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以乔、灌、草为结构进行植被生态建设已是社会的共识。对退化草地的生态治理是实现对草地生态资源、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资源基础,为探索退化沙地草地的治理利用途径和方法,我们开展了封育与补播牧草试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水土保持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总结以往防治水土流失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80年提出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思想。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有机配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治理模式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水土保持的进一步发展。一、以小流域为划分单元适合我国的地貌特点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丘陵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给水土保持的实际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若要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需要找到一种适合于全国的单…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可溶性盐的分析是研究盐渍土盐分动态监测与盐渍化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以莱州湾南岸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土壤盐分离子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Kriging插值绘制了盐分离子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除Cl-属强变异强度外,其他离子均具有中等变异强度;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各盐分离子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自相关距差异不大;东西方向上各盐分离子都呈明显的2阶趋势效应,南—北方向上,除SO42-呈1阶趋势效应外,其他盐分离子都呈现明显的2阶趋势效应;Kriging插值图表明大部分盐分离子的空间结构性都较好,东部的离子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方向。该研究结果为莱州湾地区盐渍化土壤的防治、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莱州湾南岸土壤剖面盐分离子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莱州湾南岸地区受海水入侵影响盐渍化问题严重,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区域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莱州湾南岸地区土壤剖面盐分离子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全盐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底聚趋势;各层土壤盐分离子均表现中等和强烈的变异性;土壤盐分主要以Na Cl和Na2SO4的形式存在;偏相关分析说明不同盐分离子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聚类分析表明盐分离子主要分为三大类:K+、Mg2+、Ca2+和SO2-4为第一类,Na+单独组成第二类,Cl-则为第三类;除全盐含量在30~60cm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外,其他各层土壤盐分属性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和硫酸盐—氯化物型为主,盐渍化程度以轻度盐渍化为主。 相似文献
16.
17.
三七黑斑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黑斑病"在云南省文山州各县,广西省靖西等县三七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为20~35%,严重达90%以上,是造成三七产量和种子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经鉴定该病系Alternaria panax Whetz侵染所致,是我国三七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
本病原菌能在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第二年主要初次侵染源。孢子发芽适温为18~24℃,在温度18℃和相对湿度80%接种,潜育期为5~7天,在温度20℃和相对湿度90%以上,潜育期相应缩短。
该病于3月三七出苗发生。高温多湿雨季蔓延快,为害重。
采取综合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发病中心病株,喷退菌特、代森铵、代森锌、百菌清、炭疽福镁等农药,有显著防效。 相似文献
本病原菌能在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第二年主要初次侵染源。孢子发芽适温为18~24℃,在温度18℃和相对湿度80%接种,潜育期为5~7天,在温度20℃和相对湿度90%以上,潜育期相应缩短。
该病于3月三七出苗发生。高温多湿雨季蔓延快,为害重。
采取综合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发病中心病株,喷退菌特、代森铵、代森锌、百菌清、炭疽福镁等农药,有显著防效。 相似文献
18.
灌木固沙是沙地治理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灌木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取得1834.2元/hm2可观的经济效益。讨论了灌木固沙林树种优化选择和采用相关的营林技术及可持续利用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简释了城市与市民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市民观的形成和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观念市民化的意义,以及制约农民观念市民化的因素;从政治领导、组织建设、舆论引导、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培育农民市民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