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8篇
  2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泥鳅秋季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中旬挑选体长12cm以上的泥鳅作为亲本进行秋季人工繁殖,经过25d强化培育,90%以上的亲鳅发育良好,催产雌鳅19.3kg,催产率在86%,受精率83%,孵化率96%,共获得仔鱼约340万尾。以半年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饵料,3d后鳅苗平均全长达0.8cm,成活率高达99%,半个月后全长达2cm左右;到10月中旬,鳅苗平均全长5.0cm左右,体重达3-4g,成活率为60%,共计获得鳅苗约200多万尾。  相似文献   
102.
水温(27±3)℃下,将体质量为(2.18±0.14)g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以多只(10只)或单只的方式饲养在半径为50cm的圆形养殖桶中,比较群养与单养条件下三疣梭子蟹的生长特性、消化酶与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群养组幼蟹在蜕壳后的软壳期间被同类捕食和残杀现象严重,死亡率和残疾率显著高于单养组幼蟹(P0.05);(2)两种养殖条件下幼蟹在夜间完成蜕壳的比例显著高于白天;群养组幼蟹在白天蜕壳的比例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3)群养组幼蟹的蜕壳周期显著小于单养组(P0.05),但蜕壳同步率低于单养组,群养组幼蟹的体质量、甲宽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略高于单养组,差异不显著;(4)群养组幼蟹肝胰腺和胃中的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单养组,肝胰腺中最为明显;(5)群养组幼蟹肝胰腺和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而两种养殖条件下幼蟹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3.
何杰 《水产科技情报》2008,35(4):200-201
综述了水环境的部分理化因子如温度、盐度、溶氧量、光照、重金属以及放养密度与换水量等对半滑舌鳎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该鱼的人工繁育和工厂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初次选育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主养密庹1 200尾/666.7 m2,经过100d生长,平均规格达273.0 g,其中雌、雄规格分别大于258.0 g和345.0 g.在生长过程中,体重趋于直线型增长(W=48.53L-603.8,R2=0.812),个体体重差异趋于减小,体型趋向变宽变厚,试验期间每月间隔差异极其显著(P<0.0001).溶氧和温度为限制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5.
何杰 《海鲜世界》2008,(2):29-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族市场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地的水族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想涉足这个商机巨大的水族市场,但由于对水族行业缺乏了解,经营管理水族店的经验不足、技术欠缺等原因,又让他们望而却步。本文将针对目前的这一现状,对水族店(专营热带鱼)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小经验作一介绍,以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正>浙江黄岩在茭白生产上引进设施栽培,并形成一套当地特有的茭白"三改两优化"技术,较传统种植方式增产20%以上,产品在我国4月茭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效益显著。黄岩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优质充沛的水源和丰富的温、光、土资源,十分有利于水生蔬菜茭白的种植。双季茭白一年在夏季和秋季采收两次,分别称为夏茭和秋茭。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双季茭白作为一种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07.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播量监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播种量是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参数。为了实时监测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播种量,提高播种作业性能,该文以环形布置安装于排种管的面源式光电传感器为主要监测元件,设计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播量监测系统。根据型孔式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确定了面源式光电传感器和旋转编码器的安装方式。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建立了水稻种子流通过监测区时种子数量与脉冲宽度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时间分割节点得到穴粒数监测时间窗口,根据监测时间窗口内的脉冲宽度信息得到每穴播种粒数。选用南粳46和象牙香占2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对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播量监测系统进行试验,将人工统计数据与监测系统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南粳46(短粒型品种),平均穴粒数监测误差不超过7.99%,穴数监测误差不超过6.07%;对于象牙香占(长粒型品种),平均穴粒数监测误差不超过24.07%,穴数监测误差不超过5.66%。该系统基本满足不同工作转速下不同粒型的水稻播种量实时监测要求,可为后期实现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大田作业参数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分别从未使用过噻呋酰胺及使用噻呋酰胺3年以上的浙江省稻田采集分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通过监测、分析病原菌群体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变化,研究了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的抗药性风险;并以戊唑醇、井冈霉素等纹枯病防治常用药剂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噻呋酰胺油悬浮剂 (OD) 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未接触过噻呋酰胺的立枯丝核菌群体 (n = 164) 的EC50值分布在 0.008~0.135 mg/L 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 (0.073 ± 0.005) mg/L,可作为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基线,用于后续田间抗药性监测。接触过噻呋酰胺3年以上的立枯丝核菌群体 (n = 130) 的EC50值分布在 0.009~0.126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069 ± 0.080) mg/L,未观察到明显的敏感性下降。对稻田天敌群落影响的田间试验表明,采用12%噻呋酰胺油OD处理 7 d 后,绍兴稻田的 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而其他时间和地点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采用噻呋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抗药性风险低,对稻田天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9.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并采用转移矩阵模型、比较优势指数(NRCA)来研究乡镇空间功能比较优势测度.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盐池县生产用地面积和生活用地面积呈"W"形变化趋势;生态用地面积呈"M"形变化趋势.②研究期内,生产用地及生活用地以转出为主,生态用地以转入为主,且生态用地内部二级类型...  相似文献   
110.
正黄颡鱼隶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中国,黄颡鱼是一种优质名贵的经济鱼类,因为市场价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很多地区养殖量逐年增长。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颡鱼的体色易变,会影响商品价值。影响养殖鱼类体色的因素很多,饲料色素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水质、疾病、饲料等也能导致黄颡鱼体色发生变化。养殖鱼类体色变化分为黑色和黄色等鲜艳体色的变化,鱼类黑色体色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皮肤、鳞片中成熟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分布,以及黑色素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