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5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篇 |
农学 | 3篇 |
基础科学 | 27篇 |
10篇 | |
综合类 | 120篇 |
农作物 | 11篇 |
水产渔业 | 42篇 |
畜牧兽医 | 46篇 |
园艺 | 17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提练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荣辱观、优良作风、行为规范、企业标识、发展环境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撑,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和效益优势。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流的企业文化。不重视文化建设的企业必然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不重视文化建设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也必然是缺乏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一… 相似文献
103.
104.
均匀设计法优化桦木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SCDE)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桦木醇收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 32 ℃、萃取压力 8 MPa、萃取时间 1 h、CO2流量为 20 kg/h 的条件下,SCDE的桦木醇得率为 16.96%,萃取物中桦木醇含量达到 74.88%.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SCDE法尽管得率略低,但选择性好且无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丛枝菌根对喜树幼苗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2月精选喜树种子培养无菌根幼苗,生长90天以后分别接种3种丛枝菌根真菌,即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和弯丝硬囊霉(Sclerocystis sinuosa),探讨了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株高、生物量以及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显著促进了菌根幼苗的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对喜树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影响不大,但却有利于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从植株高度和生物量来看,菌根幼苗优于无菌根幼苗,蜜色无梗囊霉菌根幼苗尤为突出,分别达到无菌根幼苗(CK)的1.2和1.6倍,差异显著。丛枝菌根的形成对喜树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影响不大。从全株的氮含量来看,菌根幼苗与无菌根幼苗相近,只有在根、茎和叶片中Am菌根幼苗的氮含量才有明显变化,而透光球囊霉和弯丝硬囊霉菌根幼苗与无菌根幼苗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丛枝菌根的形成总体上促进了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并且主要体现在根的磷含量上。与无菌根幼苗比,所有菌根幼苗根的氮、磷分配比例增加,而茎和叶片的氮、磷分配比例减少。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106.
野生榛林垦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是我地区珍贵的乡土油料树种,野生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20万亩,占全省榛林总面积的43%,最高年收购量的1965年达三百万斤,是我国有名的榛子产区之一,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开原县就有宫庭专门经营的御榛园。榛子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种仁含油量50.6~54.4%,出油率达30%左右,油香可食。榛仁味甘,不仅可以生吃、炒吃,而且 相似文献
107.
辽西石灰性褐土不同施氮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效施肥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施氮模式下的辽西石灰性褐土土壤养分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明显提高0~2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土层加深,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降低,速效钾含量变化较小。随着生育期推进,0~20 cm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高峰出现在拔节期或大喇叭口期;20~40 cm土层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保持稳定,速效钾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趋势,高峰出现在大喇叭口-灌浆期内;40~60 cm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降低-升高-降低趋势,高峰分别出现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随着土层加深,土壤pH值升高。施氮降低了0~20 cm土层的pH值,而对20~40cm和40~60 cm土层的pH值无影响。随着生育期推进,0~20 cm土层的pH值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pH值保持稳定。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因施氮模式而异。与其它施氮模式相比,二次追肥和一次深施的施氮模式能够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提供玉米较充足的有效养分,满足植株的生理需求。综合考虑土壤养分动态特性、产量性状、产投比、氮肥农学效率等因素,初步筛选出二次追肥和一次深施为辽西春玉米生产中的高效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水分亏缺对苗期和拔节期玉米根毛区皮层结构的影响,为玉米抗旱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有一定抗旱能力的高农901玉米种子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设正常供水(CK)、轻度水分亏缺(LS)、中度水分亏缺(MS)和重度水分亏缺(SS)4个处理,使其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5%,65%~75%,55%~65%,45%~55%,处理结束后,分别取玉米根毛区(距离根尖端10cm)的根系样品制作半薄切片,常规甲苯胺蓝染色、番红-固绿和苯胺蓝荧光染色后,用Olympus BX51显微镜观察皮层细胞以及内皮层马蹄形加厚的变化情况,用image pro plus 6.0计算皮层厚度及内皮层细胞的长度和高度。【结果】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苗期和拔节期根毛区皮层厚度逐渐减少,皮层薄壁细胞减小变形,排列不规则;苗期和拔节期各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长度和高度均逐渐减小,且在苗期时表现较为明显。荧光观察结果显示,苗期只有轻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两侧的马蹄形加厚程度较明显;拔节期轻度、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马蹄形加厚,且在内切向壁上也出现了明显加厚,拔节期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内皮层细胞的加厚程度较小,且细胞发生了明显变形。【结论】苗期玉米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比拔节期敏感;适度水分亏缺条件下,玉米通过缩减皮层厚度,增加内皮层木质化、栓质化程度,降低水分在根部径向运输的阻力,阻止根中水分的流失,使细胞保持基本形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