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对采自江淮流域的7个典型白浆化工土壤剖面不同粒级的矿物特性与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白浆化土壤的质地为粉砂质壤土及粘壤土,粉粒含量为45%~76%。粘粒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含量为60%~80%,继承了黄土母质的特性,土体硅铝率(Sa)与硅铁铝率(Saf)分别为7.70~14.05与6.43~10.24,而粘粒的分别为3.53~4.22和2.40~3.35。各剖面土体Sa与Saf以表层较高或最高,有明显富硅现象;而粘粒的Sa和Saf及矿物组成,颗粒组成的层次差异则表现出母质层次上的不连续性,白土层与粘化层的显著分异是由于全新世黄土性沉积物,经过冲积淤积交替更迭,加上后期淋溶淀积而成;脱硅、脱盐基和富铝化及氧化还原淋溶淀积是其重要成土过程,后一过程不同的利用方式,强度有所差别,以水稻土较强。 相似文献
2.
盐化潮土脱盐过程中盐分离子的相关性及迁移分析傅桦(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210095)有关盐渍土壤盐分离子变化的报道很多,但对于脱盐过程中盐分离子彼此之间的关系及迁移特点研究较少。本试验拟在该方面作一探讨,以便为盐渍土壤的改良和治理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供...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北亚热带白浆化土壤粘化过程的主组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主组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白浆化土壤的粘化过程,认为粘粒的化学组成与粘粒的矿物组成相一致;在淋溶过程中,矿物分解可形成蒙脱石和高岭石粘淀层是土体脱硅脱硅富铁铝化过程的粘粒形成,淋溶,淀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安徽明光地区白浆化土壤溶液的元素组成与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安徽省明光地区白浆化土壤为例,分析土壤溶液元素的组成与迁移特征。认为土壤渗漏液呈微酸性,与相应土层基本接近。渗漏液中测出的元素有H+、K、Na、Ca、Mg、Si、AI等,而Fe、Mn、P含量很少。以Si的浓度占绝对优势,在28.8532.79mgL-1之间。土壤溶液元素的垂直变化规律可以用元素的淋淀系数来表示,K、Na、Ca、Mg、Si的淋淀系数大于100,表明这些元素被淋失。Si淋淀系数在100104之间,表明可能淋出土体或部分在底部淀积。AI的淋淀系数全年都小于100,表明土壤溶液的AI发生淀积。深入研究渗漏液元素成分对认识土壤矿物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北亚热带江淮地区白浆土铁锰结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江淮地区白浆土铁锰核的重量分布,颜色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白浆层中结核含量最高且多具有同心圆结构,结构颜色和形状决定于颗粒的大小,在结核中发生了Si,Fe,Al和Mn的富集,其它元素则与土壤相近,可以判定,铁锰结核是在白浆化过程中就地形成并累积的。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