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200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219篇
  843篇
综合类   1566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选用5个大气环流模式(GCMs)1970−1999年的逐日输出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使用空间插值降尺度到0.5°×0.5°格网。以格网单元为基础,应用系统误差修订(修正值法或比值法)和多模式集合平均方法(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或等权重平均法EW),训练与验证GCMs输出值并进行综合修订。在此基础上,分析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海南岛近期(2020−2059年)和远期(2060−2099年)农业水热资源,包括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10℃积温、≥20℃积温、年降水量、1月降水量和≥20℃界限温度生长期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CMs输出值的系统误差和BMA权重系数在格网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GCMs输出值低估逐日最高气温约3.55℃,高估逐日最低气温约1.19℃,逐日降水量仅为观测值的54.35%。基于格网的综合修订,可有效降低GCMs输出值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BMA与EW的修订结果相似,均优于单一GCM模式。通过格网BMA综合修订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在验证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约提升0.10、0.07和0.0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约降低2.38℃、1.01℃和1.01mm;较单一GCM相对观测值的偏差平均约减少3.25℃、1.13℃和25.67mm。未来海南岛农业热量资源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从中部向外围逐渐升高,高温主要分布在南部至西部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增幅全岛较为接近,1月平均气温、≥10℃积温和≥20℃积温的增幅分别表现为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和由中部向外围递减。在时间上,RCP8.5情景下所有农业热量资源均为极显著增加且增温最快,RCP4.5情景为先增加后平缓,RCP2.6情景较为平缓,远期无显著增温。未来海南岛降水资源在空间上转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格局,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降水变率增加,西部和中部降水变率减少,在时间上无显著变化趋势。随着未来海南岛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的改变,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扩大,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应提前布局,做好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土壤产生的积极作用,希望生物炭的应用能够提高土地的质量,为人们带来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潜力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以贵州当地的玉米秸秆、烤烟秸秆、水稻秸秆、锯木屑、玉米芯粉、中药渣、猪粪、牛粪、鸡粪为对象,研究其堆肥发酵后和高温炭化后的理化特性,并进行安全性利用评价,分析其基质化、肥料化和热解生物炭化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堆肥后的有机废弃物容重为0.24~0.38 g/cm~3;有机碳含量为37.67%~55.94%;中药渣、猪粪、牛粪和鸡粪的电导率(EC值)较泥炭高47.62%~190.48%;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玉米芯粉和牛粪培养的黑麦草种子发芽指数为0.81~0.98,接近于泥炭;除玉米芯粉外,其他有机废弃物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7。各有机废弃物低氧高温热解后的生物炭有机碳含量为30.52%~48.98%、pH值为8.75~11.56、比表面积为13.36~102.16 m~2/g。综上,堆肥后有机废弃物具有良好的通气结构、持水性能和丰富的矿质营养,通过科学配比,具有成为优质栽培基质和有机肥原料的潜力;低氧高温热解后的生物炭养分丰富,比表面积较大,具有成为土壤改良剂、重金属钝化剂和有机肥辅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鹿角炭角菌等三种真菌多糖对HIV-RT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水抽提和酒精沉淀的方法提取鹿角炭角菌、香栓菌、茶树菇的多糖复合物 ,在反应浓度为 1mg/mL时 ,三种多糖对HIV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 (80 4± 1 2 ) %、 (90 6± 1 7) %和 (84 5± 2 1) %。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外业调查、勘察的基础上,对图强林业局泥炭的形成条件、分布特点、类型及储量、理化性质作了整理研究,并针对该局泥炭赋存特点提出质量评价和综合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8.
土栖白蚁巢菌圃上两种优势真菌的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近日偶翻《中国花卉盆景》2004年第二期《百事问》,见南京徐学勤先生问:花卉市场用砻糠灰配制的盆花基质像黑炭一样,是如何制成的?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情况从2007年3月—5月末,共计接诊并确诊犊牛腹泻病例23例,其中15例为寄生虫性腹泻,主要特征:腹泻、脱水、怕冷、起立困难或不能站立,粪便由浅黄色粥样变为淡灰色水样,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等。其中14例治愈,1例因畜主延误了治疗时间和营养不良而死亡。2症状犊牛拉糊样灰白色腥臭粪便(多见于新蛔虫),严重者粪便中带有血液或黏液,或拉黄绿色、暗绿色稀粪(多见于绦虫),粪便中混有蛔虫体或绦虫孕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