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干燥方法、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均对辽宁杨和Ⅰ-72杨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苗高、胚根长度等活力指标有极显著影响.对于杨树种子的贮藏,室内阴干等缓慢脱水的干燥方法较硅胶干燥等快速脱水的方法好,尤以室内阴干Id为最好.低温条件可提高种子的耐贮性,辽宁杨种子温度越低贮藏效果越好,其中以-70℃最好;Ⅰ-72杨种子以4℃的低温贮藏效果最好.在各种贮藏温度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各项活力指标均明显降低.对于杨树种子贮藏而言,贮藏温度比干燥方法和种子含水量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3.
淹水胁迫对2种杨树1年生苗叶片超微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耐涝的Ⅰ-69杨和不耐涝的小叶杨为试材进行对比淹水试验,研究淹水胁迫对杨树叶片的超微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杨树叶片的超微结构产生明显伤害,显著抑制叶片的光合性能,且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和淹水时间的延长而严重:淹水8天时,Ⅰ-69杨与小叶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均略有下降,叶片超微结构出现淀粉粒大量减少、嗜锇体数量略有增加、类囊体略有膨胀,少部分片层出现轻微扭曲等现象,但2者间差异不明显.淹水15天时,2者间出现明显差异.Ⅰ-69杨仍然能够维持较完整的叶片超微结构,从而保持较高的Pn,Fv/Fm,叶绿素含量.小叶杨叶片的Pn,Fv/Fm,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片超微结构严重受损,出现质壁分离,叶绿体膨胀、被膜消失,类囊体膨胀,基粒片层扭曲、解体,线粒体内嵴减少、内含物外渗等症状.叶绿体对淹水胁迫敏感,线粒体结构相对稳定.叶片超微结构,尤其光合机构的损伤程度与Pn,Fv/Fm,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是造成淹水胁迫下光合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不同杨树叶片的超微结构对淹水胁迫的抗性明显不同.淹水胁迫下,耐涝杨树叶片的超微结构明显比不耐涝杨树稳定,损伤症状轻,出现时间晚.叶片超微结构的稳定性与杨树的抗涝性呈正相关关系,可作为杨树抗涝性鉴定的细胞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杉木落针病发生与林分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对41块不同生态条件下杉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量化理论I,研究了杉木落针病的病情指数与林分的年龄、密度、郁闭度、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坡向和海拔高度是影响该病害发生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林龄,郁闭度和坡度对该病害影响最小。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杉木落针病病情指数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为该病的预测和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2-1994年在湖北省南杉木人工林中对杉木落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定位研究,病害于4月中旬在2年生针叶上显露症状6个月中旬病斑停止出现,9-11月病斑又略向四周扩展,翌年4月下旬在枯黄的病叶上产生子实体。 相似文献
6.
黑杨派杨树杂交子代的遗传分析及苗期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适宜于湖北地区栽培的5个黑杨优良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子代遗传力、杂种优势表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遗传变异丰富,杂种优势显著.苗高、地径生长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1年根1年秆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76.74%、85.22%;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变量、特殊配合力变量分别为21.56%、78.44%,地径的分别为61.39%、38.61%.2年根1年秆苗木的生长表现与其一致.杨树对锈病、溃疡病、天牛的抗性均受多基因控制.子代的锈病抗性与亲本关系显著,溃疡病和天牛抗性与亲本无显著相关性.以现有的主栽杨树品种的生长为标准进行苗期选择后,杂交子代可获得显著的超亲优势和遗传增益,部分杂交子代的生长量比当前主栽品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笋用雷竹林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规律与经营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竹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母竹引种后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与母竹距离有随着母竹年龄增大而增长的趋势。新立竹数目与新立竹年龄(相对母竹而言)之间及新立竹与母竹平均距离之间均存在函数关系。雷竹引种后各年间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新立竹与母竹距离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年龄对雷竹林分平均单株枝重、枝长、叶数/枝、叶重/枝、叶面积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钩梢处理对平均均叶数/枝、平均叶重/枝及平均单株枝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或极显著性水平。雷竹株数按径阶分布服从正态分布。雷竹冠幅、胸径、树高及枝下高等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雷竹鞭侧芽分化为岔鞭规律以及新立竹年龄与母竹距离的关系可以确定雷竹初植密度,由树冠重叠系数及其平均径阶决定笋用雷竹林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8.
以水培I-72杨(Populus euramericana San Martino)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探讨了I-72杨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I-72杨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0.5mg/L+NAA0.1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7.0%,不定芽分化率为91.1%;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Vc(150 mg/L)能有效地抑制叶片的褐变,褐变降低率达25.0%;不定芽在MS+BA 0.3mg/L+NAA 0.05mg/L培养基中继代增殖系数为6.3;添加0.8mg/L GA3对继代培养中不定芽的伸长和增殖有显著效果;在生根培养基1/2MS+NAA 0.05mg/L+IBA0.2mg/L上,生根率达93.5%。 相似文献
9.
紫薇花粉生活力变化及柱头可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体培养基法测定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花粉生活力、花粉寿命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的变化;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紫薇的花粉生活力日变化不同;美国源紫薇、湖北源紫薇的花粉寿命为8h,四川源紫薇的花粉寿命为6h;不同开花时期花粉生活力的差异极显著,在盛花期时最高;低温环境可有效地延长花粉的贮藏时间,美国源紫薇、湖北源紫薇花粉最适宜的贮藏温度均为-38℃;柱头的可授期为2~3d,湖北源紫薇柱头的可授期长于美国源紫薇和四川源紫薇。 相似文献
10.
矮牵牛S4代13个自交系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学方法对矮牵牛S4代13个自交系的花径、株高等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性状相关、方差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内部以及两者之间,均有部分性状的显著相关;对于差异分析的6个性状,除株幅外,其它5个性状在其各个自交系内的差异不显著。6个性状在自交系问的差异显著;以9个性状为基础,量小距离为0.6左右,13个自交系归为2大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