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以阿拉善盟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环境现状为依据,分析了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采用常规综合指数评分法,辅以经验分析方法,对阿拉善盟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表明阿拉善盟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度不高,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是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2.
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衰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不同养殖条件下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SEM在中华绒螯蟹体内衰减消除较慢,休药35 d后各组试验蟹体内的SEM残留均远高于仪器检测限;各组试验蟹体内SEM衰减消除速率总体表现为,28 ℃条件下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22 ℃下;Ⅴ期幼蟹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扣蟹;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室内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3.
农膜残留对土壤水动力参数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随着地膜的大规模连续使用,农膜残留随之剧增,从而破坏了原有土壤结构,改变了土壤水分入渗及持水性能,严重阻碍了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表征水分入渗性能及进行水分和溶质运移的重要参数,为了定量化和可视化残膜对水力特性及土壤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设置5个残膜量处理(0、5、100、200、400 kg/hm2),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残膜量对水分入渗及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并基于CT扫描技术分析残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残膜量增加,饱和导水率呈显著指数下降趋势(p0.05),当残膜量达到200 kg/hm2时,饱和导水率仅为无膜处理的12%。在高吸力阶段(100 k Pa),残膜量增加土壤反而越易脱水,持水性能反而变差,即特征曲线左移;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和Gardner模型对不同残膜量处理的吸力和土壤含水率进行拟合,精度均较高,模型中经验参数随残膜量增加均呈明显规律变化。当残膜量增加后,二值化后的CT图像显示片状黑斑面积明显增加,并与残膜量呈比例关系,其中400 kg/hm2处理黑斑面积是无膜处理的19倍。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不同养殖条件下氟甲喹在中华绒螫蟹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休药15 d后各组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氟甲喹残留量均低于我国现行限量标准150μg/kg,太湖开放型水域中试验蟹的残留低于仪器检测限.各组试验蟹体内的氟甲喹残留衰减消除速率总体表现为:在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室内水体,Ⅴ期幼蟹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扣蟹,28 ℃温度条件下的消除速率快于22 ℃.  相似文献   
105.
升温速率对木材热处理的产品性能和反应机制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对生产实践操作也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十分缺乏。以柞木为试样,在常压过热蒸汽条件下以5,10,15,20和25℃/h的升温速率分别升温至200℃进行热处理。分析处理材的主要化学组分和结构,并测试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探索升温速率对处理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木材热处理技术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热处理升温速率对柞木化学组成和结构都具有显著影响。细胞壁半纤维素含量随升温速率的减小而下降,而木素的相对含量则随着升温速率的减小而提高,纤维素含量受热处理影响很小,但微纤丝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不同升温速率水平下热处理柞木的主要性能也呈规律性变化。热处理后柞木的静态与动态弹性模量均有所增加,且都随着升温速率的下降先增大后减小,与微纤丝结晶度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热处理后柞木的吸湿性随升温速率的减小而逐步下降,并与半纤维素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综上可见,升温速率是调节热处理柞木性能的有效工艺参数,但试材性能的变化与升温速率之间并非都是线性关系,应根据木材热处理的主要性能需求,结合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等综合因素确定木材热处理的升温速率。  相似文献   
106.
气-气换热器对太阳能再生装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生装置是太阳能蒸发除湿降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再生性能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再生性能,将气-气换热器加装于再生装置中用于回收部分空气余热。讨论了两种再生装置的特点,测试了加装前后再生装置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装置的除湿增量、再生效率都随着太阳能热水温度的升高而提高;气-气换热器的加装能有效提高再生装置的再生性能,除湿量可以达到40~55 g/kg,较未加装时提高了35~45 g/kg;再生效率在热水温度90℃时可以达到60%,同等温度下高出未加装换热器50%。因此,余热的回收利用对于再生装置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7.
保水剂在农业上的应用对于缓解干旱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应用后会发生降解而最终失去保水作用,因此了解其在降解过程中引起的土壤物理性质的动态变化及水分运动的机理,是其能否正确应用的关键,本试验以保水剂在农业应用中的典型用量为基础,研究了保水剂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动态影响及一维土壤水分。结果表明,保水剂施入土壤后其性能不断衰减是导致土壤物理性质不断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土壤中施用保水剂后土壤的质量饱和含水率明显增加,饱和导水率降低,但随着保水剂性能的逐渐衰减,饱和含水率呈现下降趋势,饱和导水率呈现上升趋势;施入保水剂后土壤的扩散率是一个曲面,并且随着保水剂自身性能的衰减,呈现逐渐扩展的趋势;施用保水剂后土壤入渗的湿润锋前进速度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施用保水剂土壤的饱和含水量增加和保水剂膨胀堵塞土壤孔隙造成的;通过对施用保水剂土壤的扩散率和导水率的分时段研究,最终建立施用保水剂土壤的一维水分运动方程,试验证明其可行,且精度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8.
109.
蒸汽压力对热处理材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樟子松和柞木分别在常压和一定蒸汽压力下进行热处理,比较了不同热处理木材与常规对照材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热处理使木材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出现明显下降,然而,就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而言,除樟子松的MOE指标外,经过热处理的试材的性能指标都高于对照材。和常压热处理相比,压力蒸汽热处理进一步降低了试材的力学强度,但这一差异并不显著。木材化学组分分析表明,热处理材力学性能的变化主要归因于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半纤维素的降解以及木素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10.
随着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木材工业粉尘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木材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因此,探索设计一种能对木材工业传统除尘器进行补充的高效除尘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