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6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569篇
林业   438篇
农学   461篇
基础科学   426篇
  754篇
综合类   2598篇
农作物   362篇
水产渔业   386篇
畜牧兽医   965篇
园艺   477篇
植物保护   26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等3种病毒基因序列,对各病毒基因区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PPV VP2、PRV gB、PCV2 ORF1基因的保守区为各病毒的诊断靶序列.在建立各病毒单重PCR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三种病毒的多重PCR技术.用78份临床病料对本研究多重PCR技术和单重PCR技术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总符合率为97.4%以上.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为PPV、PRV和PCV2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32.
中药"杀虫补"以杀虫燥湿、清热解毒遣药组方,主要由攻毒杀虫、去腐敛疮类药组成。实验结果表明,1%"杀虫补"组ACI为181.7,相对增重率达88.7%;0.5%"杀虫补"组ACI为173.4,相对增重率达82.4%;磺胺氯吡嗪钠组ACI为173.5,相对增重率达80.5%,表明"杀虫补"治疗鸡球虫病的效果确切,1%治疗剂量属高效杀虫药。用5%和10%剂量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未发现明显的中毒反应,但平均增重率分别为43.1%和32.0%,增重效果明显受到影响(P0.01),说明长期大剂量使用,会造成鸡的生长抑制。5 g/kg和3 g/kg剂量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大剂量一次性使用不会造成鸡的死亡,但会抑制鸡的生长。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中药组方对肉鸡球虫病具有治疗、预防以及增重的效果,按治疗剂量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2006—2008年对贵州省内610份奶牛血清进行检测,其中有116份血清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平均阳性率19%;534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血清29份,阳性率为5.4%,而运用血清补体结合反应(CFT)检测奶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均为阴性。将HBsAg、HBeAg双阳性奶牛肝组织做电镜观察,发现肝组织中有密集的HBV颗粒。结果表明,贵州省奶牛可能存在乙型肝炎、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应当引起奶牛养殖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掌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马鹿(Cervus elaphus)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维护内蒙古贺兰山的生态平衡。于2017年11—12月,2018年4—6月、11—12月,2019年4—6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的马鹿进行调查,采用Distance R进行数据分析,估测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并对种群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马鹿在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452(1678—3578)只,种群密度为3.705(2.539—5.048)只/km2,遇见率为1.943只/km。遇见率年际间变化不明显(F=0.12,P=0.986);混合群出现的次数最高,雄性群出现的次数最低,不同集群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不显著(P=0.132);雌雄比在不同季节中没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35.
为探索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找精子变形期间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小鼠精细胞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R软件Ballgown程序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后,...  相似文献   
36.
以中国沙棘根瘤和其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与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差异,探究沙棘根瘤中引起根部瘤状突起的以弗兰克氏菌(Frankia)为主的沙棘根瘤内生细菌的来源。结果表明:沙棘根瘤中检测到的内生细菌归属于10门23纲45目76科和93属,其中,优势菌门为Actin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为Frankia。在沙棘根际土壤中检测到的细菌归属于39门84纲156目280科和409属,其中,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优势菌属为Gaiella、Bacillus、Solirubrobacter、Arthrobacter和Stenotrophomonas。可见,中国沙棘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要高于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与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其中,在根瘤中占优势的Frankia在根际土壤中虽也存在但相对丰度较小,仅为0.02%。  相似文献   
37.
通过DNA测序,分别对4个中国黄牛地方品种的MHC-Ⅱ类基因DRB3 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共检测到DRB3*exon2等位基因259种,其中新等位基因131个。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品种特异性。各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大量多态位点,统计分析表明:发生非同义替换的多态位点均主要分布在抗原结合位点对应的编码序列中,共有17个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在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7个位点差异显著(P<0.05);10个位点差异极显著(P<0.01)。在变异位点中,有8个位点为抗原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38.
14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肌肉注射复合麻醉剂(XFM)0.15mL/kg,并在注药前及注药后5、10、30、45、60、80、100、120min进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监测并同步采取前腔静脉血样,采用比色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血浆中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显示,血压和HR主要是在注药后5~10min及80min时出现明显的变化(P<0.01或P<0.05)。ET和TXB2与SBP、DBP和MAP呈相关或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而6-keto-PGF1α与SBP、DBP和MAP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NO血压和HR的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ET、TXB2和6-keto-PGF1α共同参与了XFM引起的小型猪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是引起小型猪血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9.
余冠军  李堃  陈燃  缪灿  王贵林 《野生动物》2011,32(4):194-198
2006年6月~2007年3月,在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应用选择系数、选择指数、判别分析,对果子狸在秋冬季节栖息地的选择和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与冬季果子狸对栖息地的选择有差异性。秋季在低海拔地区有较多林木果实、藤本果实成熟,不需要消耗太多能量即可满足自身需要。冬季气温下降,果子狸较喜欢选择海拔较高的阳坡活动,以获取更多热量。  相似文献   
40.
为掌握陕西省西安市牛羊养殖场职业暴露人群布鲁氏菌感染风险因素,做好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2019年对西安市39个布鲁氏菌病阳性养殖场及346位职业暴露高危人群进行流行学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养殖场高危人群感染风险因素。结果显示:畜间布鲁氏菌病在养殖方式上主要发生于散养场(27/39),时间上发生于4月、7—8月、10月,在畜种上以羊群为主(28/39)。对从业人员主观潜在风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从业人员与未感染高危人员在挤奶、喝生牛羊乳、接生、免疫、接触流产畜(流产物及粪便)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发现,挤奶(OR=2.435,95%CI=1.137~5.071)、喝生牛羊乳(OR=2.893,95%CI=1.218~7.569)、接生(OR=3.217,95%CI=1.382~8.036)、接触流产畜(流产物及粪便,OR=2.439,95%CI=1.175~5.209)是从业人员感染的风险因素。同时,对养殖场客观潜在风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场区消毒(OR=0.694,95%CI=0.307~1.043)、流产病死畜无害化处理(OR=0.549,95%CI=0.325~1.105)也是从业人员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表明,挤奶、喝生牛羊乳、接生、接触流产畜(流产物及粪便)是从业人员感染的主观性风险因素,场区消毒、流产病死畜无害化处理是从业人员感染的客观风险因素。结果提示,牛羊养殖场及从业人员应加强对上述感染风险因素的控制,降低暴露风险。同时,相关机构应开展牛羊养殖场职业暴露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提升其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