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的治疗经验,探讨鼻内镜下定位和修复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脑脊液鼻漏病人诊治过程,对脑脊液鼻漏的定位及修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6例病人,男、女各3例,年龄28~45岁。医源性2例,外伤性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2例。于鼻内镜下寻找漏出部位,发现位于颅前窝3例,位于蝶窦3例。以明胶海绵蘸生物蛋白胶加鼻黏膜修复4例,生物蛋白胶加肌肉、阔筋膜加脂肪、阔筋膜各1例。83%(5/6)1次修复成功、1例2次修复成功。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定位和修复具有方法简捷、疗效确切,推荐作为脑脊液鼻漏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同时行下鼻甲手术的适应症。方法:49例以鼻塞为主诉的鼻中隔偏曲合并对侧下鼻甲肥大的病人,根据下鼻甲大小将下鼻甲分为1、2、3度肥大,下鼻甲1度肥大8例,不行下鼻甲手术未进入统计。2度肥大24例,3度肥大17例,随机分为下鼻甲同时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用问卷调查表和鼻呼气量(鼻用力呼气量,即1秒量,NFEV1)测定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4例合并2度下鼻甲肥大的病人,同时行下鼻甲手术14例,术后8周鼻塞症状改善(P〈0.001)、鼻呼气量增加(P〈0.05)有显著性意义;10例未同时行下鼻甲手术,术后鼻塞症状改善(P〈0.05)有显著性意义、鼻呼气量增加(P〉0.05)无显著性意义。17例合并3度下鼻甲肥大,9例同时行下鼻甲手术,术后8周鼻塞症状改善(P〈0.001)、鼻呼气量增加(P〈0.001)有显著性意义,8例未同时行下鼻甲手术,术后鼻塞症状改善及鼻呼气量变化(P〉0.05)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鼻中隔偏曲合并3度下鼻甲肥大时应同时行下鼻甲手术,合并2度下鼻甲肥大时要结合鼻塞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突聋病例的可能病因,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0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近期有病毒感染史者达40%。其中上感占35%,居首位。第2位为血管性因素,占17%。2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10例与内淋巴积水(EH)有关。有噪声暴露史者达25.6%,结论近期有上感史、咽部充血即可考虑为病毒性因素,与脑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项目应详查,既往各种听损伤耳病史在突聋发病中的意义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咽鼓管功能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硬膜外导管用于鼓室成形术中咽鼓管的探查和疏通,术后观察患者的鼓膜生长和听力改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6个月~2年观察到鼓膜生长良好,穿孔已被修复,鼓膜完整,无内陷、粘连。术前术后纯音测听比较,术中硬膜外导管可顺利进入咽鼓管的所有病例听力提高15dB以上;而术中硬膜外导管探查阻力大的病例,听力提高均在10~15dB以上。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与疗效关系密切,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于咽鼓管内对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但成人腺样体肥大也占一定的比例[1].腺样体部位隐深,是儿童时期的重要免疫器官[2].临床上腺样体肥大常以鼻阻塞为主要症状,并经常伴有鼻窦炎症[3].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存在易出血,住院时间长等缺点.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附属医院利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燕青  田兴德 《长江大学学报》2006,3(4):292-292,296
例1,男,46岁。凶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20余年,以“左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1日收入院。第1次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并胆脂瘤形成。术后一直未能干耳,且很快又出现流脓并逐渐加重。伴有耳痛。查体:左耳外耳道及轮廓化的乳突腔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病理报告为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右耳未见异常。CT检查:左乳突呈板障型,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及鼓窦入口均可见软组织影,乳突外侧及鼓室前壁、鼓室部分脑板及乳突骨质缺如(手术所致),诸听骨破坏并消失,水平半规管外缘破坏,肿物向下侵及外耳道前壁及下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乳突根治术一期鼓室成型术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作耳后扩大切口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探通冲洗咽鼓管及中耳腔,同期行听骨链重建及颞肌浅筋膜鼓室成型。结果:16例患者均1次成功,无1例出现移植片穿孔坏死等情况。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加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或骨疡型中耳炎既能保证彻底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提高患耳听力,是治疗这类疾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异物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是学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1992年至今我院附属医院收集的162例小儿呼吸道异物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产养殖废水集中于冬季排放和休耕田需在冬季引水调质的现实需求,提出将水产养殖废水回用休耕田的技术方案,并对废水中典型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在休耕田中的降解途径和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对水产养殖废水回用示范区休耕田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降解是去除废水中SMX的主要途径,去除贡献率为65%~78%,土壤固定和植物吸收对SMX的去除贡献较低。在微生物群落属水平上检测到Arthrobacter (节杆菌属)、Sphingomonas (鞘氨醇单胞菌属)和Bacillus (芽孢杆菌属) 3类降解SMX的优势菌属。TN、NO3--N、TP和CODCr的去除效果均随SMX浓度升高而降低。在消纳水产养殖废水的休耕田中,残留的抗生素对人体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商值小于0.01,其潜在风险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例1,男,46岁。因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20余年,以“左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1日收入院。第1次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并胆脂瘤形成。术后一直未能干耳,且很快又出现流脓并逐渐加重,伴有耳痛。查体:左耳外耳道及轮廓化的乳突腔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病理报告为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右耳未见异常。CT检查:左乳突呈板障型,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及鼓窦入口均可见软组织影,乳突外侧及鼓室前壁、鼓室部分脑板及乳突骨质缺如(手术所致),诸听骨破坏并消失,水平半规管外缘破坏,肿物向下侵及外耳道前壁及下壁,颞颌关节及面神经均被侵蚀。入院诊断:①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复发(左);②中耳乳突恶性肿物待排(左)。2004年3月4日在全麻下行左鼓室及乳突探查及扩大乳突根治。见其内有肉芽样新生物,取新生物做冰冻切片,诊断为中耳乳突鳞癌。继续探查,见乳突尖已被侵蚀,各种骨性标志消失。扩大探查范围,见外耳深部、鼓室、鼓窦亦充满肉芽样新生物,鼓室及鼓窦脑板被破坏,硬脑膜部分暴露且被瘤组织所侵犯;听骨链除蹬骨底板尚存在外,均已消失。术后常规病理切片结果为鳞状细胞癌(Ⅱ级)。术后半月病人转往我院肿瘤分院继续治疗。例2,男,39岁。约2年前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