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09篇 |
免费 | 726篇 |
国内免费 | 101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88篇 |
农学 | 703篇 |
基础科学 | 490篇 |
1146篇 | |
综合类 | 6235篇 |
农作物 | 879篇 |
水产渔业 | 408篇 |
畜牧兽医 | 1622篇 |
园艺 | 910篇 |
植物保护 | 4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222篇 |
2022年 | 584篇 |
2021年 | 529篇 |
2020年 | 501篇 |
2019年 | 538篇 |
2018年 | 336篇 |
2017年 | 587篇 |
2016年 | 355篇 |
2015年 | 593篇 |
2014年 | 677篇 |
2013年 | 698篇 |
2012年 | 1112篇 |
2011年 | 1084篇 |
2010年 | 1000篇 |
2009年 | 881篇 |
2008年 | 888篇 |
2007年 | 847篇 |
2006年 | 671篇 |
2005年 | 525篇 |
2004年 | 362篇 |
2003年 | 195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8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mg/kg;Ⅱ组:Cu200mg/kg;Ⅲ组:Cu400mg/kg;Ⅳ组:Cu600mg/kg;Ⅴ组:Cu800mg/kg)饲喂6周,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雏鸭肝氧化状态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Ⅳ组和Ⅴ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50.01),Ⅲ组、Ⅳ组和Ⅴ组羟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Ⅰ组和Ⅱ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0.01)。高铜组肝细胞凋亡率随日粮铜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表明,日粮铜水平为400mg/kg以上时可引起肝抗氧化功能降低和肝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2.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内毒素对肝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Ⅱ组为内毒素组(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分别在注射后3h、4h、8h、12h每组各迫杀6只,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的凋亡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内毒素对肝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凋亡肝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Ⅰ组(P〈0.01);Ⅱ组呈上升趋势;Ⅰ组Bcl-2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Ⅱ组(P〈0.01),且Ⅱ组一直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在体内内毒素可诱导肝细胞凋亡和抑制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3.
鸡IL-1β、IL-2、IFN-γ和MGF对表达新城疫病毒HN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免疫效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日龄的SPF鸡和15、28日龄的商品鸡分别随机分组,同时免疫不同剂量的rFPV-HN(表达NDV HN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和表达不同细胞因子(IL-1β、IL-2、IFN-γ、MGF)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s)。在免疫后不同时间,通过检测血液中抗NDV的HN蛋白抗体、脾脏中CD4+和CD8+T细胞的变化及攻毒保护率等指标。结果表明:IL-1β或IFN-γ在免疫后期能促进抗HN间接ELISA抗体的滴度上升,而且产生抗体的整齐度好;IL-1β或IL-2可以显著增加脾脏中CD4+和CD8+T细胞含量;IL-1β、IL-2或IFN-γ同样可以提高商品鸡攻毒后的存活率。IL-2和IFN-γ在增加脾脏中CD4+和CD8+T细胞的数量及攻毒保护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禽流感病毒H9亚型血凝素单克隆抗体4C4进行胶体金标记,喷涂于玻璃纤维上制成金标垫,鸡抗AIVIgG和羊抗鼠IgG分别包被于硝酸纤维素(NC)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作禽流感H9亚型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验证结果表明,试纸条操作简单,肉眼于10min内可判定结果,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其标准血凝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其它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抗原及其它禽类病毒没有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比HA试验高4倍以上。试纸条在室温保存6个月、4℃保存12个月,其特异性及灵敏度没有明显变化。对实验室送检及临床采集的共311份喉头拭子进行检测,结果与本室研制的禽流感ELISA试剂盒总符合率为92%,随机选取10份阳性样品经病毒分离证实无一误检。结果证明,本研究建立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稳定、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适合用于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现场检测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6.
湖南省畜禽粪污排放量估算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湖南省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排泄情况,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防控与治理提供依据。本论文以《2011湖南农村统计年鉴》中畜禽出栏数作为统计基数,根据畜禽粪便排放系数和粪污含量,估测了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污排泄情况。结果表明,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为6680.29万t,COD 327.49万t,BOD 302.39万t,NH3-N 26.04万t,总磷30.78万t,总氮64.45万t;畜禽粪便中重金属排泄量分别为Zn 3802.54 t,Cu 2772.43 t,Cr 335.67 t,Pb 265.06 t,Cd 51.11 t,Ni 240.60 t,As 47.63 t,Hg 2.16 t;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总量约为572088万m3。畜禽养殖业粪污排泄量巨大,危害之大,应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三原则,倡导畜牧健康养殖理念。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按照牛轮状病毒(BRV)结构蛋白VP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BRV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BRV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TaqMan实时荧光RT-PCR最低可检测到100个拷贝病毒RNA;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猪瘟病毒(CSFV)、牛结核杆菌(MB)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不发生交叉反应;所制作的标准曲线在102~109拷贝/μL浓度范围内有极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为0.997;与常规的RT-PCR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等优点。可对样品中微量BRV进行准确检测,对BRV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朝代及现代绢类织物的表面和纤维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利用像素法对蚕丝纤维截面积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蚕丝纤维截面积变化的原因。不同朝代及现代的9批绢类织物样品表面的完整度、光洁度、污染度以及老化程度不同,可能与样品来源墓地的环境有关;不同样品蚕丝纤维截面形状有的较扁平,有的较饱满,还有一些呈碎块或空壳状,反映出蚕丝纤维老化程度不同,可能与当时的养蚕技术水平相关;不同朝代样品间、同一朝代样品间的经纬纱线粗细及经纬纱线排列密度有差别,可能与绢类织物的种类及丝织技术水平有关。9批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存在差异,且大多数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方差数值较大,其中:东周到清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从38.57μm2增加至75.80μm2,可能与根据织物最终用途而选用的蚕丝原料以及家蚕长期驯养后茧丝的变化有关;现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在115μm2左右,明显大于古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这种变化可能与长期的蚕品种遗传改良以及饲养技术和缫丝工艺的改进有关。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中国目前禽坦布苏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状况及病毒分子演化特征,对2010-2011年采集自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439份疑似家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分离毒株NS5基因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采集的187份家禽病料中检测出4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1.6%,而2011年采集的252份样品中检测出3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3.9%。对部分毒株的NS5基因测序表明,本研究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与已发布的同时期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NS5基因同源性在98%以上,与2010年前分离的鸡源及蚊媒坦布苏病毒的同源性介于83.8%-85.8%之间;所有2010年后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毒株在系统进化上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化分支。结果表明,2011年禽坦布苏病毒仍在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家禽中流行,病毒NS5基因的测序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在家禽中流行的禽坦布苏病毒未出现明显的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
110.
湖北某奶牛场牛群爆发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及颈胸皮下气肿等症状的疾病,部分发病牛衰竭死亡,为确诊牛场牛群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控方案,本试验采集死亡牛的心脏、肝脏、肺脏及气管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PCR鉴定,并对鉴定的病原菌进行生化特性鉴定、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同时提取患牛血清RNA,开展牛流行热病毒的RT-PCR鉴定。结果显示,病料在类胸膜肺炎固体培养基上不生长,生化特性鉴定显示能形成靛基质、不发酵肝糖和肌醇;牛流行热病毒RT-PCR扩增阴性;所分离的病原菌经16S rRNA及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阳性;致病性试验显示该病原可致死小鼠,且能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感染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菌对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敏感,其他20种临床常见药物表现耐药。综上所述,该牛场患病牛确诊为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建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对患病牛进行隔离治疗,疑似患病牛隔离观察,同时加强通风,及时清理污物并消毒,改善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寒冷及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