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育成适宜中国黄淮麦区旱地种植的优质强筋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突出了强筋力品质改良的的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和重视利用具有国外优质种质背景的品种资源。通过生态适应合理组配亲本,调节花期活性杂交,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检测和面筋数量及质量的品质测定辅助选择,生态适应协调特征特性选育和生态适应异地多年多点及水旱地鉴定鉴选,重视系统观察考种和综合评价优选及优系优中选优等育种策略和方法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利用国外种质杂交和冬春杂交的抗旱、耐热、抗冻及适宜熟性等特性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育成了以‘运旱20410’、‘运旱618’为代表的运旱号系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实现了由中强筋到稳定性强筋的创新改良,具有比‘晋麦47’增产2%~10%的高产潜力和较强的抗旱抗干热风能力。实现了抗旱丰产与强筋品质性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挖掘和利用K型、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本研究采用I2-KI染色法观察花粉败育类型,并以不育系为母本与583个优良小麦品种(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调查F1自交结实率,筛选其强恢复系和保持系,以期为杂交小麦育种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K型、F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率达96.97%、97.73%,花粉败育类型以染败、典败为主.K型...  相似文献   
3.
黑粒小麦新品种运黑2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黑28(晋审麦2004009)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结合多年多点及山西省区试生产试验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提出了适宜该品种的田间管理措施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旱地小麦运旱618特征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旱618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其组合号为运旱92—18/新春9号,2010年通过国家黄淮冬麦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12。2011年列入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强筋小麦新品种运旱618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2010年运城市小麦晚霜冻的危害及防补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2010年运城市晚霜冻的发生现象,分析总结了晚霜冻发生的特点、规律,提出预防及补救措施,以期为今后运城市小麦的稳产、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河东乌麦品质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东乌麦不仅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而且有较高的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及最大抗延阻力等,且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多数品系亩穗数达到20~40万,穗粒数38~50粒,千粒重35~50g、产量335~500kg/667m2,且对小麦条中29、31号生理小种和白粉病表现良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气候变暖下春季升温对小麦抗晚霜冻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以黄淮海北片广适主栽小麦品种济麦22和山农28为试验材料,在返青-拔节期以塑料温棚日均增温0.86~0.9℃,连续增温28 d左右,至穗分化为药隔期前揭棚,研究不同气候年型下小麦产量对晚霜冻的响应,并以小麦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运豆101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总结了运豆101的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20%百·腐烟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0%百·腐烟剂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好,用量200~250g/667m2为宜,在发病初期连续熏烟3~4次,间隔7d左右,操作简单方便对人和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文章主要阐述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要依靠自身科技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设,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