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科学 | 3篇 |
71篇 | |
综合类 | 4篇 |
农作物 | 1篇 |
畜牧兽医 | 1篇 |
植物保护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9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降雨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调查和模拟降雨试验试验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区降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水土流失主要是由少数几次大雨或暴雨所引起,大多数的降雨一般不产生地表径流;能够引起水土流失的土壤侵蚀暴雨标准随雨强和历时而异;EI30是较适用的降雨侵蚀力指标,各种降雨特征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长历时土壤侵蚀暴雨标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黄土高原的降雨、径流、入渗、暴雨的实际情况及收集暴雨资料的需要出发,阐述了拟定长历时(60~1440min)土壤侵蚀暴雨标准的必要性和思路。根据这个思路,笔者在已拟定的短历时(5~60min)暴雨标准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拟定了长历时土壤侵蚀暴雨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连续两场次降雨过程中喷施不同剂量Jag C162对黄土坡面水流切应力的调控效应,在20°坡度,2.0 mm/min雨强条件下对裸坡和喷施Jag C162剂量为1,3,5 g/m2的坡面进行连续两场模拟降雨试验,主要结论有:(1)在连续两场降雨过程中,裸坡和喷施不同剂量Jag C162的坡面水流切应力随降雨历时的变化皆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状态,都可用对数方程描述,且喷施不同剂量Jag C162的坡面水流切应力皆比裸土坡面水流切应力小,喷施不同剂量Jag C162的坡面产流时间也均晚于裸土坡面产流时间;(2)在连续两场次降雨过程中,Jag C162具有减小坡面水流切应力的作用,且随Jag C162剂量增大,其对坡面水流切应力影响的持效性增强;(3)综合考虑Jag C162对坡面水流切应力调控作用的稳定性及持效性,建议在连续两场次降雨中采用剂量5 g/m2的Jag C162调控坡面水流切应力,以期达到控制土壤侵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黄土坡面细沟水流剪切力及其侵蚀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具有定流量人工放水的组合小区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黄土坡面细沟水流剪切力及其侵蚀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细沟水流切应力随径流历时的变化,各雨强条件均表现出增大趋势,可用线性方程很好地描述,增大速率在产流6min之后略有减小。(2)细沟水流切应力随径流历时的变化,不同坡度下也不断增大,可用直线方程进行描述,产流过程中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其中两个大坡度下增加速率较小坡度下稍大,产流12min以后更大。(3)坡面细沟水流平均切应力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可用对数方程描述。随坡度增加而迅速增大,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随雨强及坡度的变化可用二元幂函数方程描述。(4)不同雨强及坡度下,细沟侵蚀率随细沟水流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可用线性方程描述。研究表明,细沟水流剪切力具有显著的侵蚀效应,是产生细沟侵蚀的重要水力学参数和水动力学根源。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暴雨标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暴雨是引起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一个关键的、起动力作用的因子。黄土高原严重的土壤侵蚀往往是由少数几次暴雨引起,因此,研究黄土高原的暴雨标准,进而制定暴雨分区,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黄土高原的暴雨标准,过去虽曾有人拟定过几种,但主要是针对防洪等工作拟定的,从土壤侵蚀的角度考虑的不够,所以不能完全适应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本试验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拟定了黄土高原针对土壤侵蚀的暴雨标准,即土壤侵蚀暴雨标准。初步确定,能使坡面上开始产生径流的降雨为暴雨,其中又以能使坡面上开始产生细沟侵蚀为标准,划分出普通暴雨及大暴雨。试验在20°无植被覆盖的均一黄土母质小区(面积为5×1.5=7.5平方米)上,用侧喷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进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能量换算,拟定出黄土高原天然降雨的土壤侵蚀暴雨标准(表4)。 相似文献
6.
7.
黄土区草地坡面片流阻力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阻力系数是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之一,是反映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的重要特征值。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0.7,1.0,1.5,2.0,2.5mm/min)和坡度(7°,10°,15°,20°,25°)下,黄土区草地坡面片流阻力系数随雨强和坡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雨强和坡度下,草地坡面片流阻力系数随降雨历时的变化均呈先波动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变化过程均可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描述,相关性显著,决定系数0.5以上。(2)草地坡面片流阻力系数随雨强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可用指数方程描述,决定系数0.8以上;而片流阻力系数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可用对数方程描述,决定系数0.6以上。(3)草地坡面次降雨平均片流阻力系数对雨强及坡度的综合响应关系可用二元指数函数描述,决定系数0.923,且雨强对草地坡面片流平均阻力系数的影响大于坡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草地坡面水流动力学特性及草地植被的阻流机制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对于深刻认识黄土区草地坡面侵蚀动力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而农耕地则是全球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农地上存在的水力等侵蚀早已被研究者认识到,并且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农地上存在的另一种侵蚀,也是从根本上导致农地土壤退化及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侵蚀,却在以往的土壤侵蚀研究中被大大地忽视,这就是耕作侵蚀。
耕作侵蚀是土壤物质在耕作机具的作用下发生分散、搬运、沉积的过程。在耕作侵蚀过程中,土壤物质主要在农地内发生再分布,在坡地上,这种再分布则主要表现为坡面土壤的从上向下运动。
耕作侵蚀作为一种新近认识到的重要侵蚀过程,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耕作侵蚀研究也已在各大洲迅速开展起来。1997年起,欧共体将耕作侵蚀列为大型研究项目,组织了7个国家的科学家协作攻关,研究范围包括到全部欧共体国家;1997年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Toronto)举行了第1次耕作侵蚀国际会议;1999年4月在比利时鲁汶(Leuven)举行了第2次耕作侵蚀国际会议;2001年8月将在英国埃克塞特(Exeter)再次举行关于耕作侵蚀影响的重要国际会议。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农业人口众多,耕种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坡耕地面积大,尤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坡耕地普遍较短,较陡,较崎岖,且各地的耕作机具与耕作方式差异较大,因此,耕作侵蚀是在我国广泛存在、形式多样的一种重要类型的土壤侵蚀。为了认识我国坡耕地的耕作侵蚀规律,进而发展科学的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我们从1999年开始,在我国黄土高原开展了耕作侵蚀研究。
我们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地区耕作侵蚀评价”(1999—2001)、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课题“耕作侵蚀过程与模拟”(1999—)及陕西省人事厅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农地耕作侵蚀研究”(2000—2002)的资助下,通过前两年的研究,已获得了黄土地区耕作侵蚀过程中的土壤再分布规律、黄土地区耕作侵蚀模型,黄土地区耕作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黄土地区耕作侵蚀在总土壤侵蚀中的重要性及其空间变化规律。目前,我们正在对该地区耕作侵蚀其它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各个项目进展顺利。
(王占礼,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相似文献
10.
黄土坡面片蚀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片蚀过程是坡面径流侵蚀过程的第一阶段和侵蚀方式演变的初始形态,阐明坡面片蚀过程可为坡面侵蚀过程模型建立和坡面水土流失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黄土坡面片蚀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雨强及不同坡度下,坡面片蚀率皆随降雨历时的增长呈先急剧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变化的转折点为产流后的5min左右;坡面片蚀模数随雨强和坡度的增大均呈显著的增加,可分别用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描述;雨强和坡度对片蚀模数的综合影响可以用二元幂函数方程描述,其中,坡度的影响大于雨强;水流功率是试验条件下与坡面片蚀动力学过程关系最密切的水动力学参数,坡面片蚀动力学过程的发生发展根源于坡面薄层径流的水流功率的动力作用。采取有关水保措施减低地面坡度,增加地面入渗,降低坡面径流流速可以有效地减少坡面片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