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MTDFREML法估算杜洛克猪遗传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MTDFREML法,对两种猪场的杜洛克母猪1998-2005年间繁殖母猪1147胎次繁殖记录和575头后备猪的测定记录进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4个繁殖性状遗传力范围为0.12~0.22,W160、BF180的遗传力分别为0.48.0.43,W120.BF120的遗传力分别为0.35、0.29。6月龄体尺性状的遗传力为0.39~0.44。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存在一定的窝效应,估计范围为0.02~0.26。繁殖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0.35~0.82。永久环境相关为0.62~0.86。表型相关为0.33~0.68;生长发育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0.50~0.84,永久环境相关为0.27~0.67,表型相关为0.61~0.84。遗传参数估计为杜洛克猪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2.
为明确广东省金边露兜(Pandanus pygmaeus)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罹病叶片获得菌株t1.通过致病性测定、菌株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测定,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金边露兜叶斑病的致病菌为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病原菌株t1生长最佳条件为:温度28℃,pH 7,可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产孢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8℃,pH 10,连续光照,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纤维素和蛋白胨.黑暗条件下24 h有利于菌丝生长,连续光照24 h时产孢量最大.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 min.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暹罗炭疽菌引起的金边露兜叶斑病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了解该病害生物学特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储气库作为天然气管网的配套设施,对于维持天然气供应平稳有重要作用。中国储气库建设近年来发展飞速,但由于其建设相对较晚,尚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天然气需求,冬季“气荒”现象时有发生。储气库建设投入大、周期长,一个储气库从造腔到投产约需要4年时间。在此提出一种快速造腔投产方案,即在造腔的同时注气,利用注入的天然气作为保护腔顶的阻溶剂。这种快速造腔方式不仅降低了阻溶剂的成本,同时还将腔体投产时间大大提前。模拟分析表明,边建边储的盐穴地下储气库造腔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4.
针对宁夏青铜峡树新林场低洼盐碱地地下水位高且盐分难以淋洗等问题,在田间设置不同埋深的暗沟(T1-1.5 m、T2-1.2 m、T3-0.9 m和T4-0.6 m)及对照试验(CK-无暗沟),分析各处理灌水后第5、15、25 d 0~100 cm土层土壤的水分和盐分含量变化,并测定向日葵生长指标及产量。结果表明,相比CK,合理铺设暗沟能够增加低洼盐碱地排水速率,有效减少土壤中水溶性盐分含量,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且灌水后第25 d较第5 d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相对变化率分别表现为:T2T1T3CKT4,T2T3T1T4CK。各处理向日葵籽粒产量表现为:T2T1T3T4CK。综上,本试验1.2 m埋深的暗沟排水脱盐效率最佳,向日葵长势及产量最好。  相似文献   
165.
水氮配置对地下渗灌枣树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寻旱区适宜的水氮配置对地下渗灌枣树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8年成龄枣树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灌溉定额(W1:2250 m3/hm2、W2:3000 m3/hm2、W3:3750 m3/hm2)+施氮量(N1:240 kg/hm2、N2:300 kg/hm2、N3:360 kg/hm2)的2因素3水平试验.分析不同配置...  相似文献   
166.
2种水葫芦-微生物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锡本地水葫芦和云南紫根水葫芦的水质净化效果。[方法]采用10种分离培养基分析2种水葫芦根际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并通过监测水葫芦生物性状及水质指标,分析比较无锡水葫芦和云南紫根水葫芦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水体中自然存在的微生物、浮游动物等对COD、氨氮、总磷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种养水葫芦能进一步增强总氮、COD、总磷的降解,且无锡水葫芦对总氮降解能力好于紫根水葫芦,紫根水葫芦对COD、总磷的降解能力较强;无锡水葫芦生物量明显大于紫根水葫芦,无锡水葫芦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叶柄增重引起的,而紫根水葫芦是由根系增重引起的。2种水葫芦老根的根际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明显著,新根的大多根际微生物数量差异明显。[结论]云南紫根水葫芦净化水质的能力强于无锡本地水葫芦,为利用水葫芦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7.
宁夏贺兰县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西北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以宁夏贺兰县为研究区,采集农田表层土壤样品140个,分析测试了Cr、Ni、Cu、Zn、As、Cd和Pb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Hå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县农田表层土壤Cr、Ni、Cu、Zn、As和Pb元素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仅有1.42%样点的Cd元素出现超标;与宁夏土壤背景值相比,各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其中Cd和Ni元素超出背景值的点位率分别达到100%和85%;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各元素含量分布比较均匀,高值区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Cd元素有0.71%的点位为中度污染水平,Ni和As分别有7.14%和5%的点位处于尚清洁水平,Cr、Cu、Zn、Pb全部清洁,尚未造成污染。重金属的单项生态风险指数(Eri)表明,Cd元素的平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97.68,达强烈风险水平,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宁夏贺兰县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Cd和Ni累积严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8.
为充分发掘利用西南地区野生灵芝资源,基于形态学及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出1份采自昆明市的野生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以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固体培养特性和驯化栽培研究,并对驯化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进行活性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白肉灵芝菌丝固体培养最适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为三氯化铁,pH为5.5,温度为26℃。驯化栽培的白肉灵芝出菇整齐,漆状光泽度高,农艺性状优良,单朵子实体平均鲜质量、干质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61.60 g、24.80 g和10.26%。对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进行活性成分测定,测得其多糖、三萜、总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51%、3.21%、17.24%、17.20%及2.40%,各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赤芝、紫芝和部分已选育的白肉灵芝品种。研究结果为西南地区珍稀野生灵芝种质资源的发掘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9.
为了给白三叶草的选育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6份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 L.)种质资源进行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检测,并对检测到的5个等位酶位点的图谱进行分析,再根据各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度及聚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三叶草各种质资源间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6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在相似系数为0.71的水平上可以聚为三类,大部分地理区域临近的种质材料首先聚在一起。说明他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0.
猪生长及胴体性状3个相关基因座遗传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猪生长性状相关基因多态性,各多态位点对猪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影响,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PIT1、HDAC1、IGF2 基因在不同品种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生长与胴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PIT1基因C等位基因、HDAC1基因G等位基因、IGF2基因A等位基因均有显著提高生长的效应,达100 kg活重所需时间一般可缩短6~9 d。PIT1基因C等位基因、HDAC1基因G等位基因、IGF2基因A等位基因提高瘦肉率3~5个百分点、背膘厚降低2~3 mm,生长性能指数得到相应提高。【结论】上述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有可能在选种中作为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