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反刍动物胃肠道中所排出的甲烷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同时也代表饲粮能量的损失。研究发现,3-硝基氧基丙醇(3-NOP)中的硝基酯基团可以选择性地与甲基辅酶M还原酶结合,并通过在活性位点将镍离子从+1价暂时氧化为+2价来灭活其酶,从而抑制甲烷生成过程中的最后一步通路,进而持续抑制甲烷的生成,并且对反刍动物的健康没有影响。本文就以甲烷生成的特异性抑制剂3-NOP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抑制甲烷产生的内在机制,为反刍动物生产以及3-NOP的应用前景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断奶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2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50日龄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2.0×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共20 d(断奶前10 d和断奶后10 d),分别在试验第10天和第20天采集血样。结果表明:1)从整个试验期来看,丁酸梭菌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梭菌组的饲料效率(FE)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P=0.09),且犊牛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62百分点。2)试验第20天时,丁酸梭菌组犊牛血清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P=0.07)。3)试验第10天时,丁酸梭菌组犊牛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较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P=0.06);试验第20天时,丁酸梭菌组犊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4)试验第20天时,丁酸梭菌组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加(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2.0×108CFU/kg丁酸梭菌能够提高犊牛断奶期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降低血清MDA的含量,增强犊牛的免疫功能,有效缓解犊牛的断奶应激。因此,丁酸梭菌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制剂应用于犊牛培育中。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冰雹天气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0年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区60个台站的冰雹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及冰雹的年代际演变规律。研究表明:① 一般情况下,冰雹出现在每年的4-11月,6月出现频率最高;日变化主要集中在12:00-20:00(北京时间,下同),其中14:00-18:00最盛,并且不同月、不同年代际的日变化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而不同月的峰值时间可以作为冰雹预报的一个参考指标。② 冰雹的地理分布从西南向东北递减,西北和东南分布较少,中部地区较多,并且冰雹次数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③ 从年代际距平空间分布来看,20世纪80年代高原边缘地区的冰雹次数达到峰值,但近十几年却显著减少,这一特征与气温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④ 从年际变化来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增加,90年代开始又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特别是近10 a来减少趋势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了隆平高科自水稻绿色通道品种试验以来审定品种的数量变化、品种类型、主要亲本、产量、抗性以及米质等基本情况。结果表明,隆平高科水稻绿色通道品种审定数量位居同期企业之首;审定杂交稻占比远大于常规稻,其中以两系杂交稻品种为主;审定品种亲本持续更新;审定品种的平均产量相对稳定,抗性和品质显著提升,绿色优质品种快速增加。高产、绿色、优质新品种的审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留茬高度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对于不同特性的玉米品种应如何选择留茬高度,为合理生产和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支持。选取黑龙江省广泛种植玉米品种——高淀粉品种阳光1号、高蛋白质品种中原单32和高产量品种龙福208 3种不同特性的全株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19、49 cm 2个留茬高度,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24、30和48 h瘤胃降解率。结果显示:1)对于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留茬高度由19 cm增加到49 cm后,3个品种的粗蛋白质(CP)、淀粉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阳光1号、龙福208干物质(DM)和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2)各处理全株玉米青贮p H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同一品种全株玉米青贮氨态氮/总氮(NH3-N/TN)显著降低(P0.05),但中原单32在49 cm留茬高度下的NH3-N/TN仍显著高于阳光1号19 cm留茬高度下的NH3-N/TN(P0.05),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分解量,而阳光1号NH3-N/TN在2个留茬高度下均较低,发酵效果更好;乳酸(LA)及乙酸(AA)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而增加留茬高度对其影响较小。3)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各品种全株玉米青贮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DMD)和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呈增加趋势,瘤胃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呈降低趋势,其中阳光1号在49 cm留茬高度下48 h瘤胃DMD最大,与19 cm留茬高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且该品种在19 cm留茬高度下48 h瘤胃NDFD最大。由此可见,增加留茬高度可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DM、CP、淀粉含量,但会降低其NDF含量,以及减小发酵过程的缓冲性,从而对发酵指标影响较小。因此,对于高淀粉低纤维类玉米品种如阳光1号,可选择较低留茬高度,以获得质与量最大化;而高蛋白质或高产量玉米品种如中原单32、龙福208,可适当提高留茬高度,改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6.
该试验旨在研究花生秧和麦秸两种粗饲料对荷斯坦公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8头荷斯坦公牛(体重为485±17.98 kg),随机分为两组:花生秧组(Pea-nut vine group,PVG)饲喂花生秧+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饲粮;麦秸组(Wheat straw group,WSG)饲喂麦秸+以全株玉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产几丁质酶菌株抑制玉米秸秆中优势霉菌的生长,为提高秸秆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胶体几丁质培养基从玉米秸秆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几丁质酶菌株BS-1,同时将优势霉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BS-1菌株和优势霉菌形态学观察以及16 S r DNA或18 S r DNA序列测定进行菌种鉴定。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BS-1菌株发酵24、48、72、96、120、144、168 h的几丁质酶活性,以及牛津杯法检测BS-1菌株发酵液对玉米秸秆中优势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玉米秸秆样品中分离出的BS-1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4株优势霉菌分别为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S-1菌株在37℃下培养120 h产几丁质酶活性达到最高值3.23 U/m L。BS-1菌株发酵液对玉米秸秆中4株优势霉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13、18.48、17.55、15.68 mm。由此可见,筛选到的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BS-1能够有效抑制玉米秸秆中的卷枝毛霉、尖孢镰刀菌、米曲霉、黑曲霉4株优势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论视域下,生态意识是一个深入到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并包含着诸多要素与结构的复杂系统。生态学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分支学科家畜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家畜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建立和发展过程运用了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从发展要求来看,对于家畜生态学的理论体系、方法论和实验手段尚需要认真的研究;对于家畜生态学不同层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尚需采取有效的行动。该文基于系统论视域,分析系统思维特征在家畜生态学理论中的体现;系统思维方法在家畜生态学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以及基于系统思维提出并尝试解决家畜生态学具体热点问题等,对系统思维的实践及家畜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发展有着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对断奶荷斯坦公犊牛生长发育、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4头健康断奶荷斯坦公犊牛[(70±3)日龄、(77.50±5.07)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8头.3组饲粮粗饲料来源分别为花生秧(PV组)、燕麦干草(OH组)以及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苜蓿干草∶燕麦干草= 1∶1,AO组)....  相似文献   
10.
新农科背景下以校企为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为主体共同参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向现代化企业的各类需求和标准引入到农林类院校办学及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现代化、多维度、深层次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分别由两支教学队伍(高校理论课堂培养和基地实践教学技术专家指导)和两个培养基地(高校课堂和合作企业实践基地及工厂),共同完成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需由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面向企业需求定向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得学生毕业就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为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