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4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8篇 |
农学 | 191篇 |
基础科学 | 211篇 |
147篇 | |
综合类 | 1205篇 |
农作物 | 153篇 |
水产渔业 | 104篇 |
畜牧兽医 | 730篇 |
园艺 | 212篇 |
植物保护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124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212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31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150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佐剂免疫原对猪施毛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日龄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白油-司班佐剂,ISA206佐剂和蜂胶佐剂乳化制备免疫原,对试验猪腹腔注射免疫3次,每次间隔7d,每头猪的免疫剂量为0.5mg。最后一次免疫后7d攻击感染旋毛虫肌虫200条/kg体重。于感染后第35d和第120d剖杀试验猪,用消化法检查计算每克肌肉的荷虫数。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46.
47.
48.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是否可以通过改善蛋鸡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41周龄产蛋率相近,体重差异不显著的健康海兰灰蛋鸡288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 g/t和100 g/t的微生态制剂。饲养试验为期10周,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处理1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5、50、100 g/t微生态制剂,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蛋鸡生产性能;50、100 g/t微生态制剂,平均产蛋率分别提高了1.67%(P0.05)和1.66%(P0.05)。(2)与处理1组相比,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为50、100 g/t时,蛋清含水量分别降低了2.34%(P0.05)、2.41%(P0.05),蛋黄含水量分别降低了5.27%(P0.05)、5.56%(P0.05),蛋清中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99%(P0.05)、8.45%(P0.05);50 g/t时,蛋黄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了4.45%(P0.05)。(3)与处理1组相比,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为25、50、100 g/t时,血清D-乳酸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9.51%(P0.05)、20.11%(P0.05)和18.28%(P0.05),血清二胺氧化酶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68%(P0.05)、11.87%(P0.05)和9.95%(P0.05)。(4)不同添加量微生态制剂均可显著提高空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 m 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且表达量随着添加梯度的增加而依次增加。(5)基于SPSS软件相关性分析可知,肠道通透性指标、紧密连接蛋白与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存在协同作用。由此可见,不同添加量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上调紧密连接蛋白m RNA表达量,提高小肠屏障功能,获得良好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49.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质量监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infraredreflectancespectroscopy,简称NIRS)是本世纪70年代兴起的有机物质快速分析技术。该技术首先由美国农业部的Norris(1964年)开发用以测定谷物的水分含量。70年代后期,美国、加拿大的谷物委员会就把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作为法定方法。近年来,随着光学、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不断发展,硬件上不断改进,软件版本不断翻新,使得该技术的稳定性、实用性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日渐拓宽。在饲料质量检测方面,不仅用于常量成分分析,而且在微量成分如氨基酸、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