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4种药剂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德州地区马铃薯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安全且有效的药剂,在马铃薯收获时对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马铃薯块茎拌种(药液与块茎质量比为1∶10)的方式,比较了4种药剂对马铃薯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效,以期筛选出对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效好且对马铃薯安全的药剂种类及其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德州地区马铃薯地下害虫种类主要有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用量10 mL/kg处理对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防效均较高,达到80%左右;对马铃薯茎块的保护率最高,为56.54%。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用量10 mL/kg处理防效较差,在50%左右;对马铃薯茎块的保护率最低,为32.90%。各药剂处理的马铃薯叶色、长势等均正常,未观察到药害现象发生。建议使用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100倍液拌种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绳直播机作业参数对种绳覆土厚度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种绳直播机作业过程中所选取的工作参数对水稻种绳覆土厚度的影响,进行了水稻种绳覆土厚度测试试验.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组合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种绳直播机行驶速度、开沟器开沟深度、覆土器挡板角度对种绳覆土厚度的影响关系,确定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为(y)s=27.65 +0.5x1+1.06x2-0.64x3+0.48x'21-0.49x’23.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贡献率法确定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开沟深度x2>覆土器挡板角度x3>行驶速度x1;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求解,当覆土厚度目标值为27.34mm时,种绳直播机行驶速度为0.17m/s、开沟器开沟深度为36.34mm、覆土器挡板角度为72.21°.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控措施。2017—2019年在德州地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调查了小麦蚜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动态,探究了不同的种衣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评价了8种杀虫剂对麦蚜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麦蚜种群数量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达到高峰;4种种衣剂对小麦穗期蚜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种含有杀菌成分的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种不同的耕地处理对小麦灌浆期的蚜虫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深耕可显著减少小麦拔节期纹枯病的发生。除0.5%藜芦碱SL的防效仅在46.76%~66.65%,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外,其余7种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因此,关于小麦生产中蚜虫的防治,应在返青拔节期加强预防,在扬花前控制住蚜虫的数量,可选用以上防效较好的7种药剂进行麦蚜的防治,尤其是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和吡虫啉,注意不同类型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种子包衣剂的使用和耕作方式的转变,也可作为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f.)茎基腐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害由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4-HG-Ⅰ融合群引起。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丝较适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生长较佳的培养基为OA和PSA,较佳的碳源为D-(+)麦芽糖、α-乳糖和可溶性淀粉,较佳的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pH=7时菌丝生长最好;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菌丝致死条件为51℃、10 mi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3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菌对≥300亿个· g-1内生芽孢杆菌WP、1000亿个· g-1枯草芽孢杆菌WP、25%肟菌·50%戊唑醇WG、40%氟硅唑EC敏感性较高,对其EC50<1.0 mg· L-1,可以作为田间防治非洲凤仙茎基腐病的首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国,但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应当引起每个人的重视。林业作为我国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在人类的工作生活当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加强林业造林栽培技术的研发,是针对于目前林业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了解林业栽培林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林业造林栽培技术的探索。一、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8.
玉米精量施水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王米.又能同时施水、施肥的小型播种机。该机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农业技术要求,调节每穴施水量、施肥量和播种量;种子和肥料分开,避免了肥料烧苗;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具有鼠道特征,实现了自动覆土,防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9.
10.
高职教育在教与学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改革,文章通过对高职医药类"微生物"技能大赛的指导经验总结,从技能大赛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技能大赛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