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436篇 |
免费 | 5635篇 |
国内免费 | 867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362篇 |
农学 | 5456篇 |
基础科学 | 4468篇 |
9058篇 | |
综合类 | 47050篇 |
农作物 | 7270篇 |
水产渔业 | 4880篇 |
畜牧兽医 | 13955篇 |
园艺 | 7113篇 |
植物保护 | 4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65篇 |
2023年 | 1937篇 |
2022年 | 4201篇 |
2021年 | 4313篇 |
2020年 | 4011篇 |
2019年 | 3994篇 |
2018年 | 2897篇 |
2017年 | 4598篇 |
2016年 | 3017篇 |
2015年 | 4656篇 |
2014年 | 4922篇 |
2013年 | 5918篇 |
2012年 | 8323篇 |
2011年 | 8268篇 |
2010年 | 7772篇 |
2009年 | 6997篇 |
2008年 | 7127篇 |
2007年 | 6582篇 |
2006年 | 5361篇 |
2005年 | 4368篇 |
2004年 | 2656篇 |
2003年 | 1706篇 |
2002年 | 1914篇 |
2001年 | 1595篇 |
2000年 | 1467篇 |
1999年 | 593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17篇 |
1961年 | 5篇 |
1957年 | 11篇 |
1956年 | 33篇 |
1955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81.
982.
983.
为了探讨西南"旱三熟"(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进而估算该模式下的土壤固碳潜力,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raditional tillage,T)和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raditional tillage+straw mulching,TS)2种处理下的土壤团聚体进行筛分和测定。结果表明,3种作物种植下的2mm粒径与2~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此消彼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85,P0.05)。土壤团聚体结构对不同作物的响应不同,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粒径)含量在小麦和大豆种植后高达90%左右,玉米种植后约为80%,说明种植玉米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形成。2~0.25mm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而水稳性微团聚体的两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大,有机碳含量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受种植作物和耕作方式的影响。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0~5cm和5~10cm土层的本土及各个粒径中的有机碳含量,且5~10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受秸秆覆盖的影响较大。通过估算固碳潜力发现,玉米条带的土壤固碳潜力显著大于小麦-大豆条带,在耕作处理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农作物的响应不同。因此,在西南"旱三熟"地区,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不同粒径有机碳含量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双重影响,土壤固碳潜力主要由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固碳能力决定,水稳性大团聚体更易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固碳外,合理安排农作物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984.
985.
脉冲场凝胶电泳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分离10 kb至10 Mb分子质量DNA的新型凝胶电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细菌分子分型、种群特异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等方面。文章介绍了脉冲场凝胶电泳的技术、应用状况及目前沙门氏菌的分型现状,并阐述了该技术在沙门氏菌流行病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6.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钩蛾科(Drepanidae)、尺蛾科(Geometridae)、蓑蛾科(Psychidae)、鹿蛾科(Amati-dae)、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家蚕蛾科(Bombycidae)、大蚕蛾科(Saturniidae)、天蛾科(Sphingoidae)共8个科的柞树主要害虫80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尺蛾类、枯叶蛾类等柞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87.
98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致弱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将vvIBDV国内分离株-G株经SPF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连续传代致弱,得到适应细胞的致弱株。暂命名为IBDVGt。其毒价为2.0×108PFU/ml以上,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对鸡无致病性。返祖试验及病理组织学试验证明,致弱株可在鸡体内连续传至4代,未有返强现象。 相似文献
989.
990.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clone and express the specific antigen nucleoprotein (N) of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 and then purify and analyze its immunogenicity. Based on published VSV genome N gene sequence in GenBank, two kinds of N genes of VSV with different serotypes were synthesized, respectively. After sequence analysis, one pair of specific primer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N gene fragment with about 1 300 bp length was amplified by PCR, and subcloned into pCold Ⅰ expression vector. The recombinant N protein was induced with IPTG and purified by Ni-NTA. The results of SDS-PAGE showed that the N gene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E. coli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rotein was 50 ku;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this recombined protein specifically reacted with polyclonal antibody serum of VSV. The recombinant vector with VSV-IND and VSV-NJ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the N protein was solubly expressed in E. coli, and the purified protein demonstrated promising immunogenic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