGGPPS定位于质体,在其氨基端具有长为18个氨基酸的质体转运肽;TwGGPPS属于异戊烯基转运酶家族,具有该酶家族特有的2个天冬氨酸富集基序;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植物的GGPPS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2种类型,TwGGPPS属于裸子植物类型的GGPPS;对TwGGPPS的蛋白质结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TwGGPPS由大量的α-螺旋通过随机卷曲连接而成,这些α-螺旋环绕形成一个袋状空腔,其空腔口部为底物结合与碳链延伸的活性部位.对TwGGPPS基因组结构的分析表明该基因没有内含子.该基因的克隆和分析为实现紫杉醇的基因工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因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与其生境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及根际微生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笔者对所选样地中长鞭红景天根际土壤及对照土样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分离、计数,并对优势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长鞭红景天1 g根际土壤中含有1.5×106~2.5×108个细菌、2.3×104~1.4×105个放线菌、1.4×103~1.3×105个真菌。长鞭红景天根际微生物的根际效应非常显著,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根际效应最高分别为67.6、42.4、105.3,其根际土壤优势菌的多样性高于非根际土壤,且其根际微生物中存在多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表明,长鞭红景天根际微生物显著的根际效应及根际促生菌的存在,有助于长鞭红景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西藏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本试验利用常规检测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15个根际土壤样品中共获得237120条有效序列,通过聚类共获得2435个OTUs.在门分类...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卷叶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濒危藏药材草本植物。本研究采用标准样地法对林芝地区(墨脱县外)11个地点的卷叶黄精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地点卷叶黄精全株平均生物量的排序为,工布江达金达>朗县洞嘎>波密古玉>波密扎木>朗县金东>察隅南山>米林扎贡>林芝通麦>波密巴卡>波密岗乡>波密中坝,其中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全株生物量的相关性紧密。(2)卷叶黄精生物量总体上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即呈双峰型,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值随海拔升高呈现出无规则型变化。(3)林芝地区各县卷叶黄精蕴藏量的排序是,工布江达县>朗县>米林县>波密县>察隅县>林芝县,蕴藏量最多的工布江达县为633.154 t,占总量的55.834%,最少的林芝县为42.859 t,仅占总量的3.779%。(4)林芝地区卷叶黄精资源具有分布广泛但不均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利用波棱瓜野生药用资源,以藏药波棱瓜为实验材料,分别从极地面与赤道面对其花粉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波棱瓜的花粉粒近于圆球形;从极地面观察,其花粉呈球形,且没有孔沟,但从赤道面观察,却有3~4条孔沟,而且孔沟极度凹陷;其外壁纹饰呈不规则的条纹交错分布状,或排列紧密,或排列疏松.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对中华芦荟部分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分胁迫处理对药用植物中华芦荟的甙、多糖、总糖、可溶性糖、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甙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水分胁迫增加了单位干质量叶片中的甙含量;叶片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总糖的含量也不断减少;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受到水分胁迫的中华芦荟与对照比较,整株、地上部分和根的鲜重均下降,并且胁迫强度愈大降低愈多.说明随着水分胁迫不断增加,中华芦荟次生代谢活跃,光合作用减弱,同化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甙的含量,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总量不断减少,而在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与其增强植物抗性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随着干旱失水,芦荟多糖含量及生物量的减少降低了芦荟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6400测定珍稀、濒危物种大花黄牡丹的光合作用特性和日进程,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11:30时达到最高峰[12.560μmol/(m2·s)],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在12:30时,大花黄牡丹的气孔限制值(0.410)和水分饱和亏缺(2.960 kPa)分别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水分利用效率并不高(1.821μmol/mmol),在10:30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8.339μmol/mmol).在10:30时,大花黄牡丹获得1d中最大的表观量子效率(0.050),其蒸腾速率在12:30时最大[5.135 mmol/(m2·s)],这个时间并不与光合速率最大值同步,这说明在西藏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很多.在大花黄牡丹的光合速率日进程中,维持高光合速率值[大于4.00μmol/(m2·s)]的时间很长,大约9h,这使得大花黄牡丹能有效的积累光合作用产物,这也说明大花黄牡丹是一种喜光植物.通过对大花黄牡丹的光合作用特征及日进程研究,为以后的毛茛科芍药属药用(或观赏)植物驯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钟国辉  权红  袁雷  田发益  罗利樊  兰小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62-3264,3315
[目的]建立了西藏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不同部位鬼臼毒素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鬼臼毒素含量进行检测。[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hates C18柱(1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线性范围为1~200μg/ml,回归方程:y=15121x-46585,r=0.9991。[结果]西藏八角莲根、块茎、叶、叶柄、花和果实中均检测到鬼臼毒素,但是不同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块茎中鬼臼毒素含量最高,为(180.50±2.74)(md)μg/g,之后依次为根中(58.83±1.59)(md)μg/g,花中(40.33±1.24)(md)μg/g,叶中(36.93±1.09)(md)μg/g,叶柄中(29.90±0.45)(md)μg/g,果实中(6.03±0.12)(md)μg/g,依次降低。[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分离效果好,不同组织中鬼臼毒素含量以块茎中最高,果实中最低。该研究可为西藏药源植物功效成分的分析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