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9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1715篇
林业   1725篇
农学   2230篇
基础科学   1258篇
  2510篇
综合类   4526篇
农作物   927篇
水产渔业   531篇
畜牧兽医   2028篇
园艺   625篇
植物保护   1077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746篇
  2020年   633篇
  2019年   614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724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904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874篇
  2008年   800篇
  2007年   849篇
  2006年   772篇
  2005年   693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62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2年   2篇
  1925年   1篇
  1905年   1篇
  1896年   2篇
  18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馈能型悬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方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回收汽车车轴与簧载质量间的振动能量,提出一种既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又可以回收振动能量的悬架,称之为馈能型悬架。研究了几种馈能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馈能型悬架的结构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静液式馈能型悬架以显著差异的优势成为最可行的馈能型悬架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42.
水稻的柱头外露率影响异交结实率,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则直接影响制种产量。本研究利用高柱头外露率的两系籼稻不育系1892S和低柱头外露率的籼稻品种‘扬稻6号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考查了F6和F7世代的柱头单外露率(SSE)、柱头双外露率(DSE)、柱头总外露率(TSE);采用基因分型测序技术(GBS)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共检测到了16个柱头外露率相关的QTLs,包括7个控制柱头单外露率的QTLs、4个控制柱头双外露率的QTLs、5个控制柱头总外露率的QTLs。这些QTLs分别位于第1、2、4、5、7和8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70%~18.00%。其中位于第1和4染色体上的QTLs在两年的试验中均被重复的检测到。这些检测到的QTLs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提供了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43.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与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建立协调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在促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44.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严重威胁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明确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过程及机理,对防治稻瘟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稻瘟病菌常用致病菌株GUY11和ZB25,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过量表达菌株,并通过荧光显微观察菌株侵染寄主水稻过程中侵染结构的形成与发育,包括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染钉形成、侵染菌丝增殖、坏死斑形成及产孢。另外,通过比较过量表达菌株对稻瘟病高抗水稻和易感水稻的侵染过程,发现侵染过程的差异主要集中于侵染钉的穿透和侵染菌丝的定殖。本研究为分析稻瘟病菌对寄主水稻的定殖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5.
探讨2008-2009年度河北、河南、四川、江苏四省参加区试的70个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以期了解小麦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差异,并为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 COP)分析2008-2009年度四省的70个供试小麦品系的2 415对组合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这70个品系接种条锈菌混合菌系CYR32、CYR31、CYR33、CYR30和CYR29,进行抗条锈性鉴定。供试的所有品系的COP值的变化范围在0.000 0~0.750 0之间,COP值的总和为24.607 5,其平均值为0.010 2。聚类分析分为6大类,聚为一类的多为同一个骨干亲本培育的品系且它们的抗性相似,说明使用同一骨干亲本抗病性得到了较好的遗传,但使用同一亲本降低了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增大对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的应用,有利于增加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创造出更多的优异种质。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四省的小麦区试品系对条锈病感病和抗病分别占总参试品系的57.14%和40%,其中,四川抗病品系占参试品系的61.55%,总体上看抗条锈性相对较好,其他三省抗条锈性相对较差,抗病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6.
我国植物青枯菌的生化型和其他生理差异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作者比较研究了采自我国13个省(市、区)14种寄主植物上的80个青枯菌株对3种双糖和3种已醇的作用,并对其中44个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了各种生理和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有4种生化型。大部分菌株属生化型Ⅲ和Ⅳ,其分布地区和寄主范围都相当广泛,是我国占优势的生化型。生化型Ⅱ主要分布在马铃薯上,同时在番茄上也有发现。桑菌株绝大部分属生化型Ⅴ,也发现有属于生化型Ⅲ的。有一马铃薯菌株 Po10除能使3种双糖产酸外,还能使甜醇产酸,但它的其他特性与生化型Ⅱ相同,因此把它当作生化型Ⅱ的一个亚型,定为生化型Ⅱ—1。生化型Ⅲ的青枯菌株在氧化海藻糖和肌醇方面、在脱氮作用和耐盐性方面,有明显生理分化。除生化型Ⅱ的菌株外,属生化型Ⅴ的桑菌株和生化型Ⅲ中的龙葵菌株亦适宜于27℃下生长。青枯菌引起含脂石蕊牛奶的酸碱反应似与细菌对乳糖的氧化产酸能力有关,亚洲变种的命名似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7.
通过测定垂序商陆与胜红蓟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后的降香黄檀炭疽病菌内丙二醛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4种酶活性,来初步判断垂序商陆与胜红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炭疽病病原菌膜系统,垂序商陆处理组丙二醛含量在56h后显著提高,胜红蓟处理组则缓慢增加,略高于对照组;垂序商陆处理组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先增加,32h后急剧降低,胜红蓟处理组蛋白质含量从初期开始就少于对照组;两种提取物都能影响菌体的保护性酶活性,两处理组SOD活力都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力高于对照组。两组SDH、LDH活力都小于对照组,而垂序商陆处理组SDH、LDH活力小于胜红蓟处理组。初步说明两种植物提取物可通过影响病原菌的代谢系统和生理过程来发挥其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8.
深入分析了夷陵区城郊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夷陵区城郊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早熟无核葡萄杨格尔的胚珠可正常受精。绝大多数受精旺在花后27~33天开始败育,仅个别胚可继续发育至大球形胚甚至心形胚。当胚发育最为充分而又尚未败育时取胚珠进行培养,存活胚的比例较高。胚珠培养的培养基内附加低浓度秋水仙碱对无核葡萄胚珠内胚的离体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胚珠培养萌发成苗的技术尚需要进一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四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初级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饲喂管法和点滴法,分别测定了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啶虫脒4种原药及其制剂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的急性毒性,并采用危害商值(HQ)法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饲喂管法测得97.3%吡虫啉原药、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96%噻虫嗪原药、30%噻虫嗪悬浮剂、97%噻虫胺原药、5%噻虫胺可湿性粉剂、96%啶虫脒原药及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的经口毒性48 hLD50值分别为有效成分8.04×10-3、9.46×10-3、7.04×10-3、4.64×10-3、11.8×10-3、5.25×10-3、5.22和6.31μg/蜂;点滴法测得各药剂的接触毒性48 h-LD50值分别为有效成分2.46×10-2、1.33×10-2、3.63×10-2、9.27×10-3、1.52×10-2、2.21×10-2、5.82和5.07μg/蜂。按《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啶虫脒原药及其可溶性粉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均为中等毒,其他6种药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均为高毒;根据危害商值(HQ),啶虫脒对蜜蜂为低风险,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对蜜蜂均存在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