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0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8篇 |
农学 | 40篇 |
基础科学 | 58篇 |
28篇 | |
综合类 | 393篇 |
农作物 | 31篇 |
水产渔业 | 49篇 |
畜牧兽医 | 256篇 |
园艺 | 53篇 |
植物保护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4.
45.
6种常见药物对杂交鳢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杂交鳢的苗种培育及鱼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静水条件下,采用常规生物毒性方法研究6种常见药物(甲苯咪唑、铜铁合剂、硫酸铜、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甲醛溶液)对杂交鳢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6种药物对杂交鳢的安全浓度分别为硫酸铜0.09mg/L、铜铁合剂0.07mg/L、敌百虫0.17mg/L、三氯异氰尿酸0.36mg/L、甲苯咪唑0.029mg/L、甲醛溶液24.57mg/L;杂交鳢对供试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甲苯咪唑〉铜铁合剂〉硫酸铜〉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甲醛溶液。[结论]硫酸铜、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甲苯咪唑和甲醛溶液对杂交鳢的安全浓度均与常规使用浓度相当或低于常规使用浓度,因此这些药物均可用来防治相应的杂交鳢疾病。 相似文献
46.
转几丁质酶和 β-1,3-葡聚糖酶基因提高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 -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 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相似文献
47.
根据农业部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新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之规定,河南省农业厅为了贯彻落实好新的管理法规,规范菌种市场,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组织河南省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编写了《河南省食用菌菌种生产检验技术人员资质培训教材》,并由专家教授亲自面授的培训班与国庆前在西峡县成功结束,80余名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的从业人员接受了首批培训。 相似文献
48.
49.
金针菇杂交菌株的同工酶标记与菌株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垂直平板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利用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PAGE表型的差异,对金针菇的杂交后代作了遗传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金针菇杂交亲本及其后代抽工酶箐型表现明显的多型性。4个杂交菌株的同工酶亲本有较明显的差异。2处生化(EST,PRO)标记在杂交菌株中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遗传互补性,并有新的酶带产生。结合同工酶酶谱和标记杂合位点数目对杂种优势可进行早期预测和栽培验证。 相似文献
5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离不开弱毒疫苗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我国发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简称蓝耳病)以来,养猪界对该病危害的认识迅速普及,但对于如何实施有效防控措施,特别是对蓝耳病弱毒疫苗防控效果及是否应该使用方面专家们众说纷纭,让养猪业人士无所适从。本文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国内外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的一些研究资料,介绍了养猪业发达国家对PRRS的控制办法,并对这些措施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阐述了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和不实行免疫的危害;探讨了蓝耳病弱毒疫苗发生副反应的原因和人们所担心的病毒重组与变异问题;列举了猪场如何正确使用蓝耳病疫苗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措施和注意事项,希望对猪场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