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331篇 |
免费 | 11916篇 |
国内免费 | 135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434篇 |
农学 | 8260篇 |
基础科学 | 7747篇 |
16484篇 | |
综合类 | 74997篇 |
农作物 | 10573篇 |
水产渔业 | 6121篇 |
畜牧兽医 | 24384篇 |
园艺 | 12087篇 |
植物保护 | 76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18篇 |
2023年 | 3474篇 |
2022年 | 7485篇 |
2021年 | 7215篇 |
2020年 | 6703篇 |
2019年 | 6612篇 |
2018年 | 4875篇 |
2017年 | 7310篇 |
2016年 | 4777篇 |
2015年 | 7525篇 |
2014年 | 8028篇 |
2013年 | 9346篇 |
2012年 | 12928篇 |
2011年 | 13328篇 |
2010年 | 12886篇 |
2009年 | 11349篇 |
2008年 | 11265篇 |
2007年 | 10281篇 |
2006年 | 8289篇 |
2005年 | 6474篇 |
2004年 | 4240篇 |
2003年 | 2618篇 |
2002年 | 2557篇 |
2001年 | 2458篇 |
2000年 | 2195篇 |
1999年 | 767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2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几种栽培饲草盛产期生产力水平试验,筛选出适宜河西地区高水肥条件下栽培的多年生饲草种类为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干草产量依次达到30 120、21 179、20 679和25 024 kg/hm2;粗蛋白产量分别达到6 174.6、5 083.4、4 756.2和2 628.0 kg/hm2,无氮浸出物达到8 478.4~11 911.4 kg/hm2。在河西地区每年刈割3茬产量最高,干草产量比刈割2茬提高7.4%~20.6%。鲁梅克斯Rumex acetosa、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高感白粉病和黑粉病,大面积栽培需要加强病害防治或更新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利用方式紫花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和剖面变化特征,试验采用样点定位、季节动态监测的方法,对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10 cm土层紫花苜蓿种子田和紫花苜蓿生产田土壤含水量总体表现为随着月份的增加呈现"W"型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在7月下旬出现,分别为27.30%和23.79%;≥10~20 cm土层和≥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各月份差异不大。0~10 cm土层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土壤容重随着月份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之后又降低的趋势,总体表现为苜蓿种子田苜蓿生产田;≥10~20 cm和≥20~30 cm土层变化比较平稳。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在垂直方向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4.
为明确叶尔羌河流域4种裂腹鱼的表型差异,实验整合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2个数据体系,利用多变量形态学统计分析法对叶尔羌河流域裂腹鱼类(4种,494尾,48组参数)开展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9个参数同时在4种裂腹鱼中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位于头部、前躯干部和后躯干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重唇裂腹鱼与厚唇裂腹鱼形态数据在PC1轴上差异显著,主要反映头部特征;而框架数据结果显示,塔里木裂腹鱼和宽口裂腹鱼在第一主成分上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后躯干部;2个数据体系逐步判别分析分别选取8个和6个主要参数建立判别公式,初始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5.7%和75.7%,散点图组质心分离,样品重叠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个数据体系均分为2个分支,其中重唇裂腹鱼单独成一支,塔里木裂腹鱼与厚唇裂腹鱼在形态上距离较近,与宽口裂腹鱼次之。研究表明,2个数据体系中,形态数据表现较优于框架数据;叶尔羌河流域4种裂腹鱼外部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可以较好区分,但仍存在一定的重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贝类养殖的滩涂土壤的流变属性和结构稳定性,采用旋转流变仪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静置时间的滩涂土壤进行了流变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滩涂土壤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剪切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同时,通过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中的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建立了屈服应力与含水率和静置时间之间的数值模型,并比较了含水率和静置时间对屈服应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剪切过程中滩涂试样经过了弹塑性阶段、固液转化阶段和流体阶段,滩涂土壤表现出了静置时间越长,固液转化阶段就越长的性质,且剪切过程中表现出剪切稀化的性质。2)静置时间的增加会导致整体剪切应力和屈服应力同时增加,含水率的增加会导致整体剪切应力和屈服应力的降低,且滩涂土壤存在一个含水率分界点,此含水率分界点在64.5%~67.0%之间,当超过这个含水率分界点的试样的静置时间超过31 h时,试样的屈服应力基本不会再发生较大的波动,大小在2 240~4 380 Pa之间,此外,静置时间在0~53 h之间且含水率在62.0%~69.5%之间的试样的屈服应力在1 870~5 410 Pa之间。3)含水率对屈服应力的影响比静置时间的影响更加显著,模型的
6.
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在昭苏草甸草原上研究了短期放牧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轻组组分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期放牧地可以降低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增加0-10 cm的土壤易氧化碳分配比例、颗粒组分比例。放牧强度对土壤易氧化碳分配比例、颗粒组分比例的影响波动性较大,而对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与轻组组分比例的影响不显著(P0.05);初步认为10-20 cm土层易氧化碳、易氧化碳分配比例与颗粒组分比例,尤其是易氧化碳分配比例,可作为昭苏草甸草原土壤有机碳动态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8.
该研究通过雷公藤甲素 (TP) 损伤TM4细胞构建生殖细胞损伤模型,探究了香港牡蛎 (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 酶解超滤组分对TP诱导的TM4小鼠 (Mus musculus) 睾丸支持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检测了牡蛎酶解超滤组分的分子量分布与微量金属元素含量,比较分析了各个超滤组分对TP诱导的TM4细胞存活率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丙二醇 (MDA) 和活性氧 (ROS) 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酶解超滤组分富含铜 (Cu)、锌 (Zn)、锰 (Mn) 和硒 (Se) 等微量金属元素;经超滤分级,小分子与大分子物质得到有效分离;与模型组相比,各个超滤组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经TP诱导的TM4细胞存活率,其中<3、3~5和5~10 ku超滤组分的细胞存活率高于>10 ku超滤组分;而<3 ku超滤组分可有效抵抗TP诱导的TM4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内ROS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增强TM4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4种杀菌剂用于防治山核桃干腐病多年,为明确山核桃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其抗性发展现状,指导山核桃干腐病防治的精准用药,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山核桃干腐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抗性频率以及部分菌株对上述药剂的敏感性(EC50),评价了甲基硫菌灵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在菌丝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器数量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抗性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山核桃干腐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已经表现出严重抗性,抗性频率达到84.37%。随机选择4株敏感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263 μg/mL,而5株抗性菌株的相对抗性水平在49.9~84.8之间。供试所有菌株对戊唑醇、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均表现敏感。戊唑醇、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随机选取的6个菌株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148、0.023和0.091 μg/mL。在适合度方面,甲基硫菌灵敏感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显著高于抗性菌株,产分生孢子器数量显著少于抗性菌株;在致病力方面,甲基硫菌灵敏感菌株与抗性菌株无显著差异。在甲基硫菌灵抗性菌株的β-tubulin序列中,未发现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有关的氨基酸突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