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8篇
  22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乌鲁木齐垦区猪瘟、口蹄疫免疫抗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口蹄疫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重大家畜传染病。各生长阶段的猪只均叮感染发病。目前,对这两种病的防治主要依靠疫苗的免疫预防。通过对不同日龄猪血清抗体的监测,可以了解处于不同生长期猪群对猪瘟、口蹄疫的免疫状况,并为这两种疫病的流行风险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乌鲁木齐垦区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城市重要的肉食品生产基地,掌握该基地动物重大疫病的免疫状况,对及时采取防疫措施,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流行,  相似文献   
42.
对高寒嵩草草甸41种植物种子(果实)形态及表皮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1种植物隶属13科34属;24种为果实,其中瘦果18种、小坚果4种、双悬果2种;以果实形态从植株脱离落入土壤是植物对寒冷气候条件的适应。41种植物的种子(果实)颜色以褐色、黄褐色、黑色为主,形状各异,以椭圆形、卵形、长圆柱形等为主。高寒嵩草草甸植物种子(果实)的传播主要依靠风力,很多植物的果实具附属物,另外,种子或果实大多质量较轻,41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千粒重平均为0.798g,有33种植物的种子千粒重小于1g,其中三脉梅花草和黑边假龙胆的千粒重仅为0.079g、0.085g。同种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形态特征基本稳定,不同分类群的种子(果实)大小、形状和表皮饰纹具有明显的相异性,对分类具有参考意义;种子(果实)大小、形状和表皮饰纹影响种子(果实)的散布和萌发。对41种植物种子(果实)形态、表皮特征研究,可作为土壤种子库种子鉴定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3.
璇父 《畜禽业》2009,(9):3-3
国家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猪肉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猪肉价格出现了连续回升。由于入秋后天气转凉.猪肉消费增加。加之经济回暖。沿海地区用工量增加,预计后市将延续上涨趋势。近期高热等疾病还在一定范围内频发和玉米高位运行.使得生猪养殖风险加大.部分地区生产者仔猪补拦观望态度明显。本刊预计明年3月份前生猪价格将保持在赢利区运行,但2季度有下跌可能。为规避可能的风险。建议生产者9月份到10月上旬厦时补栏商品仔猪。  相似文献   
44.
细菌耐药性与畜牧产业发展、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复杂,除由人-动物-环境三者之间复杂作用引起外,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应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新发展的药物理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对细菌耐药机制的认识、新型抗菌药物的发现及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当前,细菌耐药性已然是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细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及新药研发的困难性,决定了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和多种角度开展研究,从而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归纳总结了多种应对细菌耐药的策略及方法,重点从新型抗菌药的研发、联合用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同步模型及多组学技术等方面阐述其在应对细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减缓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构建不同组成型启动子的乳酸菌表达载体系统,评价不同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活性,筛选出强表达的启动子,为后续研究乳酸菌作为活菌载体表达外源抗原或功能性蛋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载体pPG为骨架,将表达载体中启动子序列分别替换为组成型强启动子Pldh、PHH和Phce,利用PCR方法扩增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并在下游多克隆位点中分别插入荧光素酶(LUC)、EGFP和Ampr报告基因,构建9种乳酸菌表达质粒,电转入副干酪乳杆菌HLJ-27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9株重组乳酸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报告基因在重组菌中的mRNA转录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检测蛋白的表达量,并检测表达蛋白的活性,以评估3个启动子的活性强弱。【结果】PCR成功扩增出大小约720 bp的EGFP基因和850 bp的Ampr基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9株重组乳酸菌中,分别成功表达出了58 ku的LUC蛋白、26 ku的EGFP蛋白和28 ku的Ampr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  相似文献   
46.
陈霞  张艳璇  季洁  林坚贞  孙莉 《植物保护》2013,39(5):149-152
为了研究斯氏小盲绥螨[Typhlodromips swirskii (Athias Henriot)]取食3种不同花粉和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 ovatus (Troupeau)]的发育和繁殖,为斯氏小盲绥螨人工大量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在光照L∥D=10 h∥14 h、相对湿度85%,温度(25±1) ℃的条件下, 研究斯氏小盲绥螨取食向日葵花粉、丝瓜花粉、玉米花粉和椭圆食粉螨的生物学特性,并组建其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斯氏小盲绥螨取食向日葵花粉、丝瓜花粉、玉米花粉和椭圆食粉螨均能从卵发育至成螨并繁殖后代,雌螨发育历期分别为10.42、8.32、9.18、14.43 d;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1.20、65.30、40.17、9.62粒;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34 3、0.150 2、0.144 9、0.089 5;取食丝瓜花粉的净增殖率(R0=45.057 0)、内禀增长率(rm=0.150 2)和周限增长率 (λ=1.162 0)都最大;取食玉米花粉的雌雄性比最大(2.27∶1);取食椭圆食粉螨的雌雄性比(0.91∶1)、净增殖率(4.578 8)和内禀增长率(0.089 5)都最小。  相似文献   
47.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是引起牛乳腺炎和小牛肺炎等多种牛病的重要病原体。黏附蛋白通常被认为在该生物体的致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以牛支原体株贵州株(GZ-2)的4个假定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M27、M32、M498、M663;分别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E3(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亚细胞定位及黏附性研究。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M27、M32、M498和M663蛋白;M27、M32和M498蛋白均在牛支原体总蛋白、胞膜蛋白与胞质蛋白中均出现特异印迹条带,而M663未被检测到;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的免疫染色结果显示,M27、M32、M498和M663蛋白和牛支原体都能黏附在胚胎牛肺细胞(EBL)上,兔抗M27、M32、M498和M663血清抗体能够抑制蛋白M27、M32、M498和M663对EBL细胞的黏附,也能抑制牛支原体对EBL细胞的黏附。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与其一致,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综上所述,M27、M32和M498蛋白是牛支原体的黏附相关蛋白,而M663在Western blot中未被检测到,但它仍能黏附在EBL...  相似文献   
48.
采用两侧吸引作用试验测定天敌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在田间对山楂叶螨的搜索和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山楂叶螨不同螨态对胡瓜钝绥螨均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排泄物对胡瓜钝绥螨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山楂叶螨对胡瓜钝绥螨的这种吸引作用说明胡瓜钝绥螨在田间具有自动搜索山楂叶螨的能力,可用于山楂叶螨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粗茎鳞毛蕨萃取物的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选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粗茎鳞毛蕨乙醇粗提物进行分级萃取,并测定各相萃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同时采用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2.63±2.64)mg/g、(98.46±1.73)mg/g。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正丁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1.75±1.36)mm、(10.50±0.68)mm、(8.37±0.81)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 mg/mL、25.00 mg/mL、25.00 mg/mL。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相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的IC50值分别0.14 mg/mL、0.33 mg/mL、0.05 mg/mL。综上所述,粗茎鳞毛蕨萃取物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抑菌剂及抗氧化剂的潜力,本研究将为粗茎鳞毛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阿特拉津对黑土酶活及其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影响,采用RAPD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低浓度(25 mg·kg-1)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中、高浓度(50~125 mg·kg~(-1))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阿特拉津抑制土壤转化酶活性,培养结束时(35 d),抑制作用仍然存在;阿特拉津对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促进-恢复规律;阿特拉津输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浓度越高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