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何翔  戴路 《农村科技》2007,(12):19-20
合理施肥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基础,必须根据棉花的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结合土壤特点、品种特点、栽培方式,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才能达到肥尽其用,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红树内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公鸡10只,母鸡5只).试鸡分别饲喂4种饲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5%和0.45%红树内生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明确植物覆盖改善蕉园土壤质量的效果,为植物覆盖在香蕉可持续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传统种植方式(裸露土壤)为对照,以自然生杂草和种植豆科植物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为植物覆盖处理,分析植物覆盖对云南省蕉园土壤质量和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植物覆盖可有效提升蕉园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自然生杂草和豆科植物覆盖处理分别较裸露土壤对照显著增加24.80%~39.62%和31.63%~89.54%(P<0.05,下同),但对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较小.植物覆盖显著影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酶活性,与裸露土壤对照相比,自然生杂草和豆科植物覆盖处理的根际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40.32%~52.92%和9.21%~43.10%,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5.88%~26.94%;非根际土壤的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6.82%~114.98%、19.85%~65.77%和22.52%~33.82%;与香蕉定植前相比,植物覆盖明显提升了根际土壤的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升了非根际土壤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植物覆盖影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香蕉定植前相比,蕉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植物覆盖显著影响非根际土壤的碳氮功能拷贝数,与裸露土壤对照相比,固碳微生物(cbbL-R)、固氮微生物(nifH)、氨氧化古菌(amoA-A)和氨氧化细菌(amoA-B)的碳氮功能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55.97%~69.28%、39.60%~46.36%、16.52%~379.39%和23.98%~48.15%,但对根际土壤的影响较小.[结论]植物覆盖能有效提升蕉园土壤质量,特别是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碳氮功能基因拷贝数等指标,而对根际土壤影响较小.不同覆盖处理中,豆科植物覆盖效果优于自然生杂草覆盖.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克苏棉花滴灌技术发展情况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路  何翔 《中国棉花》2010,37(10):41-42
阿克苏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在当地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棉花膜下滴灌作为当前最为先进的棉花节水增产技术,近年来面积及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棉花生产的主体技术。但棉花滴灌技术作为一项工程与农艺技术的结合体,同时具备适度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戴路  雷春军  何翔 《中国棉花》2007,34(10):29-30
膜下滴灌技术是当今最为先进的棉花生产新技术之一,在滴灌条件下,由于给水和施肥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棉花根系生长环境及在耕层中的分布特点与沟灌及漫灌方式相比明显不同。要实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优势,必须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水肥具有高度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石岐杂仔鸡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1日龄健康石岐杂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喂4种蛋白质(CP)和能量(DE)水平不同的玉米-豆饼型日粮,分别为:Ⅰ组(12.09 MJ/kg;18.07%)、Ⅱ组(13.09 MJ/kg;18.01%)、Ⅲ组(12.09 MJ/kg;20.08%)和Ⅳ组(13.09 MJ/kg;19.93%)。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Ⅱ、Ⅳ组较Ⅰ组能显著提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P<0.05);Ⅲ组较Ⅰ组能显著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2)Ⅱ组较Ⅰ、Ⅲ组能显著提高肝脏指数(P<0.05);(3)Ⅱ组能显著提高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Ⅲ组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和尿酸的含量(P<0.05);Ⅳ组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P<0.05),并提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含量(P>0.05)。对于22~42日龄的石岐杂鸡,以免疫器官指数作为衡量标准,能量13.09 MJ/kg、蛋白质19.93%较为适宜;以血液葡萄糖和尿酸(或其他指标)为衡量指标,能量...  相似文献   
17.
蕉园地表裸露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是阻碍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覆盖是缓解蕉园土壤肥力下降的有效措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能够敏感反应土壤的质量变化,是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以香蕉园常规种植方式(行间地表裸露)为对照,以行间自然生杂草覆盖和人工种植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DC.) Urb.]覆盖为处理,利用微生物Biolog鉴定技术研究植物覆盖措施对蕉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覆盖处理下,蕉园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显著差异,结果表现为大翼豆覆盖(CP)>自然生杂草覆盖(NW)>无覆盖(CK)。与行间地表裸露对比,植物覆盖显著(P<0.05)提高了蕉园土壤微生物的Richness Index、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蕉园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的利用率高,其中自然生杂草覆盖下土壤微生物偏向利用羧酸类碳源,大翼豆覆盖土壤微生物偏向利用糖类及氨基酸类碳源。不同覆盖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影响差异显著,大翼豆覆盖较自然生杂草更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蕉园裸露行间人工种植大翼豆的方法可有效减轻土壤退化程度,以植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可促进香蕉园土壤健康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株,为烟草根茎类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生防资源。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的抑制活性,基于盆栽验证法检测高活性菌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16S rDNA通用引物对高活性拮抗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选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高活性菌株的促生长和抑菌活性进行PCR检测。共筛选出2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均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株LF-1和LF-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LF-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F-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LF-2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率分别为31.16%、56.98%,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率分别为64.44%、72.4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69.54%和65.49%,菌株LF-2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72.49%和68.32%。菌株LF-1和LF-2对烟草根茎类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在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蛋白和能量水平日粮对石岐杂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石岐杂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进行试验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能量和蛋白水平分别为12.09MJ/kg和18.07%、13.09MJ/kg和18.01%、...  相似文献   
20.
黄木易  褚楚  何翔 《土壤》2017,49(4):846-852
依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选择24个指标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将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级别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5级,基于云模型与熵权法对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进行了测量分析,揭示了其警情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时序变化上,2005—2013年,皖江城市带多数城市警情趋于上升,下降的仅为合肥市。(2)从"一轴双核两翼"的空间结构来看,主轴线上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沿江大多数城市近年来警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铜陵和马鞍山两市警情一直处于重警以上状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压力较大。"双核"和"两翼"城市中的合肥、芜湖、滁州和宣城市,只有滁州和宣城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3)针对云模型系统分析结果,创新土地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增加生态建设和环保财政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等是缓解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警情和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分析显示,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处于上升趋势,整体状况趋于恶化。警情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区域高速社会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产生的压力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