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8篇 |
农学 | 14篇 |
基础科学 | 14篇 |
17篇 | |
综合类 | 135篇 |
农作物 | 102篇 |
水产渔业 | 9篇 |
畜牧兽医 | 39篇 |
园艺 | 64篇 |
植物保护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部分地区犊黄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培养及其血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轮状病毒(RV)是河南省部分地区犊黄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但迄今的报道多限于粪便中RV抗原的检出和病毒颗粒的电镜观察。有关病毒的分离培养未见报道。1987年10月在河南省白马兽医站采集腹泻犊牛粪样10份,对其中RV阳性的4份粪样进行了病毒分离培养,获得了一株能致MA—104细胞病变、特性稳定的犊黄牛RV。鉴定了它的血凝谱并初步探讨了它与牛国际参考毒株NCDV及其它两个毒株的抗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白东魁是从东魁杨梅群体中发现的粉色果实的杨梅变异株系,为研究东魁和白东魁果实色泽差异的形成机理,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了两个品种3个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的花青苷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成熟果实中均可以检测出7种花青苷,分别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鼠李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但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苷在东魁和白东魁的幼果期和转色期均未检测到。白东魁成熟果实中除矢车菊素-3-O-鼠李糖苷外,其它6种花青苷含量均显著低于东魁,尤其杨梅果实中最主要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白东魁果实中的含量只有东魁的13.93 %,从而导致了两个品种成熟果实间色泽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 寄生虫学国际免疫讨论会(International Im-muno-Parasitology Symposium)继1981年6月举行第一次会议以后,第二届会议于1983年8月3~5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比较重要的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主要参数,研究NPP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监测和预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0-2019年逐年MOD17A3–NPP产品数据以及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光照时长、地表蒸散、高程、NDVI值等因子数据,研究内蒙古草原自然资源大区NPP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通过Theil-Sen Median方法、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方法和Hurst指数分析方法,对2000-2019年内蒙古草原自然资源大区NPP值的时空变化和变化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NPP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在2000-2019年,区域NPP的平均值为208.96 g·(m2·a)-1,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约4.06 g·(m2·a)-1。在空间分布上,显著上升(|Z|> 1.96)的区域占79.88%,包括极显著上升(|Z|> 2.576)的区域占60.31%,显著区域... 相似文献
5.
无菌采集青海玉树地区牦牛源腹泻粪样,利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样品中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动物试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等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148份样品中成功分离鉴定出牦牛源产气荚膜梭菌14株,其中10株为A型,4株为C型。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部分分离菌系统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YS-1(MW980090)与印度豹源(MN326666.1)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近的亲缘性,YS-4(MW980093)和YS-13(MW980102)为单独的一枝,YS-6(MW980095)与北京人源(KP944154.1)产气荚膜梭菌具有相似性。A型菌YS-1(MW980090)和C型菌株YS-6(MW980095)动物试验结果显示,C型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具有强致死性,A、C型菌具有强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青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氯霉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敏感。本研究为预防和治疗因产气荚膜梭菌导致牦牛腹泻等疾病提供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种子无机磷含量变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微量比色法对10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种子无机磷含量进行初步检测,发现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之间种子无机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品种的成熟种子中无机磷含量为0.2-0.4μg/g,有2个品种的无机磷含量达到0.7μg/g,1个品种超过1.1μg/g。 相似文献
7.
泰国龙眼品种的引进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泰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龙眼主产地.1981-2002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先后从泰国引进了苗翘、施冲蒲、潘通、依登和依多等龙眼品种在福州试种,长期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其耐寒力和嫁接亲和力与中国龙眼品种无明显差异.这些品种在福州虽均能开花结果,且多表现投产快、抽穗率高、晚熟,以及果核小、肉厚、高糖、质脆和香气浓郁等优良性状;但由于气候的差异和枝梢生长季节的缩短,在福州容易出现过度抽穗开花、新梢萌生不足、树势衰弱、坐果率低、果变小和不丰产等问题,难以直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除了要注意选择在与泰北气候较接近的地区种植,避免过早采收,以及做好疏折花穗,秋季灌溉,促进夏、秋梢萌生良好等工作外,最好能通过与我国的良种杂交,从中培育出既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果实品质,又适宜中国栽培的鲜食龙眼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9.
为观察比较不同产地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在梅州市的生长和品质,文章以海南广藿香、湛江广藿香、高州广藿香、肇庆广藿香为研究材料,管理措施完全相同,采收期分别为定植后60、90、120、180天,然后观察比较广藿香生长状况以及精油含量。定植180天以后统计不同产地广藿香的苗木保存率。结果表明:湛江广藿香在整个生长期,长势都要优于其他产地广藿香,其产量和苗木保存率也远高于其他产地广藿香;不同产地广藿香在同一生长时期,精油含量差异不显著;同一产地广藿香的精油含量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精油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显著,到180天时,精油含量达到最高。湛江广藿香的产量更高、抗逆性最强,相较于其他产地广藿香,更适宜在梅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