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9篇
  14篇
综合类   19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42.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异亮氨酸是否可以缓解轮状病毒(RV)感染对断奶仔猪回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在细胞试验中,用8 mmol/L的L-异亮氨酸处理IPEC-J2细胞24 h;在动物饲养试验中,选取28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用2×2双因子设计,即饲粮处理(添加1%L-异亮氨酸饲粮或添加0.68%L-丙氨酸饲粮)和RV攻毒(灌服RV或无菌培养液),RV攻毒于试验第15天早上进行。试验期为18 d。结果表明,L-异亮氨酸处理提高了IPEC-J2细胞中黏液蛋白2(mucin 2)、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P 0.05); RV攻毒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腹泻指数和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P0.05),提高了回肠黏膜中RV的非结构蛋白4阳性率,降低了断奶仔猪回肠黏膜中mucin 2、ZO-1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P0.05);而饲粮添加异亮氨酸缓解了RV攻毒对断奶仔猪平均腹泻指数、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回肠黏膜mucin 2、ZO-1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P0.05),降低了回肠黏膜中RV的非结构蛋白4阳性率。综上所述,在断奶仔猪的饲粮中补充1%异亮氨酸可以预防RV诱导发生的腹泻,而这一作用与其可改善回肠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乳酸、谷氨酰胺、酶制剂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营养素对变质鱼粉导致的腹泻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从150头饲喂含有4%酸化变质鱼粉(酸价为8.67 mg/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 446.7 mg/kg)饲粮15 d的断奶仔猪中随机选取腹泻仔猪22头,平均体重为(7.23±0.89) kg,随机分为3组进行试验。腹泻对照组(DC组,n=6)直接进行屠宰采样,对照组(CT组,n=8)饲喂基础饲粮,复合营养素组(NUT组,n=8)饲喂以复合营养素替代3%基础饲粮的饲粮,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能够显著提高仔猪在试验第15~24天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同时有降低该阶段料重比(F/G)的趋势(P=0.08);复合营养素极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5~24天的腹泻率及腹泻指数(P0.01),显著降低了试验全期的腹泻率及腹泻指数(P0.05)。2)与腹泻对照组相比,饲喂正常饲粮后,仔猪血清尿素氮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复合营养素还显著降低了血清肌酐、丙二醛和D-乳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清D-乳酸含量(P0.05)。3)与腹泻对照组相比,饲喂正常饲粮一段时间后,仔猪空肠黏膜蔗糖酶活性显著升高(P 0.05),空肠黏膜麦芽糖酶活性却显著降低(P 0.05),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 0.0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对空肠杯状细胞数的恢复有显著效果(P0.05)。综上所述,变质鱼粉导致的腹泻引起仔猪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和肠道形态损伤,饲粮添加复合营养素可促进肠道形态恢复,减少仔猪腹泻,改善仔猪健康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EO)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500只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肉公鸡,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基础饲粮;2) EO50组,基础饲粮+50 mg/kg EO;3) EO100组,基础饲粮+100 mg/kg EO;4)EO200组,基础饲粮+200 mg/kg EO;5) EO400组,基础饲粮+400 mg/kg EO。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试验期共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EO400组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了3.4%;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干物质、能量、粗脂肪及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3) EO200组肉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EO50组和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肉鸡饲粮中添加EO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部分养分消化率,且显著改善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水解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及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8头平均体重为(8.02±0.39) kg、健康的(28±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和酵母水解物组(酵母水解物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0.5%的去皮豆粕),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时,各组选取10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空腹12 h后于试验第29天早上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同时,采集直肠粪便样,-80℃保存待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酵母水解物可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且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7); 2)饲粮添加酵母水解物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P0.05),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趋势(P=0.07); 3)饲粮添加酵母水解物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补体3和补体4含量(P0.05); 4)饲粮添加酵母水解物显著增加断奶仔猪直肠粪便芽孢杆菌数量(P0.05),使大肠杆菌数量降低6.53%(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5%酵母水解物可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先天性免疫和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直肠粪便芽孢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46.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花椒挥发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样品粒度为60 目时,采取静态、动态萃取相结合的操作方式,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及CO2 体积对花椒挥发油萃取的影响。结果发现,萃取压力为34.475 MPa,温度为55℃,CO2 体积为30 m L时,萃取花椒挥发油效果较好,3 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温度> CO2体积> 压力  相似文献   
47.
耕读教育是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解读耕读教育课程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硕士公共必修课“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为例,分析该课程“读—耕—再读”的课程设计方案,通过强化农科特色,突出“三农”本色,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课程实践形式,实现了良好的课程效果。耕读教育要融入课程改革,需要全程贯穿育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构建耕读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以此探索新时代赋予耕读教育的新模式与新内涵。  相似文献   
48.
研究旨在了解北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和发病牛乳汁中主要致病菌的种类。通过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检测(CMT)和体细胞数检测(SCC)对隐性型乳房炎进行诊断,临床外观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并进行主要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1.65%(12/728)和0.41%(12/2 896);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45%(39/716)和1.46%(42/2 884);瞎乳头率为0.55%(16/2 912)。该牛场不同胎次间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差异显著。从1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样本中初步分离鉴定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杆菌和5株链球菌属。研究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属可能是该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49.
经过在钟山县多年的探索应用,发现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轮作芥菜栽培模式能够实现周年轮作生产,单位面积年总产值比单种某一作物有显著的提高,经济收益好。结合生产实践,从茬口安排、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轮作芥菜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适度规模推广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轮作芥菜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50.
古树保护性移植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移植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各工作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正确的操作技术流程。总结了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中旬对北京市东城区两株古槐Sophorajaponica移植前的现场调研、人员和材料准备、树木雷达波探根、应力波枝干空洞检测、新型井字形工字钢托架吊运以及移植后复壮等关键技术要点,保证了古槐移植的成活及施工安全。结果表明,移植前的充分准备、先进诊断技术及可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是保证古槐移植成功的关键,为古树依法迁地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