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板栗花芽性别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雌雄同株异花,具有纯雄花序和混合花序,其中混合花序可分化形成雄花序和雌花。在实际生产中雌雄花比例失衡,雄花过多,雌花太少,严重制约了板栗的产量。自上世纪70年代起,板栗花芽分化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研究蓬勃发展,发现板栗混合花芽具有可塑性,生长调节物质及树体营养水平对其花芽性别分化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激素调控、合理整形修剪、增施磷钾肥和花期喷硼肥可促进板栗增雌增产。最近板栗花芽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陆续开展,但与其他植物的花芽分化研究相比,进展缓慢,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综述了板栗花芽性别分化调控研究进程,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对板栗雌雄花芽分化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柑橘黄龙病是对柑橘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 目前没有可用的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 分子检测对黄龙病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国内外常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检测引物进行评价, 针对多拷贝的nrdB和16S rDNA基因, 构建质粒标准品并筛选适用于绝对定量PCR的最佳质粒。结果表明, 使用Es Taq MasterMix对感染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的柑橘样品进行常规PCR检测时, 在评价的16对引物中, OI1/OI2c、Las606/LSS和HLBF468/R877灵敏度最高, 推荐同时使用检测黄龙病菌含量低的样品;各组巢式PCR检测引物有其适用扩增体系, 部分引物用Es Taq MasterMix扩增时出现非特异性扩增, F1/B1→F3/B3则适用Es Taq MasterMix体系, 且最高可稳定特异检出105倍稀释感染CLas柑橘总DNA样品(2×10-3 ng/μL), 是灵敏度最高的引物组, OI1/OI2c→S3/S4在Es Taq MasterMix和Ex Taq DNA聚合酶体系中均可稳定特异检出104倍稀释感染CLas柑橘总DNA样品(2×10-2 ng/μL), 是适用扩增体系最广的引物组;构建的5个绝对定量PCR质粒标准品中, pnrdB83扩增效率最接近100%, 且在2次重复试验中波动最小, 稳定性最强, 并且作为标准品对黄龙病待测样品进行绝对定量时, 各样品在2次重复试验中的拷贝数差值最小, 是本研究筛选的最佳质粒。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柑橘黄龙病菌的定性和定量分子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初选出的4个矮化型湖北海棠种质资源,以M系砧木(矮化或半矮化)和普通湖北海棠(乔化)为对照,从无融合生殖特性、矮化相关指标以及作为苹果砧木矮化性比较试验等方面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SSR分子标记鉴定,发掘出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湖北海棠半矮化品系‘龙王1号’、‘龙王2号’、‘兴山16号’和矮化品系‘兴山24号’,为苹果矮化栽培提供优良矮化砧木。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不同板栗品种之间果实质地差异,采用质构仪穿刺测试和质地多面分析(TPA)法测定了16个品种板栗果实的质地特性。结果表明:板栗果实表型和质地性状变异丰富,穿刺果面硬度、果肉平均硬度、TPA硬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果面韧性、果面脆性和紧实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将17个指标(果实表型和质构仪参数指标)组合形成果实硬度、咀嚼特性、果实大小和黏附性因子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298%。聚类分析可将这些板栗品种根据质地和表型参数分为7类,不同类别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这些特征参数可作为板栗种质资源的评价指标,为板栗鲜食品质鉴定、加工利用和品种选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调研湖北省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主产区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形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进入调整期,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油用牡丹的观赏价值,开展牡丹主题生态旅游;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资源评价和利用工作;三是推动油用牡丹的精深加工,延长产品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罗田县主栽板栗品种‘羊毛栗’为对照,对新品种‘罗田乌壳栗’果实耐贮性及其采后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壳栗’耐贮性优于‘羊毛栗’,冷藏(0~3℃)200d时‘乌壳栗’好果率78.89%,‘羊毛栗’好果率35.55%;冷藏期间,2个品种果实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果实含水量、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下降,还原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2个品种果实冷藏期间主要品质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金优2号’为实生选优获得的板栗新品种,坚果棕红色,光亮美观,大果型,平均单粒质量17.68 g;果肉淡黄色,细糯香甜,鲜果含淀粉31.4%(ω,后同),总糖6.09%,蛋白质4.10%,脂肪1.26%,品质上等;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耐贮藏,适宜加工,加工制罐和速冻栗仁的破碎率在7%以下;树体结果早,丰产稳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金优2号”板栗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浸果处理对板栗果实采后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处理可维持板栗果实贮藏期较高的好果率,其中0.4 mM SNP处理贮藏效果最佳,冷藏180 d时好果率为81.11%,显著高于对照(56.67%),且延缓了果实淀粉含量的下降,贮藏期间保持了较高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对蛋白质含量和含水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TIFY基因家族是一类包含TIFY结构域的植物特有转录因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且在非生物逆境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龟井2501"是温州蜜柑品种"龟井"的一个抗寒芽变品种。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甜橙基因组数据库(http://citrus.hzau.edu.cn/orange/index.php)数据,分析了3个TIFY基因家族成员(Cs1g17210、Cs1g17220和Cs4g07130)的基因结构特征,并利用qRT-PCR分析了经低温诱导后这些基因在"龟井2501"植株叶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3个TIFY基因含有TIFY结构域和Jas motif,属于JAZ蛋白亚家族基因;(2)3个TIFY基因的启动子含有LTR、DRE core、STRE、TC-rich repeats等逆境相关顺式作用元件以及MeJA(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ABA(脱落酸)响应元件等激素响应相关元件,推测3个TIFY基因可以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3)Cs1g17220和Cs4g07130在果实中高表达,可能与果实发育相关;(4)在"龟井2501"中,3个TIFY基因受低温诱导在早期上调表达,且低温胁迫程度越大,其受诱导上调表达的倍数越高。本研究可为进一步解析TIFY基因家族在柑桔中的作用和功能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