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79篇
  30篇
综合类   28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5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81.
臭氧消毒是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论述了臭氧制造、水中溶解及水中溶解浓度的检测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一些作用和应用特性。介绍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消毒杀菌、氧化有机物、凝聚悬浮物、除臭与除色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2.
小口脂鲤鱼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口脂鲤 (Prochilodusscrofa)又称巴西鲷 ,南美鲱鱼 ,隶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脂鲤属 ,原产于南美洲 ,是巴西等国家的一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 1 998年首次引进我国 ,小口脂鲤具外形美观 ,肉质细嫩无腥味 ,可食率大 ,生长速度快 ,适应性强 ,抗病力强 ,易起捕等优良特性 ,是国内最新引进的淡水养殖新品种。为了解小口脂鲤的基础代谢水平 ,为养殖生产中的合理放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及活鱼运输等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试验用鱼取自广西水产研究所中试基地当年繁殖的鱼种 ,平均体长 3 4…  相似文献   
783.
葛艳  郑珂亦  邹一波  陈明  王文娟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11):385-396,411
为提升水产品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HACCP)体系国家标准在保障质量溯源方面的数据可信、可读,以国家标准中的巴氏杀菌蟹肉HACCP计划为例,结合语义建模和区块链技术,提出了巴氏杀菌蟹肉增强HACCP计划可信可视溯源模型(Enhanced HACCP credibility and visualization traceability model, EHCVTM)。该模型结合国家标准对巴氏杀菌蟹肉HACCP计划进行语义理解,构建巴氏杀菌蟹肉HACCP计划质量安全数据体系(HACCP quality and safety data system, HQSDS)并设计知识表示。为所得的增强HACCP计划的执行数据设计合理的数据存储结构、智能合约,实现“有风险上链,无风险自治”、“高风险直接上链,低风险加密上链”的数据分级存储管理模式。然后借助图数据库实现不同需求的可视化展示。最终实现了基于EHCVTM的HACCP质量溯源应用原型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此模型的应用保障了质量溯源风险数据的可信度,提高了...  相似文献   
784.
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动物饲料和贮存的谷物中。T-2毒素理化性质稳定,难以从污染的饲料和谷物中去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不可避免的食品污染物,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神经系统是T-2毒素攻击的靶系统之一,T-2毒素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诱导氧化应激,造成脑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论文系统地总结了T-2毒素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T-2毒素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揭示T-2毒素神经毒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发掘缓解T-2毒素神经毒性靶标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85.
为了满足国家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需求,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总结问题,结合多年实际经验,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探索了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6.
为了解抹茶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茶树鲜叶(X组)、碾茶(N组)和抹茶(F组)为研究对象,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微生物总DNA,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16SrDNA基因V3、V4区序列。测序数据经质量控制、嵌合体过滤、高质量数据统计后,用QIIME2软件获得扩增子序列变体ASVs特征表和特征序列,进行ASVs分布分析、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分析。结果表明:X组、N组和F组中共检测出微生物ASVs分别为197个、1018个和1402个,特有ASVs分别为56个、435个和807个,共有ASVs为121个。α多样性分析显示,各组样品的Chao1、Observed-species、Shannon和Simpson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稀释曲线均渐趋平缓,呈现F组高于N组高于X组的规律。β多样性分析显示:N组与F组的菌群结构相似,与X组的菌群结构不同。X组、N组和F组中分别含有5个、8个和10个菌门,共有优势菌门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  相似文献   
787.
为探究质粒介导耐药性的传播特征,本试验以1株分离自山东某肉鸡养殖场的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9和磷酸乙醇胺转移酶MCR-1的大肠杆菌(25R)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质粒接合转移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大蜡螟毒性感染试验、质粒稳定性试验和生长动力学方法研究其质粒分子和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携带blaNDM-9和mcr-1的质粒可各自亦可共同转移至其他菌株,并且携带上述耐药基因的质粒对宿主菌造成的适应性代价和毒性较低,更有利于耐药基因的传播。本试验为更深入了解质粒介导的细菌耐药性传播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8.
为了缓解异常温度和降水量对银杏枯黄的影响,做了多种措施降低银杏枯黄比率。试验结果表明:施加液态肥可降低银杏枯黄70.76%;覆盖基质可降低银杏枯黄60.51%;喷施抑制蒸腾剂可降低银杏枯黄58.52%;喷水可降低银杏枯黄40.22%。由此可见施加液态肥预防银杏枯黄效果最佳,其次是覆盖基质,再次是喷施抑制蒸腾剂、最后是喷水。通过综合措施,达到的60%~80%预防和防治效果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89.
本文对新疆新源县那拉提退化山地草甸群落封育第一年样方进行调查,探讨退化草地群落封育初期群落组成与生物量变化。所调查的12个样方中共出现19个植物种,属于10科,其中菊科4种,禾本科和毛茛科各3种,蔷薇科和豆科各2种,其它5科各1种。根据植物生长类型划分,丛生类7种,直立型6种,匍匐型4种,莲座型2种;根据功能群划分,杂草类14种,禾草类3种,豆科类2种。群落样方平均物种数为13.4±2.4,多样性指数为0.82±0.07,物种数在样方中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的植物种的多度、频度和盖度显著高于非均匀分布的植物种的多度、频度和盖度,匍匐型和直立型植物种类的重要值显著高于丛生型和莲座型植物种类的重要值。地上总生物量为(114.6±12.1)g/m2,其中禾草类生物量为(24.1±4.3)g/m2,占总生物量的(21.1±3.7)%,杂草类生物量为(79.6±12.1)g/m2,占总生物量的(69.3±5.7)%,豆科类生物量为(10.9±2.6)g/m2,占总生物量的(9.6±2.6)%。综上所述,那拉提退化...  相似文献   
790.
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是我国积极老龄化战略实施和农村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2017—2021年安徽民生调查数据显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下,农村老人总体生活满意度下降;医疗卫生焦虑大幅上涨,对基本生存问题的担忧超过了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人力资本质量、社会经济参与正向影响其总体生活满意度。提升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重点在于精准回应生活需求,赋予低龄老人经济再造能力,依托自然禀赋嵌入互助养老组织,构建多级联动的危机治理格局,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