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196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208篇
  94篇
综合类   759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456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为了探索安农1687对于条锈病抗性的遗传机理,加快安农1687小麦品种的推广,为小麦新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减少小麦条锈病对于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危害。以安农1687(安农1687是由安农1106和西农822杂交选育的,对生理小种CYR32具有抗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及其姊妹系和亲本为材料,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安农1687及其双亲和姊妹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同时利用生理小种CYR32对安农1687及其姊妹系进行接种和鉴定,并在成株期统计其抗条锈病等级,综合接种及田间表型对小麦品系抗条锈病进行评价。鉴定结果显示,安农1687和5个姊妹系(系24、系26、系28、系30、系140)为中抗条锈病,2个姊妹系(系89和系105)为中感条锈病。利用安农1687及其姊妹系间的基因组差异信息,发现差异SNP位点富集在2A染色体短臂的31~37 Mb区间上,说明2A染色体可能存在某个或某些基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为了排除其他抗条锈病基因的干扰,对亲本及2A染色体上携带的已知抗条锈病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安农1687的2A染色体短臂的31~37 Mb区间可能存在一个新抗条锈病基因。通过试验和生物信息...  相似文献   
872.
[目的]研究还原石墨烯动态吸附磺胺嘧啶类抗生素的性能与机理。[方法]利用热沉积法制备出还原石墨烯-玻璃珠复合材料,并用其开展动态吸附磺胺嘧啶类抗生素的试验研究,考察pH、背景液种类、流速、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对石墨烯吸附抗生素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Thomas模型和Yan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随着流速和pH的升高,穿透时间缩短,吸附柱对磺胺嘧啶的吸附总量减小;而随着背景液换为二价Ca2+和磺胺嘧啶初始浓度的降低,穿透时间延长,吸附柱对磺胺嘧啶的吸附总量增大。Thomas模型和Yan模型均能够较好地描述抗生素在石墨烯柱中的穿透曲线,2种模型拟合的结果与试验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但Yan模型的决定系数R2更接近1,效果更好。[结论]该研究可为实际抗生素类污染水体的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3.
塔额垦区引进甜菜品种适应性及产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丹麦麦瑞博公司引进的14个甜菜新品种与BETA866(CK)甜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A3027和MA2070无论是地上部表现,还是抗病性、根产量、产糖量等方面均表现十分突出,优于CK(BETA866),MA3027根产量和产糖量分别比CK高30.5%、37.7%;MA2070根产量和产糖量分别比CK高27.8%、8.7%。塔额垦区可根据当地需求,适当示范并推广选用这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874.
为检测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是否存在psy基因,以扩增普通小麦(2X=AABBDD=42)psy基因的相同引物psy02和psy06在节节麦(2X=DD=14)中进行PCR反应。结果表明,引物psy02在节节麦基因组DNA中的扩增产物长206 bp,与普通小麦中扩增的196 bp序列同源率为93.0%,对应的第2外显子区域内仅有1 SNP;引物psy06在节节麦基因组DNA中的PCR产物长305 bp,与普通小麦中扩增的302 bp序列同源率达95.77%,对应的第6外显子区域内无SNP,说明在小麦D染色体组中存在psy基因,且psy基因部分外显子序列在D染色体组的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875.
华南主要露地蔬菜土壤的供氮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托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的数据,开展露地蔬菜土壤供氮指标研究,旨为华南菜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以蔬菜不施氮肥处理与完全施肥处理的相对产量的50%、75%、90%和95%为指标,建立华南菜田土壤碱解氮丰缺指标,根据土壤碱解氮含量划分的极缺、缺、中等、高和极高5级水平的土壤供氮指标分别为小于42、42~97、97~164、164~194和大于194 mg?kg-1。针对目前逐渐采用土壤硝态氮作为土壤供氮指标的需求,建立了碱解氮-硝态氮和碱解氮-无机氮的转换方程,分别为:y硝态氮 = 0.4012x碱解氮 - 1.3695和y无机氮= 0.4955x碱解氮 + 2.0736,二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该方程计算得出,当蔬菜相对产量为50%、75%、90%和95%时,并对所建立的丰缺指标进行不同形态氮的指标值转换。土壤硝态氮的丰缺指标转换值为:11mg?kg-1、34mg?kg-1、66mg?kg-1和82mg?kg-1;无机氮的丰缺指标转换值为:17mg?kg-1、46mg?kg-1、86mg?kg-1和105mg?kg-1。  相似文献   
876.
