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1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索经济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利用草炭、腐殖质、枯落物等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新型绿色基质,进行高羊茅草皮栽培试验.同时分别测定4种配方的理化性质和高羊茅的生长生理指标,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最优的基质配方为腐殖质:枯树叶:草木灰=6:2:2.  相似文献   
2.
椰纤维制品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物技术不仅广泛地应用于河岸恢复,且用于边坡和河道恢复、公路削填坡、公路和管道工程的美化。目前较常用的耐受性强的乡土植物材料有土壤包技术、椰壳纤维卷毯技术。纤维材料是椰工业的一种副产品,是目前自然纤维中强度和柔韧性最理想的材料。与以前那些硬化衬砌的方法相比,显得更经济。2006年美国学者CalistaR.Santha报道了美国椰纤维制品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应用,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对我国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应用,确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河北植物志》与《河北高等植物名录》未记录的植物1属3种1变种。其中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偃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 var. depressa(Honda)Kitag.]在河北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适于造林的雨水收集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缺乏的自然条件 ,该文提出了 30 0mm到 6 0 0mm地区用于造林的集水设计与施工方法 .这种集水系统由不同形式、大小的种植区与产流区组成的微型集水区形成 ,其设计依据主要是降雨、产流区的径流系数、来自树木和土壤的蒸散、土壤水分亏缺及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等等 .经过YJG(有机硅化学处理 )处理的产流区、拍光压实产流区和自然坡面的径流系数分别为 0 8 0 89,0 2 3 0 36 ,0 0 8 0 10 根据彭曼法计算的土壤水分亏缺量在 5 0mm到 30 0mm之间 .在降雨量为 4 0 0mm的地区经过YJG处理之后用材林每株林木的产流面积为 3 4m2 ,经济树种为 8 10m2 ;经过压光拍实处理之后用材林每株林木的产流面积为 6 8m2 ,经济树种为 10 12m2 ;自然坡面对于用材林每株林木的产流区面积为 8 10m2 ,经济树种为 12 15m2 采用这种系统经过YJG处理产流区、拍光压实产流区和保持自然坡面的微型集水区中树木的蒸腾量分别是总集水量的 4 7 6 5 % 5 3 31% ,2 4 10 % 36 93%和 18 6 5 % 2 9 5 5 % .这种大面积应用于黄土高原地区的系统被称为径流林业 .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对核桃幼树蒸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在核桃幼树生长季对其蒸腾速率、叶温、室温、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核桃幼树蒸腾速率日变化差异显著,当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不明显,土壤含水量为8%~11%时可维持其各项生理功能;通过对日蒸散量的研究,认为在该区11%的土壤含水量即可满足幼树的生长,下限值为8%。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当土壤水分充足时,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高,反之则低。  相似文献   
6.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山西省方山县人工刺槐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与称重法,设立标准地对10个不同密度人工刺槐林进行了生长与生物量调查,分析密度对单木和林分生物量的效应。结果表明:18年刺槐林分的地上现存生物量与测树指标D2H和D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树干和叶的生物量与D2H关系密切,而枝条生物量与D关系密切。刺槐单木总生物量及各部分生物量都是密度的幂函数,但是对林分而言,低密度林分和高密度林分的总生物量都比较高,而处于中间密度林分的生物量较低;林分现存总生物量也呈同一趋势。从总生物量来说,林分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密度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是其干材的水分生产效率是随着密度降低而增加的,反映出不同密度水分利用效率的经济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7.
黄土半干旱区侧柏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Li 6 2 0 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 ,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自然条件下 ,侧柏的气体交换、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凹型 ,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 ,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时分 .根据Farquhar和Sharkey提出关于区分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的两个标准 ,分析表明侧柏在上午 (1 0 :0 0— 1 2 :0 0 )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因素的气孔导度决定的 ,而午间 (1 2 :0 0— 1 4 :0 0 )的光合午休和午后 (1 6 :0 0— 1 8:0 0 )光合速率的下降则主要归因于非气孔因素的叶肉细胞羧化能力的降低 .  相似文献   
8.
西北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选择每年的植物生长季节,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草原生境梯度布设4条样线,每条样线均超过1 km。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盖度、生物量、密度、频度、高度等,以及土壤环境因子。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和DCA排序方法对四儿滩湿地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同时进行排序轴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秩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14个群丛。第一组为盐生沼泽植被,以湿生、盐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芦苇+盐爪爪,主要分布在湿生带;第二组为草甸植被型,以湿生、中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白刺+白草群丛,主要分布在湿地-草原交错带;第三组为草原植被型,以中生、旱生的赖草+新疆猪毛菜+苦豆子群丛为主,分布在草原旱生带。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全盐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全N、速效K、有机质等)均是影响植被沿湿地-草原梯度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湿地 草原不同方位间植被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形及放牧等。此外,该文还对重要值的完善与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湿地-干草原植物多样性沿生境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该文采用样线法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干草原生境梯度进行样方布设,4条样线共计布设样方123个.在物种多样性软件(BioDiversity Pro)及统计软件(Microcal Origin)的支持下,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并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量,对宁夏盐池湿地-干草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同一条样线的不同植被带(按照生境特征及植被类型分为湿生带、交错带和干旱草原带,简称“三带")间物种多样性差异很大,无论是反映物种数量和种类的丰富度指数R,还是综合反映物种多样性的综合多样性指数Y,交错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正是交错带的边缘效应的体现.均匀度指数旱生带大于交错带,这与盐池草原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和荒漠化逆转、优势群落逐渐形成的实际状况相吻合.4条样线物种多样性计量结果表明:东样线和东北样线由于受人为干扰比较小,同时所处地形抬升比较小,使交错带拦截的物质、能量相对较多,所以东样线和东北样线各种多样性指标都高于其他两条样线,尤其东北样线的Simpson综合多样性指数D比最小的西北样线高39.92%.   相似文献   
10.
黄土半干旱地区油松与侧柏林分适宜土壤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 ,野外定期现场实测了山西省方山县峪口镇径流林业试验基地内油松与侧柏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光合速率、气孔阻力及其环境因子 ,研究了油松与侧柏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证明两树种的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均可用回归方程 Pn=b b1 C b2 C2来表示。研究表明 ,在该地区油松与侧柏的适宜土壤含水量范围分别为 10~ 18 ,8~ 18 ,最佳适宜土壤含水量分别为 14 .2 ,13.1 ,相对应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 5 .7,8.3μmol/ m2 .s,说明在同样的水分条件下侧柏的水分利用效率要比油松高 ,侧柏更适合该地区立地条件。这为在黄土高原地区布设相应的径流林业措施、进行有效的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