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9篇
  14篇
综合类   19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氮磷钾对黄芩生长与有效成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氮磷钾营养对黄芩生长动态、产量和有效成分累积的影响,为黄芩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通过大田试验,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310),定期采样,测定植株的生长指标、根中黄酮和黄芩苷的含量,计算产量,得到合理施肥量。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最有利于黄芩株高的生长;施磷肥可以促进黄芩根直径、根干重和产量的增加;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根冠比和经济系数;单施磷肥最有利于黄芩根中黄酮和黄芩苷的累积。综合考虑各因素,氮磷钾配施优于单施和两两配施,N1P3K3(N 53.13 kg/hm2、P2O5224.89kg/hm2、K2O 224.89 kg/hm2)和N3P3K1(N 149.93 kg/hm2、P2O5224.89 kg/hm2、K2O 79.70 kg/hm2)为较优的两个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62.
建国以来,在环境条件和商品选择的作用下,随着育种水平的进步,南阳地区大豆品种进行3次大的更替,产量由1953年的495公斤/公顷提高到1991年的1560公斤/公顷。农艺性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分析和认识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助于大豆品种选育、利用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在1984—1985年试验研究基础上,1990年在控制条件下对各时期的大豆代表品种进行比较,旨在明确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揭示品种更替中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为及时组织品种更替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分析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先进之处,介绍玉米机械化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操作要点。通过多年来在新民市推广应用的实践效果得出结论:实施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节本增收效果显著,适宜进一步扩大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原位状态下灌区沟渠及塘堰湿地系统对稻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取农沟-斗沟尺度的3段典型排水沟渠和一处塘堰,分别于2009-2010年5—9月水稻生育期在沟渠和塘堰进出水口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农沟-斗沟尺度典型排水沟渠对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总磷整体去除率分别为44.6%、9.9%、37.3%、35.1%;塘堰对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5.2%、15.6%、30.2%、-6.5%。典型沟渠和塘堰对氮磷污染的去除表现出一定的抗冲击自修复性。原位条件下,由于排水沟中水力停留时间都不长,使得种植不同植被的沟段之间对氮磷的去除效应差异性不明显。塘堰湿地系统中植被的选育及其管理对去除稻田排水氮磷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本试验通过研究精氨酸(Arg)对低出生重(LBW)哺乳仔猪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Arg改善LBW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可能机制。试验选取体况接近、产期一致和胎次相近的初产母猪所产仔猪,4日龄时,选取20头LBW[体重(1.16±0.08)kg]和10头正常出生重(NBW)[体重(2.07±0.10)kg]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比例一致的原则分为NBW组(饲喂基础饲粮)、LBW组(饲喂基础饲粮)和LBW+Arg组(基础饲粮补充1%Arg)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人工乳饲养21 d。在第22天,屠宰并收集所有试验猪的血清与肝脏样品,检测生长性能、氧化还原状态与线粒体功能指标。结果表明:1)与NBW仔猪相比,LBW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干物质摄入量(ADMI)显著降低(P<0.05),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ATP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环氧化酶(COX)Ⅰ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肝脏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A1)mRNA表达量有下调的趋势(P=0.089);2)饲粮补充Arg显著提高LBW仔猪末重、ADG和ADMI(P<0.05),显著提高血清CAT活性和肝脏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P<0.05),显著提高肝脏ATP含量(P<0.05),显著上调肝脏GPx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mRNA表达量(P<0.05),并且有上调肝脏CAT(P=0.056)、COXⅣ(P=0.063)和OPA1(P=0.087)mRNA表达量的趋势。以上研究表明,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受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饲粮补充1%Arg显著提高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LBW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南阳大豆5个推广时期17个代表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大豆品种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演变表现为植株高度明显降低,百粒重、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大幅度增加,底荚高和单株荚数趋于稳定,百粒重对单株粒重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主要栽培品种种植比例变化情况看,其发展趋势为品种熟期变早;植株变矮,抗倒伏能力增强;粒型增大;品质改善。推广品种的变化,适应了南阳的生态条件、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以及商品流通的需要。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生态育种的发展,大豆品种更替周期将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67.
草莓根腐病是陕西关中地区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其为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植物源农药对上述两种镰刀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5%苦参 ? 蛇床子素水剂(AS)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为2.7 μg/mL,0.3%苦参碱乳油(EC)对茄腐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为4.5 μg/mL。选择室内抑菌活性较高的3种植物源杀菌剂和3种微生物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 为供试药剂进行田间试验,发现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WP) 600倍液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69.25%,10亿芽孢/g多粘类芽孢杆菌 WP 800倍液、1.5%苦参 ? 蛇床子素 AS 700倍液、2亿芽孢/g哈茨木霉菌 WP 2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63.14%、62.84%和59.74%。因此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 WP、多粘类芽孢杆菌 WP、苦参 ? 蛇床子素 AS 和哈茨木霉菌 WP 作为草莓根腐病的田间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68.
观花型梅花品种的开花结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南京中山陵园梅花山观花型梅花(俗称花梅)开花结实的特性,通过对花梅花器构造的观察,花粉量的观测,花粉发芽率的试验以及花梅自然着果率和果实特性的调查,从被研究的24个花梅品种中选出既观花又观果且观赏性极高的品种,为扩繁这部分花梅和提高南京梅花山花梅的整体观赏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宝忱  艾军  郭守东  何军 《杂粮作物》2008,28(3):166-168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2个不同玉米品种的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在盐胁迫的第3、4、5 d分别测定植株的根、茎、叶的干重、鲜重、含水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玉米根、茎、叶的干重、鲜重、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不同品种间有差异。总体来看,沈玉18的耐盐性强于沈农87。  相似文献   
70.
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7份春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宁夏灌区银川测定碳同位素分辨率(△)、水分利用效率 (WUE)、灰分、比叶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并在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遗传、表型和环境相关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Gm与Sm、WUE、maL、 Ci、Gs、Ci/Ca均呈极显著正遗传相关,与开花期Pn及灌浆期Tl呈显著负遗传相关;△S m与WUE、maL、开花期气体交换参数(Ci、Gs、Ci/Ca)的遗传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与Tl、开花期Pn的遗传相关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水平,并且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环境条件对其相关性影响较小,maL与△的显著的遗传相关,作为△的替代指标有较大的潜力,认为在灌区适合种植和培育高秆型、高碳同位素分辨率型和低温型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