 【目的】日粮三聚氰胺(melamine, MEL)对蛋鸭产蛋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结构的影响,寻找MEL产生毒性的敏感指标,为制定和控制蛋鸭饲料中MEL限量提供数据。【方法】选择648只19周龄体重(1.66±0.16kg)、产蛋率(75.15±3.29%)相近的健康金定产蛋鸭,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产蛋鸭。6种试验日粮的MEL添加水平分别为:0、1、5、25、50和100 mg•kg-1。试验期21d。【结果】日粮添加MEL对蛋鸭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粮MEL含量的增加,平均蛋重和产蛋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尿素氮(BUN)和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肌酐(CRE)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有升高趋势(P>0.05)。肾脏组织病变加剧,肝脏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MEL对肾脏和肝脏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对蛋鸭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血清BUN和肾脏指数可作为衡量MEL对产蛋鸭毒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77.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采矿形成的排土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文章选取白榆、臭椿、沙棘3个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N、P肥不同配比对其地径和树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州矿排土场人工幼林地进行施肥,能明显加快林木的树高和地径生长;磷肥效果明显好于氮肥;树种之间,臭椿对肥料更敏感,白榆和沙棘效果较差。建议少量、多次使用速效化肥或选用一些分解缓慢的长效肥料。  相似文献   
878.
在当雄县4个村组成280头的基础母牦牛群,先通过同期发情处理,再利用引进的娟姗牛冻精进行人工输配杂交试验,测定杂交一代的体重、体尺和母牛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同期处理后实际发情257头,发情率为91.79%;妊娠159头,平均妊娠率为61.87%;流产17头,流产率为1.07%;13头难产,难产率为10%;产犊130头,后期死亡6头,成活111头,成活率为85.38%。娟牦杂一代犊牛比牦犊牛初生重提高1.53kg,6月龄重提高12.69kg。  相似文献   
879.
山芹菜营养成分分析与加工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芹菜(Spuriopimpinella brachycarpa(Kom.)Kitagawa)为原料,按照国标中的方法对山芹菜进行常规成分和黄酮质量分数的测定,又对山芹菜进行饮料酒、面包、酸奶加工的研究。结果表明:山芹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绝干状态下灰分质量分数为14.20%,粗纤维质量分数为10.51%,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2.98%,还原糖质量分数为2.340%,总糖质量分数为8.256%,总黄酮质量分数为35.56×10-3。这表明山芹菜可作为一种天然的富含优质粗蛋白、粗纤维的功能蔬菜,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黄酮提取源。  相似文献   
880.
低温胁迫对‘热研1号’槟榔新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热研1号’槟榔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以1年幼苗为材料,在26、20、14、8 ℃的温度梯度下,分别生长0,10,20和30 d后,测定植株的相对含水量、电导率、叶绿素、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供试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26 ℃/10 d、26 ℃/20 d、26 ℃/30 d处理条件下各指标表现正常;20 ℃/10 d、20 ℃/20 d低温处理时各指标数值开始出现小幅度变化,但在20 ℃/30 d条件下变化明显,表现为多个指标数值差异显著;当处理温度在14、8 ℃条件下,处理时间为10 d时各指标数值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特别是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强,在8℃/30d时脯氨酸、丙二醛、POD、SOD活性均出现了持续上升后再下降的趋势,结合植株濒临死亡的外观症状,证明了在8 ℃/30 d条件下幼苗严重受损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